温润如玉 智慧无限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文化及其收藏通贯中国文明史,随着儒学思想的演进更将玉的美丽与人的美好品德相联系,从而形成从社会上层到民众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观。
  『智慧无限Ⅱ——古代玉器展览』近日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展览共遴选出唐至清120余件(套)各时期代表作品。本次展览的唐宋元玉器,表现出较强的民俗化倾向,作品表现出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花鸟纹大量出现,动物纹饰也更加生动、真实。明清及其后的玉器,器皿中大量出现茶具、餐具、文具、文玩作品,并出现了大量的玉陈设品。
  清乾隆/嘉庆 青白玉雕凤凰摆件
  凤凰立于枯石之上,核眼尖喙,头戴翎冠,身形飘逸,翎尾飒飒,收于体后,足下山石嶙峋,更衬出玉凤之绰约风姿。《说文》记载: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后人常将“凤鸣岐山,麒麟现世”视为祥瑞的象征,预示圣主降临,或天下大安。故清宫旧藏之中多有与本品相似之凤凰立于山石的造型,以为凤鸣岐山之象。
  宋/五代 白玉沁色小熊
  熊于古代被视为祥瑞威武之兽,历代匠者皆喜塑熊,以示祥瑞,其中以汉代最为显著。汉代所出土玉雕、铜器、石刻等各类器物之中多有熊之造型。其形象多表现为蹲坐之姿,肥壮饱满,拙笨憨厚。台北故宫所藏之铜飞熊形座即为其中典型,其形象著录于《西清古鉴》之中,后乾隆时期仿其形作仿古玉雕,皆为传世名品。安徽博物院收藏一对汉代鎏金熊形席镇亦为汉熊形象代表之作。本品玉熊之外形气韵与上述诸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应为宋玉仿汉之作。其单足踞坐,拄膝搔首,憨态可掬,与人形无二。
  元 白玉春水插屏
  元代白玉春水插屏是金元时期的代表之作,后世对春水玉作颇为推重,获得后多作嵌饰,如插屏、挂屏、三镶如意等,清宫旧藏之中多有此类。金元时期帝王贵族盛行于春天在湖泽水边狩猎天鹅,时称“春水”。
  据《金史》记载, 金代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称为“春水之饰”,故此类玉器统称为“春水玉”。其题材虽然大体一致,但每件的内容形式却绝无重复,充满了淳朴的山林野趣和浓郁的北国情调,是极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玉器作品。
  明 黄玉御制雕螭龙角杯
  玉角杯最早可见于西汉,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之夔龙纹玉角杯与台北故宫所藏玉角杯均代表了汉代玉雕的最高水平。汉朝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对之后历代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明一朝,理学熏熏,上层统治者与文人士大夫均号召师承两汉,仿效秦汉风骨。于宫廷制器之上,朝廷更是力求复古。作为汉代玉器代表作的玉角杯,在明代宫廷自然被大力仿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青白玉螭龙角杯,与本品极为相似。《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编》中亦收录两件,青玉、青白玉者各一。与上述诸品相较,此件色如蒸栗的黄玉螭龙角杯更为其中瑰宝。
  唐 白玉胡人献宝
  唐朝与西域的交流相当频繁,当时中原习惯把西域诸国人统称“胡人”。胡人形象也普遍出现在唐朝的各式艺术工艺之上。而在唐代玉器上,胡人形象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除此次展览的胡人献宝外,还有胡人伎乐、胡人宴饮、胡人戏狮等多种题材的玉作,故宫多有收藏。然与现知唐代胡人风格玉器相比,此胡人献宝摆件为其中尺寸最大者。其卷发螺须、凹目高鼻、手捧宝塔之形象为唐代胡人之典型,其宝塔外形与唐代法门寺所出土宝珠顶单檐四门金塔如出一辙,亦可为此品年代之佐证。此件胡人献宝摆件无疑与大唐盛世的万千气象相吻合。
  清乾隆 碧玉海晏河清烛台一对
  海晏河清式烛台是清代宫廷中标准制式,以大雁脚踏玄武立于汹涌海涛之上,故有海晏河清之表意。黄河水清,浪静风平;海晏河清,时和岁丰。此类烛台为典型宫廷用器,除却玉质者外,还有铜质及珐琅质等,紫禁城各宫殿室堂内多有陈设。以储秀宫西梢间例,清宫档案中就有如下记载:“前炕上设紫檀嵌螺甸石面炕桌上设白玉盖壶翠玉盖碗,海宴河清式烛台、里漆彩绘花鸟长方盘等。”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一书著录有一件同碧玉质的海晏河清烛台,与本品应为同一时期之作。
  18世纪 碧玉婴戏图笔筒
  清代玉制笔筒颇多,这与当时书画艺术的成熟以及文人以崇尚和追求美玉来抒发闲情逸致的风气有关。笔筒外表适宜雕琢图案,特别是按照文人绘画底稿雕琢的玉图画题材的流行,使笔筒成为表现玉雕工艺的重要载体。清代皇家玉制笔筒则代表了当时玉笔筒制作的最高水平,其装饰题材多为文人雅事、仙侣人物等。两岸故宫藏品中即有雕琢“西园雅集”、“竹溪六逸”、“竹林七贤”、“石室藏书”、“枫林停车”等图案的碧玉笔筒,与此件婴戏笔筒相比较,虽纹饰内容不同,但于用料、做工、风格等方面皆无二致。
  18至19世纪 青白玉一帆风顺船
  此玉船以浮雕、圆雕、透雕技法雕琢,仿生造型,船上各式人物,或摇橹划桨,或谈笑风生,下部滚滚江涛,翻卷奔腾,正喻合“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之意。整器人物栩栩如生,舟揖如画,船上鱼篓、篾纹、缆绳等于方寸之间清晰可见,可谓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此类玉制船形陈设于清代较为盛行,不仅有顺水行舟,一帆风顺之意,且能表现百姓充盈富足之生活面貌。将其陈设案头,恍若畅游江上,融入闲适安逸的渔家生活之中,令人神往。
  清乾隆 碧玉葫芦瓶
  此件碧玉葫芦瓶形体饱满周身满饰夔龙纹,所施工艺具有乾隆时期宫廷制玉之典型特征。葫芦形象盛行于五代同堂的乾隆时期宫廷艺术品中。因其造型与“吉”字相似,故又名“大吉”。葫芦里籽实众多,象征着福禄绵长、大吉大利。这对于祈求子孙万代的清代宫廷是再好不过的祝福,故而葫芦造型成为清宫常用的图案或形制。《清宫造办处活计档案》即有“乾隆十年,首领萨木哈为年节做大吉葫芦六十二件”的记载。乾隆皇帝也曾做诗咏叹过多件葫芦造型的器皿,其中《咏壶卢器》一诗曰:“回也资瓢饮,陶人岂借凭。玉成原有自,瓠落又何曾。纳约传贵制,随圆泯锐棱。爱兹淳朴器,更切木从绳。 ”
  清乾隆 青白玉灵芝福寿如意
  如意以灵芝为主题,并辅以螭龙蝙蝠于其上,寓意长生不老,洪福齐天。柄身共雕琢大小灵芝八株,与如意头合而为九,取其“九如” 之意。“九如”语出《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其曰:“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为福寿连绵不绝之意。灵芝历来被视为仙草,是古人心目中的长生之药。清宫之中以灵芝之形作玉如意者颇多,现今两岸故宫之内皆有与此如意类似之藏品。
其他文献
新艳红美法螺,它的颜色让人联想到那个红色年代。伟人像章、语录条章,都是那个时代的『标配』。曾经心心念念的物品,却在一次异国之旅中相遇,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到悉尼旅游,不妨去逛逛那里的“跳蚤市场”(旧货市场),也许你会无意间获得一份惊喜。  在距悉尼城区大约3、4公里的Rozelle,有一所公立学校(Rozelle Public School),每逢周六、周日,校园就变成了市场。这个市场早在1
期刊
皇冠黑香螺,因线条形似皇冠而得名。它华丽的纹路悠扬婉转,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在螺壳上划下的痕迹,一圈一圈与老唱片的针纹不谋而合。  2015年新年伊始,笔者从马来西亚购藏了20多张民国时期歌曲老唱片,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和大中华唱片厂在上海录制发行,距今已有七、八十年历史。当时,不论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还是大中华唱片厂,都是响当当的唱片业巨头。他们发行了数以万计的唱片,并销往海内外,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
期刊
天使之翼海鸥蛤,因蛤壳形似天使之翼而得名,其实也可将其看成展翅的白天鹅,那么静谧,那么美好,优雅的仪态,与世无争,却能莫名引人注目。  著名邮票设计师万维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29日9点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在几十年的设计生涯中,万维生老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精彩的邮票作品,《儿童》、《天鹅》等都给集邮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普20《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被评为新中国建立三十周年最佳邮票
期刊
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的今天,这一届书协主席和主席团成员真有那么一点儿“生不逢时”,一夜之间身价摇身一变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再说了,由于此前书协屡遭非议,书法市场的残酷洗牌,人们对“职务大小”决定“艺术高下”的认识也已经非常清晰。洗牌的结果,无疑对“书官洗钱”这一惯性腐败行径是致命的一击。  作为中国书协,在老一辈书法家如启功先生辞世后的中国书协领导层,议论与褒贬可谓同时并存,但客观地说,贬还
期刊
寺町翁戎螺,它的色泽浓淡相宜,伴有精致的纹路。如果螺也有性格,那么它必也像名人手札一样,轻灵而不轻佻,有涵养而不呆板。  在外界看来,我是一个画画儿的。多年的从艺之路,使我对花鸟画创作有了些许领悟。但平心而论,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多多少少与我的收藏有一定关联。  我自幼受到舅父朱月湖和朱白亭的熏陶,他们都是老家安徽当涂县的画家和美术教育者。受他们的影响,我十几岁即迷恋上了收藏,尤其是名人字画。当时收藏
期刊
岩石芭蕉螺,线条富有张力,每一个突起似乎都包含个性,就像这幅漫画电影海报,既夸张又写实地体现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上海电影制片厂曾于1981年将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搬上了银幕,由陈白尘改编、岑范导演、严顺开主演。陈白尘是中国著名剧作家,创作过电影《鲁迅传》剧本,对鲁迅作品见解深刻;岑范是是清末两广总督、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岑春煊的侄孙,是中国第三代知名导演,先在八一、北影后到上影担任编导,代表
期刊
优雅海扇蛤,扇形的贝壳纹路形似从侧面看一本翻开的书,一页一页似乎都在流动,而浅黄色是旧书特有的岁月痕迹。  去年“光棍购物节”往回数四天,我到位于北京花家地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看展览,无意中碰上了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展品的花样不少,但都有一个突出的焦点——打破传统印刷书籍的概念,把书的“外延”开发到极致。  我这才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前卫。1998年至2004年间,我曾在北京潘家园居住了几年
期刊
柳公权的《蒙诏帖》被视为天下第六行书,它让我想起了书写的真实与文学语境表达的关系。《蒙诏帖》具有另类的书写表达指向,其书法语言的表达与文字语境的表达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在之前的经典作品中从未见过。从“二王”始,书法作品中文字语境的指向与书写表达出的情感起伏相对一致,《兰亭序》以及各种信札如是,《祭侄稿》更是文学语言与书法语言表达高度一致的典范之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字能准确地记录作者的心境、情
期刊
旋梯螺,每看它一眼都会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如日本茶文化当中使用的器具,无限贴近自然,又无处不体现着精巧。  日本茶道可算是中国唐宋时期饮茶方式的结合和延续。日本茶道除了保留部分唐宋时期饮茶的形式外,还延续使用了很多唐宋风格的茶具,如茶盏、茶筅、盏托(日本茶道称其为“天目台”)、茶罐(在日本称之为“茶枣”)等。在淘宝日本茶道具的同时,多少应当了解一些与之相关历史和茶文化知识,如此才不会像《长
期刊
在20世纪末以来的新北京人眼里,看到的北京城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北京是有天壤之别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都能见到,而老北京的胡同、牌楼、四合院、风土人情等则只能在北京城才有。不无遗憾的是,这种颇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建筑和风情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的日新月异以及不可逆转的潮流演进,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可喜的是,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画家,在仅存的遗迹和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