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高剪切湿法制粒过程物料可制造性分类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高剪切湿法制粒(HSWG)过程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为总结不同物料在HSWG过程的可制造性,该文构建了由11种物料组成的小型物料库,包括4种中药浸膏粉和7种药用辅料,每种物料用22种物性参数进行描述.设计了具有不同流体力学性质的黏合剂,进行了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参数表征.结合经验约束条件和随机化原则,安排21次制粒试验和8次验证试验.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基于物料和黏合剂性质、接触参数和工艺参数预测颗粒中值粒径的过程模型.通过模型辨识了黏合剂的表面张力和密度,以及过程无量纲参数最大孔隙饱和度为关键变量.在优选得到的HSWG过程模型的潜变量空间内,按照物料分布特征,将物料分为3类,即中药浸膏粉、稀释剂和崩解剂.中药浸膏粉制粒要求低黏度、低用量的黏合剂,制得颗粒粒径偏小;稀释剂粉末的物性空间大,可通过调节黏合剂性质制成不同粒径的颗粒;崩解剂在含水黏合剂条件下易制成大粒径颗粒.物料库结合多变量建模的方法有利于中药湿法制粒工艺知识的归纳,为基于物料性质的制剂处方和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但中药药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现代医药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作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医药理论,其在本质上并不符合中药作用的特点,尚未能建立全面系统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研究思路、策略、方法、技术等,进而无法全面揭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为此,该文根据中医药现代发展的趋势,结合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现状,提出病证结合药理学的概念,并对此概念相关的背景、内容、方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病证结合药理学研究
动物胆汁作为药物应用防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包括鸡、猪、蛇、牛、熊等的胆汁,而胆汁酸类成分是胆汁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胆汁酸类成分主要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能通过肝肠循环与肠道微生物互相影响,在营养吸收和分配、代谢调节和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胆汁中胆汁酸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溶胆结石、抗癌、保护肾脏、保护心脑组织、保护神经、镇咳、平喘、祛痰、治疗眼病、调节肠道功能、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更好地发挥胆汁酸的药用价值以及在产品开发中的应
药用植物内生菌对宿主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该文对药用植物苍术内生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苍术具有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资源,其中的有益菌对苍术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苍术的挥发油与内生菌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内生菌对苍术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可能在苍术的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通过传统培养分离方法获得的苍术内生菌群信息不足以反映苍术内生菌的真实情况,而且有关不同化学型及不同产地的苍术内生菌群研究较少,不利于
香薷是常用芳香中药,挥发油类成分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但香薷挥发油具有一定刺激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制备为特定剂型以供使用.该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薷挥发油,采用HPLC测定其中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11 9±0.001 0)、(0.235 4±0.004 7)mg·mL-1;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和表面活性剂复配法,筛选最适辅料(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香薷挥发油纳米乳,继而载入压力容器得到喷雾剂,并对其稳定性和抗菌活性进行评价.以澄明度、黏度、气味、体感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