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由于项目数量急剧增加,确定一组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路径与保障机制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江西省常用的几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并分析其优点,最后根据江西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从而达到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跨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内教育市场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典型的产物。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遍地开花”,跨国高等教育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在各种各样的发展方式中,针对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赵彦志(2014)提出要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目标,以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培养专业化人才;郭强等学者(2015)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有效利用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概念;汪伟(2015)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引入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江西省特色产业对相关学科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江西省高校在人才输出上逐渐呈现弱势。为了解决目前江西省高校面临的困境,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重点置于江西省省域发展的细节中,结合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指示方向,分析得出目前江西省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上的不足,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如何开拓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路径并且给出保障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操作建议。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有序、蓬勃的发展,目前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多为“3+1”“2+2”等,在本科层次教学中,南昌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联合举办的医学学位办学项目采用了“双学位”模式,即当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时,可分别获得由南昌大学授予的临床医学学位以及由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授予的生物医学学位,所有课程均在南昌大学完成。而华东交通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则采取“3+1”模式,学生在华东交通大学完成三年的课程学习后可选择去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学习一年,同时获得中英双方授予的学士学位。前者的“双学位”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与金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性价比”,而后者的“3+1”模式中在国外的学习经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硕士层次教学中,南昌大学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合作开设的国际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两年课程制。第一年的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企业经济环境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块、组织与战略管理模块、沟通管理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年的课程学习在南昌大学完成,课程主要由中法双方教师完成授课。第二年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市场营销和国际战略模块、国际财务模块、国际管理模块、语言模块。第二年的课程学习在法国完成,学生接受全法语授课,在法国的所有课程结束后,学生将会进行为期4个月的实习并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报告的答辩。而江西师范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开设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教育合作项目则选择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模式。该项目所有课程均在英国完成,项目第一年学生赴英国学习核心课程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项目第二年由莱斯特大学安排学生于英国公司带薪实习,学生可自由选择一年学制或两年学制。与南昌大学开设的合作办学项目相比,该项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南昌大学开设的合作办学项目第一年课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合作完成教学,这为学生提供了为期一年的语言与跨文化交流缓冲期,可有效减少学生因环境的转换而产生的不适感。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机制
基于上述对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阐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
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政策支持
2015年《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江西省政府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方向的期待,《实施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强科教国际合作”,此外还鼓励江西省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便于中外双方教师进修以及学生互访。在政策支持下,有条件的高校也被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高校建立孔子学院,以扩大江西省影响力,推动江西省特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并且《实施方案》提出应“加强人文交流”,为了扩大江西省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江西省高校还应该重点推进有关赣南客家文化、青铜文化、稻作文化等的人文学科建设。
2. 建立第三方教学平台保障体系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监管参与方主要是教育部与主办高校,缺少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此难免在项目进行时有失偏颇。跨国高等教育第三方机构是国际上普及的监督方式。首先,第三方保障平台应由完全独立于教育部与办学高校的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体现保障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公正性,并且第三方保障平台应该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项目准备阶段,第三方保障平台应当注意审查中外双方教师的组成比例及其职称组成结构、学历组成结构等,并注意审查教学计划等,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在項目实施阶段,第三方保障平台应注意对项目的动态跟踪与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加强对学生感受的跟踪调查,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项目结束后,第三方保障平台需要总结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保障今后的合作办学项目得以更加有效地实施。
3. 开设省域流动性课程保障机制
外方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较为稀缺的资源,针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较少以及专业设置不均的现状,可由各高校联盟建立课程共享库,各所高校之间共享与外方高校的合作项目。以南昌大学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开设的建筑学、华东交通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开设的工程管理为例,两所高校下设的该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对方高校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在结课时颁发相应的课程结课证书。这个课程共享库满足了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对选修“第二专业”的愿望,最重要的是有效缓解了各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分布失衡的问题。
四、结论
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布,目前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为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所做的贡献还远远不够。为了跟进国家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需求以及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江西省特色产业合作发展的需求,江西省势必需要调整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归纳总结江西省现有常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结合江西省出台的政策提出若干保障机制。总而言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依靠高校的力量,在江西省高校调整教育合作模式外,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改善监管机制,开拓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彦志,葛婷婷.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54-56.
[2]郭强,赵风波,宗琛.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发展比较研究——以苏浙沪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67-71.
[3]汪伟,蒋馨岚.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高教探索,2015(1):26-29.
[4]江彦桥.基于第三方评估的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十年实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4):82-8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7YB060)。
作者简介:刘伟(1982—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新型城镇化、BIM技术;李可(1993—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保障机制
一、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跨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内教育市场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典型的产物。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遍地开花”,跨国高等教育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在各种各样的发展方式中,针对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赵彦志(2014)提出要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目标,以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培养专业化人才;郭强等学者(2015)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有效利用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概念;汪伟(2015)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引入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江西省特色产业对相关学科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江西省高校在人才输出上逐渐呈现弱势。为了解决目前江西省高校面临的困境,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重点置于江西省省域发展的细节中,结合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指示方向,分析得出目前江西省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上的不足,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如何开拓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路径并且给出保障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操作建议。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有序、蓬勃的发展,目前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多为“3+1”“2+2”等,在本科层次教学中,南昌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联合举办的医学学位办学项目采用了“双学位”模式,即当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时,可分别获得由南昌大学授予的临床医学学位以及由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授予的生物医学学位,所有课程均在南昌大学完成。而华东交通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则采取“3+1”模式,学生在华东交通大学完成三年的课程学习后可选择去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学习一年,同时获得中英双方授予的学士学位。前者的“双学位”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与金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性价比”,而后者的“3+1”模式中在国外的学习经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硕士层次教学中,南昌大学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合作开设的国际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两年课程制。第一年的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企业经济环境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块、组织与战略管理模块、沟通管理模块,具体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年的课程学习在南昌大学完成,课程主要由中法双方教师完成授课。第二年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市场营销和国际战略模块、国际财务模块、国际管理模块、语言模块。第二年的课程学习在法国完成,学生接受全法语授课,在法国的所有课程结束后,学生将会进行为期4个月的实习并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报告的答辩。而江西师范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开设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教育合作项目则选择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模式。该项目所有课程均在英国完成,项目第一年学生赴英国学习核心课程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项目第二年由莱斯特大学安排学生于英国公司带薪实习,学生可自由选择一年学制或两年学制。与南昌大学开设的合作办学项目相比,该项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南昌大学开设的合作办学项目第一年课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合作完成教学,这为学生提供了为期一年的语言与跨文化交流缓冲期,可有效减少学生因环境的转换而产生的不适感。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机制
基于上述对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阐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
1. 江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政策支持
2015年《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江西省政府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方向的期待,《实施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强科教国际合作”,此外还鼓励江西省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便于中外双方教师进修以及学生互访。在政策支持下,有条件的高校也被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高校建立孔子学院,以扩大江西省影响力,推动江西省特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并且《实施方案》提出应“加强人文交流”,为了扩大江西省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江西省高校还应该重点推进有关赣南客家文化、青铜文化、稻作文化等的人文学科建设。
2. 建立第三方教学平台保障体系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监管参与方主要是教育部与主办高校,缺少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此难免在项目进行时有失偏颇。跨国高等教育第三方机构是国际上普及的监督方式。首先,第三方保障平台应由完全独立于教育部与办学高校的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体现保障机制的专业性、独立性、公正性,并且第三方保障平台应该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项目准备阶段,第三方保障平台应当注意审查中外双方教师的组成比例及其职称组成结构、学历组成结构等,并注意审查教学计划等,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在項目实施阶段,第三方保障平台应注意对项目的动态跟踪与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加强对学生感受的跟踪调查,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项目结束后,第三方保障平台需要总结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保障今后的合作办学项目得以更加有效地实施。
3. 开设省域流动性课程保障机制
外方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较为稀缺的资源,针对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较少以及专业设置不均的现状,可由各高校联盟建立课程共享库,各所高校之间共享与外方高校的合作项目。以南昌大学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开设的建筑学、华东交通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开设的工程管理为例,两所高校下设的该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对方高校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在结课时颁发相应的课程结课证书。这个课程共享库满足了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对选修“第二专业”的愿望,最重要的是有效缓解了各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分布失衡的问题。
四、结论
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布,目前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为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所做的贡献还远远不够。为了跟进国家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需求以及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江西省特色产业合作发展的需求,江西省势必需要调整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归纳总结江西省现有常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结合江西省出台的政策提出若干保障机制。总而言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依靠高校的力量,在江西省高校调整教育合作模式外,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改善监管机制,开拓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彦志,葛婷婷.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54-56.
[2]郭强,赵风波,宗琛.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发展比较研究——以苏浙沪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67-71.
[3]汪伟,蒋馨岚.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高教探索,2015(1):26-29.
[4]江彦桥.基于第三方评估的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十年实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4):82-8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7YB060)。
作者简介:刘伟(1982—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新型城镇化、BIM技术;李可(1993—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