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大量具有文化伴随义词语的存在,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词语甚至句式的选择,从而导致日本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偏误。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留学生的词语偏误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角度 易混淆词 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学界对于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从中介语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论文尚不多见。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自古有“贬己尊人”的传统,但是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的普及淡化了以往的这些观念。日本社会至今仍是一个奉行谦虚、等级森严的“纵式序列”社会,这在语言表达上也有体现。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的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作文中,笔者检索出三组能够反应文化差异的偏误词语,分别是:跟——给,得到(喝到)——受到,先辈——前辈。以下分别对这三组词进行分析。
  一、对“跟——给”的分析
  在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中出现的与“跟—给”有关的例句如下:
  (1)如果您们公司收到了我的信的话,要求马上给(跟)我联系。
  (2)随时给(跟)我联络。
  (3)我希望公司早日给(跟)我联系。
  以上句子中,日本学生在应该使用“跟”的地方使用了“给”,在表示取得了来自对方的事物时全部使用动词“受”;在汉语中,一般会使用“得到”“喝到”“接到”等多种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中,“给”和“跟”在语义上并不相同,“跟”作连词时,表示“和”“与”。“给”指对方得到或遭受到。汉语母语者只有在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的时候或表示谦敬语时才会使用“给”。例如,“请把那本书给我”“谢谢您给我的帮助。”
  汉语母语者在要求别人和自己联系时,认为是基于平等关系的合理的要求,通常使用连词“跟”。而在日本社会中,不仅有基于地位的“上下关系”,还有基于关系亲疏的“内外关系”。年轻人或者地位低的人要对年长者、位高者使用敬语;关系不亲密的人之间也互相使用谦敬语。在日语中,凡是要求别人做的事情,都认为受到了对方的恩惠,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对方的地位。本人所访谈的日本学生也表示自己认为“给”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给对方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两种文化的差别在语言中的体现,可以从以下例句中看出。例如,汉语中的“请跟我联系”,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一般会翻译为“*私と連絡してください”,但正确的说法是“(私に)連絡してください”。如果一定要表达“跟”的含义,日语的表达方式是“私と連絡先を交換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能和我交换联系方式吗?)。
  二、对“受到——得(喝)到、接受”的分析
  (4)但是不能受(得)到父亲的同意。(しかし、私は父親の同意を受け取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5)我一直靠父母,受(得)到父母的爱。(私はずっと両親に頼り、両親の愛を受けてきた。)
  (6)受(得)到水的人应该流下一行泪。(水を受け取った人は涙を流すべきだ。)
  (7)过了三天,杨刚受(接)到了一个电话。(電話を受け取る。)
  “受”在汉语中有“接受、得到、遭受、承受、蒙受”义,有被动的语义特征,常常与其他的语素“到”组成词语使用,后面多是“迫害”“侮辱”“侵害”等表示对主语造成伤害的词语,一般不出现表示中性语义、或者善意的宾语词,如“电话”“同意”“爱”等词。在汉语中,“得”所表示的既有经过自己努力产生的结果,也有理所当然的东西,例如“来自父母的爱”。然而,在日语中,“得る”表示经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而取得的成果,和汉语中的“得到”义有所不同。来自父母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一种恩赐,所以他们使用了“受”一词,用来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①这种使用方法和古代汉语中“受”的用法有相似之处,用来表示来自于师长等地位较高的人的恩惠。目前仍使用的文言词语有“受教”“受益”“临危受命”等,都带有尊敬对方的感情色彩。
  三、对“先辈——前辈”的分析
  (8)到现在,我认识很多老师,先辈(前辈),朋友什么的。
  (9)我去先辈(前辈)的房间,看见四个人在谈话。
  (10)铃木是三年级学生,是我的先辈(前辈)。
  汉语中的“前辈”语义上虽然大致和日语中的“先辈”相当,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严格的“纵式序列”,对上下关系极为重视。即便是一个学校、同一公司的人也会进行论资排辈。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要使用表示尊敬的称呼。低年级的学生或者是较晚进入公司的人会称年级比自己高的或者比自己早进入公司的人为“先辈”。汉语中的“前辈”一词似乎与其相近,但它们也有很多细节的不同。在中国人的习惯中,对那些有资历、有威望、或和自己年龄差距明显的人,可以称呼为“前辈”。另外,该词常见于古代武侠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具有比较浓重的文言色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同学之间的使用就更为少见。
  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观念的不同,对于“平等”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在日本人看来是上下关系的不同年级的同学,在中国人看起来是平等的。在汉语社会中,用“前辈”来称呼与自己辈分相同,年龄相近的同事、同学是不常见的。
  日本留学生使用“先辈”一词的误用率很高,虽然老师多次纠正,但仍有很多学生在作业和日常交谈中使用。许多老师引导留学生把“先辈”一词替代为“同学”,但日本学生在感情上是不能接受这个词的,因为“同学”一词是平称,没有任何尊敬的含义,而含有尊敬意义的“前辈”在汉语中是不用于同学间的。另外,近年来中国校园内流行从台湾传来的称呼语“学长”“学姐”。这两个词语和日语的“先辈”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不同:首先,日语中的“先辈”是不区分性别的,对男生和女生都可以使用;其次,“学长”和“学姐”只能在学校里使用,不能用在工作的场合。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汉语中不存在和日语中的“先辈”完全对等的词。
  四、结语
  相比而言,汉语通过语言内容表达情感,而日语除了内容之外,还依赖语言形式。相对于汉语靠语言内容直接表达情感的直接性而言,日语对语言形式的运用则使表达具有迂回性。汉日文化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简单的对应翻译虽然看似合理,但却使说话者表达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语言之间的词语空缺现象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导留学生了解汉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才能使之选择正确的表达形式。
  注释:
  ①本人认为这和日本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有关。例如在用餐前,日本
  人一般会说“頂きます”,来表达对赐予事物的自然、收获粮食及做饭的人。另外,日本人认为无论关系多么亲近的人,都要保持基于双方身份的礼仪,即使在家庭中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超级皇冠中日词典[Z].东京:三省堂,2008.
  [2]曹炜.现代汉字词汇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曹瑞泰.日语汉字词与对日汉语教学研究:高频正迁移汉字词之
  对日汉语教学新途径[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崔健,朴贞姬.汉日空间移位终点的表达形式对比[J].汉语学习,
  2003,(1).
  [5]程娟,许晓华.HSK单双音动词同义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2004,(4).
  [6]戴国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
  2000,(6).
  [7]付娜,申旼京.易混淆词辨析中的构组原则及其实施方案——以
  韩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4).
  [8]葛本仪.汉字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9]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
  学,1988,(1).
  [10]高箬远.日本学生汉语习得中的汉字词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
  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2).
  [11]张起旺,王顺洪.对外汉语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岳倩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其他文献
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颁布命令,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表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
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要承担为国防尖端科研试验服务的各类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在已完成的工程勘察设计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有140多项获国家级、全军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使学校教学和管理不断走向信息化及网络化。在研究了无线定位技术和二维码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支持微信进行身份认证和授课交互
本文基于Papi酱自制搞笑视频转写语料库对其幽默机制建构及其社会心理因素作了分析。立足言语幽默概论,就言语表层参数而言,我们主要分析其修辞的使用特点;就言语深层参数而
一、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第一,我们现在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主要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
6月26日,由江苏省农林厅、教育厅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共同开办的综合性农业电视栏目《走进新农村》的开播仪式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出席会议,为栏目揭牌并讲话。
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移动学习模式和传统学习模式的异同,通过实例研究后,发现运用移动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口译在国际交往中发挥巨大作用,国内学界对口译研究逐步重视起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能在一定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直接产生意义,并于跨语言交流中广泛使用。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隐喻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莱昂氏语境意义分析的知识系统为理论框架,选取2016年中国政府及领导人重要讲话中隐喻汉英口译的典型例子来分析,进而探究优化隐喻口译的策略。  关键词:隐喻 汉英口译 语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其中对“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指出了方向和任务,
认识、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利与弊。为在中关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尝试把教育推向市场,使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得到完善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