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继承;实践;体验;创新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2-0012-03胃与肠,在中医理论中属“六腑”之列,其生理特性是“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肠功能为“受纳腐熟”、“泌别清浊”、“传导糟粕”,其与现代医学所言的胃肠功能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中医认为,胃肠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排便,又与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的气化温煦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对胃肠疾患的诊治则不仅着眼于胃肠,更要从整体考虑,以调理脏腑关系为主旨。本文仅就胃肠病治从脾肾肝试作探析。1 立论依据
中医认为,脾胃同处中州,胃受纳腐熟水谷,向下传至小肠,通过小肠的泌清别浊,清者上传于脾肺,由脾的升清、肺的宣肃以濡养机体;浊者下传于大肠排出体外。《内经》所谓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1以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泻而不藏,宣五脏浊气,名日传导之府,此不能久留,传泻者也”[1]便是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及排泄过程的描述。但在上述升清、降浊、化物、传导过程中,尚需肝的疏泄调达,使脾能升清胃能降浊;肾的气化温煦,使胃能腐熟脾能运化。虽然,心主血脉的运行、肺主津液的输布以及三焦的气化等,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中医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胃肠道疾患的诊治,更多地是从脾从肾从肝论治。2前人经验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对脾肾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都很重视。宋·李东垣著《脾胃论》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而同时期的许叔微在《伤寒发微论》中则强调“真气完壮者勿治,真气虚损者难治”[3],朱丹溪在《格至余论》中也说:“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治病则重视“滋其化源……养其本然之真”[4]。许、宋二氏则强调补益肾之真元的重要。自此则有后世医家的“补脾不如补肾”或“补肾不如补脾”之说。诸如:明·方隅谓“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脾胃为先”[5]。清·吴澄《不居集》中也谓:“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无虑”[6],而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则说:“治病必当求本,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补脾不若补亦些谓也”[6]。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则说:“是知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7]。
肝为刚脏,职司疏泄,调畅气机,司理升降,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内经》谓:“百病生于气也”[1]、“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1]。张景岳谓“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6]。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凡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医者于调肝,乃善治百病”[6]。先贤有关治病要重视肝、脾、肾的论述,都是自身临床实践的体验。可见,胃肠病治从脾、肾、肝也是以前人经验为借鉴的。3临床体会胃肠疾患,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病、痢疾、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胃脘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等。这些都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有人观察发现,酗酒后,几乎100%会引起急性浅表性胃炎;有人统计,慢性胃炎发病率青年人占20%,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占52%左右[8]。腹泻、便秘者临床更为多见。据个人临床体验,中医药治疗胃肠道疾患常有一定规律可循。3.1 虚寒治从脾与肾 前人谓:“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温而恶寒”[5],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阴证多寒,寒者多虚……苟涉虚者,温补脾肾,渐欠康复”[9],叶天士《临证指南》治吐案中更有“治胃之法,全在温通”之说。由此可知,胃肠道疾患,尤其是慢性胃肠病,常以虚寒证较为多见。临床治疗也多从温补脾肾投治。诸如: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脘痛,一些临床医生则常用理中汤、黄芪建中汤,或香砂六君汤、良附丸之类加减化裁,以健脾调中、温中和胃,或兼用缓巾止痛以治;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或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或便不成形等,则常用桂附理中汤、四神丸,或真人养脏汤之类,以温阳益肾、健脾温中,或兼用同涩止泻以治……凡属虚寒性胃肠疾患,黄芪、茯苓、白术、附子、肉桂、吴茱萸、香附、丁香、补骨脂、砂仁、元胡等,则每为多选用药。一些名医大家也常如是。例如:秦伯未氏在《谦斋医学讲稿》中介绍,以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0],《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介绍,蒲老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虚寒久痢[11],岳美中以理中汤加吴茱萸,治疗沤吐、腹痛[12],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祝德军,用四神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而致的腹痛、久泻[13]……由此可见,对于虚寒性胃肠疾患治从脾肾,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临床的实践基础。3.2实热治以肝胃肠前人谓:“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6]、“诸病多自肝来,以其犯中宫之士,则性难驯”61。清·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更谓:“今人所谓心痛、胃痛、胁痛,无非肝气为患”[6]。中医更有“气有余便是火”的说法。可见,因肝而致的胃肠疾患常以实热证居多。凶此,对实热性质的胃肠病症,中医则常以疏肝理气、疏肝和胃、清肝利胆,或清胃泻火、消食导滞为治则。四逆散、大柴胡汤、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及凉膈散、承气汤之类,则每为常用选方。而柴胡、栀子、白芍、郁金、枳壳、丹皮、黄连、知母、大黄等,则多为常选用药。诸如: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胃脘疼痛,或腹痛、腹泻,则常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胁痛、腹胀、反酸,则可用左金丸、戊已丸化裁;若因饮食不当引致胃脘疼痛,或腹胀、吐泻,则可选四逆散、平胃散、保和丸之类……现代一些临床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又常有新的创建和体验。诸如:京城名医关幼波以白头翁汤加秦皮、地榆炭、焦槟榔、阿胶珠,治疗急、慢性痢疾[13]:刘渡舟以大柴胡汤加郁金,治疗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呕吐、便秘[13];印会河以芍药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加马齿苋、败酱草等,治疗结肠炎引致的腹痛、腹泻[13]……总之,属于实热性的胃肠道疾患,中医以从肝、胃、肠投治者居多。3.3标本治从的选择 “治病求本”是巾医辩证论治的核心,中医所谓的标与本是一个相对概念。从“脏为本,腑为标”而论。胃肠病治从脾、肾、肝,也是治病求本的体现。治病求本,又有“治标”、“治本”、“标本兼治”以及治从先后和主次的不同。无非强调治病要分清疾病的矛盾主次而……临床更多地是采用“标本兼治”,只是侧重有别。胃肠病的治疗同样如此。诸如:寒邪客胃、饮食所伤、或肝气犯胃、脾胃内虚均可引致胃脘疼痛,在针对病因、病机治疗的同时,均宜酌情加用白芍、甘草、或元胡之类以缓中止痛;呕吐,无论原因为何,其致吐机理均为胃气上逆,皆可加用半夏、竹茹、生姜以止吐;痢疾,有虚寒久痢,也有湿热下痢,在温补同涩或清利湿热的基础上,皆可加用有抑菌、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秦皮、马齿苋等,明·张景岳治胃肠的“中满、大小不利”时,也十分强调“治标治本当相半矣”[6]。可见胃肠病的治疗多以“标本兼治”最为常用。中医药学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虽然它的某些认知方法,尚难被现代医学所认同,但它确切可靠的治病效果,千百年来都被世人所公认和受益。认真发掘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发展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药学理论,乃是现代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参考文献:[l]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59:163;89;265;36.[2]宋·李杲,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3[3]中国医籍提要编写组.中国医籍提要[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212.[4]元·朱震亨.格至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5]明·方隅,医林绳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7:82.[6]周超凡,历代中医治则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178;11;148;188;339;173;18;186:46.[7]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2.[8]林乾良,刘正才,养生寿老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6:175.[9]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46.[1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00.[11]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59.[12]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案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13]张丰强,郑英.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97(上集);25;91;94(续集).(收稿日期:2014 -12 - 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2-0012-03胃与肠,在中医理论中属“六腑”之列,其生理特性是“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肠功能为“受纳腐熟”、“泌别清浊”、“传导糟粕”,其与现代医学所言的胃肠功能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中医认为,胃肠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排便,又与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的气化温煦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对胃肠疾患的诊治则不仅着眼于胃肠,更要从整体考虑,以调理脏腑关系为主旨。本文仅就胃肠病治从脾肾肝试作探析。1 立论依据
中医认为,脾胃同处中州,胃受纳腐熟水谷,向下传至小肠,通过小肠的泌清别浊,清者上传于脾肺,由脾的升清、肺的宣肃以濡养机体;浊者下传于大肠排出体外。《内经》所谓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1以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泻而不藏,宣五脏浊气,名日传导之府,此不能久留,传泻者也”[1]便是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及排泄过程的描述。但在上述升清、降浊、化物、传导过程中,尚需肝的疏泄调达,使脾能升清胃能降浊;肾的气化温煦,使胃能腐熟脾能运化。虽然,心主血脉的运行、肺主津液的输布以及三焦的气化等,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中医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胃肠道疾患的诊治,更多地是从脾从肾从肝论治。2前人经验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对脾肾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都很重视。宋·李东垣著《脾胃论》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而同时期的许叔微在《伤寒发微论》中则强调“真气完壮者勿治,真气虚损者难治”[3],朱丹溪在《格至余论》中也说:“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治病则重视“滋其化源……养其本然之真”[4]。许、宋二氏则强调补益肾之真元的重要。自此则有后世医家的“补脾不如补肾”或“补肾不如补脾”之说。诸如:明·方隅谓“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脾胃为先”[5]。清·吴澄《不居集》中也谓:“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无虑”[6],而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则说:“治病必当求本,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补脾不若补亦些谓也”[6]。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则说:“是知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7]。
肝为刚脏,职司疏泄,调畅气机,司理升降,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内经》谓:“百病生于气也”[1]、“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1]。张景岳谓“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6]。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凡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医者于调肝,乃善治百病”[6]。先贤有关治病要重视肝、脾、肾的论述,都是自身临床实践的体验。可见,胃肠病治从脾、肾、肝也是以前人经验为借鉴的。3临床体会胃肠疾患,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病、痢疾、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胃脘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等。这些都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有人观察发现,酗酒后,几乎100%会引起急性浅表性胃炎;有人统计,慢性胃炎发病率青年人占20%,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占52%左右[8]。腹泻、便秘者临床更为多见。据个人临床体验,中医药治疗胃肠道疾患常有一定规律可循。3.1 虚寒治从脾与肾 前人谓:“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温而恶寒”[5],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阴证多寒,寒者多虚……苟涉虚者,温补脾肾,渐欠康复”[9],叶天士《临证指南》治吐案中更有“治胃之法,全在温通”之说。由此可知,胃肠道疾患,尤其是慢性胃肠病,常以虚寒证较为多见。临床治疗也多从温补脾肾投治。诸如: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脘痛,一些临床医生则常用理中汤、黄芪建中汤,或香砂六君汤、良附丸之类加减化裁,以健脾调中、温中和胃,或兼用缓巾止痛以治;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或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或便不成形等,则常用桂附理中汤、四神丸,或真人养脏汤之类,以温阳益肾、健脾温中,或兼用同涩止泻以治……凡属虚寒性胃肠疾患,黄芪、茯苓、白术、附子、肉桂、吴茱萸、香附、丁香、补骨脂、砂仁、元胡等,则每为多选用药。一些名医大家也常如是。例如:秦伯未氏在《谦斋医学讲稿》中介绍,以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消化性溃疡病[10],《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介绍,蒲老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虚寒久痢[11],岳美中以理中汤加吴茱萸,治疗沤吐、腹痛[12],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祝德军,用四神理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而致的腹痛、久泻[13]……由此可见,对于虚寒性胃肠疾患治从脾肾,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临床的实践基础。3.2实热治以肝胃肠前人谓:“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6]、“诸病多自肝来,以其犯中宫之士,则性难驯”61。清·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更谓:“今人所谓心痛、胃痛、胁痛,无非肝气为患”[6]。中医更有“气有余便是火”的说法。可见,因肝而致的胃肠疾患常以实热证居多。凶此,对实热性质的胃肠病症,中医则常以疏肝理气、疏肝和胃、清肝利胆,或清胃泻火、消食导滞为治则。四逆散、大柴胡汤、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及凉膈散、承气汤之类,则每为常用选方。而柴胡、栀子、白芍、郁金、枳壳、丹皮、黄连、知母、大黄等,则多为常选用药。诸如: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胃脘疼痛,或腹痛、腹泻,则常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胁痛、腹胀、反酸,则可用左金丸、戊已丸化裁;若因饮食不当引致胃脘疼痛,或腹胀、吐泻,则可选四逆散、平胃散、保和丸之类……现代一些临床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又常有新的创建和体验。诸如:京城名医关幼波以白头翁汤加秦皮、地榆炭、焦槟榔、阿胶珠,治疗急、慢性痢疾[13]:刘渡舟以大柴胡汤加郁金,治疗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呕吐、便秘[13];印会河以芍药汤合大黄牡丹皮汤加马齿苋、败酱草等,治疗结肠炎引致的腹痛、腹泻[13]……总之,属于实热性的胃肠道疾患,中医以从肝、胃、肠投治者居多。3.3标本治从的选择 “治病求本”是巾医辩证论治的核心,中医所谓的标与本是一个相对概念。从“脏为本,腑为标”而论。胃肠病治从脾、肾、肝,也是治病求本的体现。治病求本,又有“治标”、“治本”、“标本兼治”以及治从先后和主次的不同。无非强调治病要分清疾病的矛盾主次而……临床更多地是采用“标本兼治”,只是侧重有别。胃肠病的治疗同样如此。诸如:寒邪客胃、饮食所伤、或肝气犯胃、脾胃内虚均可引致胃脘疼痛,在针对病因、病机治疗的同时,均宜酌情加用白芍、甘草、或元胡之类以缓中止痛;呕吐,无论原因为何,其致吐机理均为胃气上逆,皆可加用半夏、竹茹、生姜以止吐;痢疾,有虚寒久痢,也有湿热下痢,在温补同涩或清利湿热的基础上,皆可加用有抑菌、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秦皮、马齿苋等,明·张景岳治胃肠的“中满、大小不利”时,也十分强调“治标治本当相半矣”[6]。可见胃肠病的治疗多以“标本兼治”最为常用。中医药学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虽然它的某些认知方法,尚难被现代医学所认同,但它确切可靠的治病效果,千百年来都被世人所公认和受益。认真发掘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发展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药学理论,乃是现代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参考文献:[l]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59:163;89;265;36.[2]宋·李杲,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3[3]中国医籍提要编写组.中国医籍提要[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212.[4]元·朱震亨.格至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5]明·方隅,医林绳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7:82.[6]周超凡,历代中医治则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178;11;148;188;339;173;18;186:46.[7]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2.[8]林乾良,刘正才,养生寿老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6:175.[9]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46.[1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00.[11]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59.[12]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案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13]张丰强,郑英.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97(上集);25;91;94(续集).(收稿日期:2014 -12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