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领学生多渠道,调控课堂不可少,求实创新探奥秘,化学教学效率高。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畅谈了在引领与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适度关注。
关键词:问题情境;和谐氛围;学生特点;科学调控;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82-1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领和调控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教师的科学引领和调控,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收获我们企盼的教学成就和快乐。
教师的成功引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抛砖引玉”,既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点石成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一般而言,教师的引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棒的辅导老师,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易如反掌,但提出一个趣味化的问题不能信手拈来,只有善于捕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趣味化现象,才能合理构建愉悦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1】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一课时,先用黄豆与高粱的混合物映入学生的眼帘,并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物质分子间是否有间隔?”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很多学生在仔细观察豆与高粱混合物的基础上感知了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接着,我结合实例分析物质的构成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深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此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假如把物质比作一幢小别墅,那原子就是黄沙、水泥等建筑材料,分子就是建造别墅的砖头。类似的师生互动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构建和谐氛围,引领自主探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可见,教师在引领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构建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适度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脑海里储存相应的疑问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案例2】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氧气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活动中,先安排各学习小组动手实验,但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风牛马不相及;然后,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产生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大家集思广益的研讨,最终把探究的焦点定格于如下问题上:①水和红磷的用量分别多少?②装置的气密性怎样?③集气瓶的冷却程度如何?④导气管事先是否注满了水?许多学生紧紧围绕上述问题继续合作探究,从而轻松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学效果显著。
三、抓住学生特点,巧妙点石成金
初中生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在校的学习时间长,與社会的接触少,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化学又是一门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对问题的解读往往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务必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予以点拨、引领,帮助学生扫除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教学案例3】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证明汽水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往汽水中加入石灰水才能解决问题,但遗漏了证明冒出的气泡中有二氧化碳这一环节,此时我予以相应点拨,同学们恍然大悟,就立即改用被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上方。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经指出:一位高素质教师也是是一名艺术家,其所教学生恰似演奏家弹琴一样,扣动着人类灵魂的心弦,产生刺激、兴奋、鼓励和安慰之感。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地调控,才能构建活泼、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
四、坚持科学调控,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学习步调是自主探究过程中的“活动法则”,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学习可以分为独立学习与交流学习两种方式,其中,学生在独立学习时,他们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思考体现学习的独立性和个体性;在交流学习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群体、学生与教师展开合作探究,体现了学习的互动性和社会性。但不管是独立学习还是交流学习,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假如独立学习进程中夹杂着交流讨论的声音,岂不影响他人的独立学习?假如交流学习中若存在着自我主义的独立行动,岂不是无法吸引群体思维之精华,得到思考交换的启迪?课堂教学中倡导的动静结合,乃是追求动则齐动,静则齐静的境界,只有遵守依活动法则,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有序的课堂活动,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调控意识
课堂教学中常常身陷如此的尴尬境地,当一个精心准备的问题向学生抛出后,学生忐忑不安、无动无衷或者整个课堂只有寥寥可数的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当遭遇这种问题后,又该如何应对?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通过适度调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4】 我在执教《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收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的关系时,为了延伸拓展,就提出问题:“到底怎样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呢?”顿时,教室里哑雀无声,为了调控这一死气沉沉的局面,就要求学生分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群体思维的聚积使得个体的思维飞速运转;同时,我也适时走近每个小组,与小组成员讨论问题解决的细节,并简要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终顺利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多渠道,调控课堂不可少,求实创新探奥秘,化学教学效率高。在探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让引领与调控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闪闪发光。
关键词:问题情境;和谐氛围;学生特点;科学调控;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82-1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领和调控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教师的科学引领和调控,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收获我们企盼的教学成就和快乐。
教师的成功引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抛砖引玉”,既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点石成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一般而言,教师的引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棒的辅导老师,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易如反掌,但提出一个趣味化的问题不能信手拈来,只有善于捕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趣味化现象,才能合理构建愉悦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1】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一课时,先用黄豆与高粱的混合物映入学生的眼帘,并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物质分子间是否有间隔?”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很多学生在仔细观察豆与高粱混合物的基础上感知了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接着,我结合实例分析物质的构成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深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此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假如把物质比作一幢小别墅,那原子就是黄沙、水泥等建筑材料,分子就是建造别墅的砖头。类似的师生互动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构建和谐氛围,引领自主探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可见,教师在引领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构建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适度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脑海里储存相应的疑问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案例2】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氧气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活动中,先安排各学习小组动手实验,但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风牛马不相及;然后,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产生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大家集思广益的研讨,最终把探究的焦点定格于如下问题上:①水和红磷的用量分别多少?②装置的气密性怎样?③集气瓶的冷却程度如何?④导气管事先是否注满了水?许多学生紧紧围绕上述问题继续合作探究,从而轻松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教学效果显著。
三、抓住学生特点,巧妙点石成金
初中生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在校的学习时间长,與社会的接触少,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化学又是一门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对问题的解读往往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务必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予以点拨、引领,帮助学生扫除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教学案例3】 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证明汽水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往汽水中加入石灰水才能解决问题,但遗漏了证明冒出的气泡中有二氧化碳这一环节,此时我予以相应点拨,同学们恍然大悟,就立即改用被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上方。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曾经指出:一位高素质教师也是是一名艺术家,其所教学生恰似演奏家弹琴一样,扣动着人类灵魂的心弦,产生刺激、兴奋、鼓励和安慰之感。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地调控,才能构建活泼、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
四、坚持科学调控,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学习步调是自主探究过程中的“活动法则”,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学习可以分为独立学习与交流学习两种方式,其中,学生在独立学习时,他们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思考体现学习的独立性和个体性;在交流学习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群体、学生与教师展开合作探究,体现了学习的互动性和社会性。但不管是独立学习还是交流学习,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假如独立学习进程中夹杂着交流讨论的声音,岂不影响他人的独立学习?假如交流学习中若存在着自我主义的独立行动,岂不是无法吸引群体思维之精华,得到思考交换的启迪?课堂教学中倡导的动静结合,乃是追求动则齐动,静则齐静的境界,只有遵守依活动法则,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有序的课堂活动,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调控意识
课堂教学中常常身陷如此的尴尬境地,当一个精心准备的问题向学生抛出后,学生忐忑不安、无动无衷或者整个课堂只有寥寥可数的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当遭遇这种问题后,又该如何应对?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通过适度调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4】 我在执教《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收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的关系时,为了延伸拓展,就提出问题:“到底怎样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呢?”顿时,教室里哑雀无声,为了调控这一死气沉沉的局面,就要求学生分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群体思维的聚积使得个体的思维飞速运转;同时,我也适时走近每个小组,与小组成员讨论问题解决的细节,并简要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终顺利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多渠道,调控课堂不可少,求实创新探奥秘,化学教学效率高。在探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让引领与调控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