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象似性及其翻译启示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lph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象似性是语言的一种共性。象似性的根源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体验性,人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世界,语言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经验结构的表征形式,映照了这一过程,从而使语言活动与认知现象处于一种完全的相互印证的状态。客观世界和思维的大致相似性决定了象似的普遍性。跨语言象似性对英汉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象似性;共性;体验哲学;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011-02
  
  一、引言
  文字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感性或体验的认知结构理据,这种结构理据反映了人们经验的客观世界(严辰松1997:
  21) ,功能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象似性 (iconicity),通常表现为语言音、形、义或表达结构上与所指有映照性相似现象(王寅, 1999:51)。本文着眼于探讨这种语言共性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意义。
  二、跨语言象似性
  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认为,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对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身体经验所形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对亲身感知世界而获得的经验进行组织的过程,就像给客观物体定位一样, 是需要参照点的或者说需要凭借一定标准的。参照点就是人们最接近、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事物, 而人们最熟悉的, 莫过于自己的身体, 因此人的思维就有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特点。例如:在基本颜色词的取向及出现次序上,黑、白是人类视觉器官最容易感知的颜色, 这两种颜色具有最强的聚焦性, 眼光对这两种光频最敏感。因此黑、白两种颜色最早被人类所感知,在人类所有语言中几乎都有表示黑、白的专有名称。在许多语言里,“黑”的取象来自煤炭, 甚至在一些语言里, black 都是从charcoal 衍生出来的。Collins Concise Dictionary 对black 的释义其中一义项是“the color of carbon”,而《现代汉语词典》对“黑”的定义其中一项也是“煤炭的颜色”。由此可见, 英汉语关于“black”一词的认知原型及出现顺序是相当一致的。在英语中,“白”的认知取象来自雪、日光以及牛奶的颜色。这是由于英语民族是游牧民族。而汉民族以农耕为主,“白”的认知原型除雪、日光之外, 还涉及到精白米粒。因此,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取象和出现顺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
  尽管各种语言看上去千差万别, 但所有语言的本质特征就是对基于客观世界的人类认知进行反映。说不同语种的民族在认知方式、角度上可能有一些差别, 但作为认知基础的客观世界对于所有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是相同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也会大致相同, 由此决定了人类思维特点的相似性。“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共性。因此认知语言学就是共性语言学, 而语言的象似性就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之一。象似性是人类认知普遍规律的语言表征形式。因此不同语言之间, 也必然存在着反映人类共同认知规律的相似性, 我们不妨把他叫做“跨语言象似性”。
  三、象似性的翻译启示
  由以上研究可见,象似性普遍存在于语言中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因而象似性对英语教学不论是语音、词汇、句法、篇章、语用等平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跨语言的角度探讨一下象似性对英汉翻译的指导意义。
  “神似”与“形似”一直是翻译界中的矛盾焦点。我国翻译界分为两大派,一是傅雷、杨绛、杨必等译家为代表的“神似”派,一派是以卞之琳先生为代表的“存形求神”派。事实上,内容和形式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在注重神似的同时,还应该对形似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形和神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形,神之所依;神,形之所制也。‘形’之不存,‘神’将焉附?”;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曾在《天论》中肯定“形具而神生”。总而言之,同单一的“神似”或“形似”相比,“形神皆似”无疑是更为理想的翻译目标和境界。
  如何达到这两者的统一,即“形神皆似”的翻译效果,笔者认为,翻译过程中采用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语言形式的翻译,有助于形式附加义或示意效果的再现与传递,有助于译文得其形, 传其神, 形神兼备。下面仅就象似性的几条原则探讨一下翻译策略:
  3.1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指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主要体现在: 感知方式、行为的顺承性、动作性质和环境与动作的亲疏关系以及社会意向等。
  ⑴那日,正是黄梅时节,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草地上坐着。
  One sultry day in early summer, tired after leading the buffalo to graze, Wang Mien sat down on the gras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这是汉语中典型的“先渲染背景后描述事件”的故事叙述方式,同样符合时序象似性原则;而且后一句中的两个小句遵循的是“先因后果”的自然认知顺序。译文虽然为了顺应译语表达习惯而对原文前一句的顺序进行了归化处理,但整体而言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宏观认知表达顺序。
  3.2数量象似性
  语言形式的数量与意义的数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即象似关系 , 也就是说,“形式愈多, 意义愈多”。反过来说 ,量大的信息 , 表达它们的语言形式也往往比较大、比较复杂。
  ⑵ Sunset/ Stinging/ Gold swirms/ Upon the spires/ Silver/ Chants the litanies the/ Great bells are ringing with rose/ The lewd fat bells and a tall/ Wind/ Is dragging/ The/ Sea/ With/ Dream/s
  这是一首 e.g. Cummings 创作的描写夕阳的景色诗。诗行词的数量表达了诗的含义:最后的几行每行都只有一个词, 就像微风一样轻柔、平静。这样, 诗行之间的距离拉大了, 预示着诗的一头慢慢变细, 好像要消失在日落的黑暗中。诗的最后一行只有一个词素, 这暗示诗人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 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因此, 我们在翻译时也不应违背该诗的数量象似性原则。
  夕阳/金光/炫目/教堂顶/银灰伴随/喃喃祈祷声/洪钟殷殷向晚鸣/显出猩红臃肿污秽影/只有微风徐来/轻轻柔柔/浩海泛涟纹/曳碎梦片片/飘碧波/千万一/顷。(萧立明1995:66)
  又如: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其英文翻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f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汉语开篇用叠字来渲染一种愁绪与无聊之感!使整个情绪在程度上得到加强。英语同样也重复使用“I”、“what”“so”字结构这些手段,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我们将象似性理论及其原则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 证明了象似性的视角和切入点有助于原文形式及其附加义或示意效果的再现、传递,是实现“神形皆似”的理想翻译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认知环境的差别越来越小,世界文化逐渐相互渗透和融合, 语言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具有趋同性 (convergence)。这种趋势的本源还是在于人类认知的体验性和由此决定的语言象似性。翻译实践中了解语言文字象似性, 有助于增强语际间语码转换的准确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其他素质以外,还需要具有识别、分析象似性的意识。
  
  【参考文献】
  [1]Peirce,C. S. The Philosophy of Peirce[M]. Ed. by T. Buchler. NewYork, Brace, 1940.
  [2]Saussure, F.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 Tr. by Wade Baskin. London: Peter Owen Limited, 1916.
  [3]卢卫中,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外国语, 2003,(6)。
  [4]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商务出版社,2000[J],中国翻译,1999 (4)。
  [5]王寅,“论象似性于语言世界观”“英语时体语态总公式”,分别载于《语言与文化研究》(第1卷, 第3卷)毕研韬,李闻海主编,北京: 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
  [6]维特根斯坦·路,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严辰松,语言理据探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作者简介】庞倩,女,成都医学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工作人员,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对我国来说既是一场医疗“战役”,更是一次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大考.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万众一心全民“抗疫”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从病毒防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