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4日八一镇-雅鲁藏布江-派镇-巴松措(湖)
雅鲁藏布江,藏语的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
派镇是进入墨脱县的两条入口的其中之一。物资多被用车运送到派镇,剩下来的路程就只能靠人力或马匹来完成了。 派镇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两旁都是新建的两层藏式民房。
巴松措(湖)是藏传红教圣湖,传说莲花生曾经在此与妖魔斗法,并成功降服了妖魔。巴松措湖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平均海拔4000米,山上白雪皑皑,山下植被茂密,巴松措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28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内有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古庙——错松庙”。雪峰,冰川,原始森林,古迹将巴松措紧紧环绕,使这里宛如人间仙境,客人在此处可自费乘豪华游艇游览湖光山色。
车行至雅鲁藏布江码头。这是一个军用码头,但由西藏圣地租用。登上橡皮筏艇,在雅鲁藏布江漂流,这样的殊荣是很少的。那么宽阔的江面,也就是我们两个筏,天气有些阴沉,以至于沙州、蓝天、雪山、小绿丛也不能组合出一幅更绚丽的景致,但其气势磅礴则不得不令你叹服。筏艇漂流20公里,两辆“丰田”在岸边等候我们,原计划筏艇漂流55公里直达“派镇”,但被水文局在江面架起的钢缆所阻拦。余下路只能改乘车了。
“派镇”是车行公路的尽头,一个徒步旅行的枢纽处。为了吸引游客,镇上政府补助居民大兴土木造新房,一幢石砌的300平房米房屋约十二万造价,当地一位藏民安排了我们的午餐,除米饭太硬外,菜很可口。
赶5小时路程,到达了我们向往的风景如画的“巴松措(湖)”。这次不象亚丁村那样失望,是一个度假村的措施,我们三个被安排在一个独立的5号别墅。真不知有多么兴奋,晚上苏平宴请我们一行。北京的“二锅头”很好喝,菜肴也很丰富的;尤其当地巴松湖的鱼肥嫩鲜美,宾客频频敬酒。我们对这次旅程是倾心的,大有余兴未尽之感觉。
酒足饭饱之后,傅骏、经纬、我三人高谈阔论,从藏医藏药到中国的三教,从日本与德国的比较及二代人的思想差异……直至半夜12点半,在服务员的催促下才尽兴而归。
相关链接
●藏医的职业道德:医生要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治病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给穷人治病,不要喝酒;患者家中无马,不要要求对方牵马请骑,自己走去;不要以个人恩怨对病人,甚至要以德报怨;不要把病人的屎、尿、血、痰等排泄物视为脏物而厌恶嫌弃;不要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耽误病人;对病人的病情 ,只在有绝对把握的前题下才向病人或家属透露病情及其预后;不要守旧,医生之间要重视交流,互相友爱,精益求精……
●藏医的经典——《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是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广泛,从人体卫生保健、胚胎发育、分娩、生理、解剖、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从药物到方剂、治疗原则、疾病分类等,都有详细叙述。其理论基础是将“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贯穿其中,既支配生理活动,又支配病理活动。“龙”相当于中医的气和风,而作用与含义要更广泛,是推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又比火的作用与含义要广泛得多,主要功能是产生热;“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和土,但作用与含义也更广泛,生理功能是消化和调节水液等。
5月25日•巴松湖-钟措(湖)
巴松湖(“巴松措”) 藏语意为“三岩三湖” “巴松措”也称为措高湖,“措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西北有一块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每年来此转经观湖的群众非常多。1997年巴松湖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点。
钟措(湖)即钟措弄巴湖,位于措高乡措果村东北约15公里处,是巴松措的上湖。该湖微风轻抚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三面环山;山腰绿树成海,层次分明;山顶白雪茫茫,景色宜人。
清晨,没出太阳,空气也不很清新;经纬为我拍了好几张拳照。
早餐,餐厅的环境不错,矮桌、雕花靠背长椅,其感觉是“土司”在用餐。
8:20先上码头下游艇,这巴松湖水黑蓝色,两边海拔3500米青山环抱;湖宽2.5米,长15公里,到达对湖的码头12公里费时1小时15分,错果村的4匹马适时等候,从码头至钟措(湖)骑马来回6小时,沿途的景色我们在下拥村已很不陌生,草原,原始森林,溪流,但马道平坦,海拔3350 米左右,原始森林也没有下拥村茂密,但林中的景象倒也有感叹之处。
一般来说原始森林中,至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树木都枯萎败死,大的枯树直径有60公分,且凡是枯死的树的表面,都长满了苔藓类植物。也许这以后是长蘑菇的温床。它只能成为新生命的肥料……看到这景象,不由使我有了如下感慨:一切生命的从生至死都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生时多么地辉煌,但死是必然的归宿,所以人生时要“乐生”、“重生”,如果一旦死亡真的来临,也无需惧怕,坦然面对好了。
目的地是“钟湖”——在雪山下一潭深蓝色的湖,沿湖一块几百平米的草地供你歇脚、拍照、露餐、发呆……天气不好,同行者摄影器材也没有用武之地。“付生”一路抱怨喊叫:早知那么远就不来了。回去的路上下了两场大雨。
返回途中,马也恋着回家、人也归心如箭,马一快跑,倒霉的事降临给“付生”,马鞍没有抓手,“付生”筋疲力尽,二腿未夹住马背,重心一偏,人从右侧摔下,左脚脱脚蹬,右脚还被脚蹬挂住,马还不停;“付生”以左屁股着地为圆心,右脚为半径绕着转。我在他的后面,我一把勒紧僵绳,马蹄才没有碰到“付生”。还好,“付生”只是腰扭痛了;想自己走,但想想还要走2个多小时,只能硬着头皮再上马……回到巴松湖度假村近晚7时,又是10个小时。高原湖是不能再游览了。别墅很悠闲,把疲劳也驱赶走了许多。
晚餐时,遇到“王姓夫妇”,他们30多岁,自驾“雪佛莱”越野车从上海出发,经青藏公路到达拉萨再至巴松湖,明天也要去“钟措”,二人游艇的费用也得要1600元,太贵了。这对夫妇的驾龄才二年,就已闯过内蒙古,可敬可叹!
相关链接
藏医脉诊传奇:脉诊是藏医诊断中重要而有特色的方法之一。有一个留传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明藏医的脉诊独特价值。藏王赤松德赞为考验从四方重金礼聘而来的9位御医的医术,而假装有病躲在宫中。藏王下了一道奇特的御旨说:“你们都是名医,直接切脉不算稀奇,现在你们 通过我手上的引绳来诊脉。”藏王令人将栓在猫爪上的绳子,递给站在宫门外的9名御医。御医们逐一按要求摸了一会儿引绳,都在心理嘀咕:是藏王病情危急行将去世?还是我们自己的医术失灵?不管怎样说,摸到的脉象,轻按则迟缓,实按似坚冰,实在很像一种最小的食肉野兽——猫的脉象。之后,藏王又第二次令人将绳子栓在公鸡的爪子上,请御医们再行切脉。御医们摸了一会儿后,互相商量着说;脉象轻按则颤抖,实按则尖锐,倒很像是一种家禽——鸡的脉象。第三次,藏王命人将绳子栓在石磨盘之上;而御医们摸过此脉之后又说:脉象轻按则深沉,实按则极坚,好像石头一般……
藏医的心理治疗及对心理致病的认识:虽然现在心理治疗技术正在流行,但是在古代藏医中早就有了心理治疗方略及对心理因素致病的认识,比如,“龙”病患者适宜知心朋友陪同,“赤巴”病患者应寂静修养,“培根”病患者要经常散步;忧郁过渡引起“龙”病,心情烦闷会得心脏病等等。
责编:曹革林lansheng1234@sina.com
雅鲁藏布江,藏语的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
派镇是进入墨脱县的两条入口的其中之一。物资多被用车运送到派镇,剩下来的路程就只能靠人力或马匹来完成了。 派镇有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两旁都是新建的两层藏式民房。
巴松措(湖)是藏传红教圣湖,传说莲花生曾经在此与妖魔斗法,并成功降服了妖魔。巴松措湖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平均海拔4000米,山上白雪皑皑,山下植被茂密,巴松措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28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内有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古庙——错松庙”。雪峰,冰川,原始森林,古迹将巴松措紧紧环绕,使这里宛如人间仙境,客人在此处可自费乘豪华游艇游览湖光山色。
车行至雅鲁藏布江码头。这是一个军用码头,但由西藏圣地租用。登上橡皮筏艇,在雅鲁藏布江漂流,这样的殊荣是很少的。那么宽阔的江面,也就是我们两个筏,天气有些阴沉,以至于沙州、蓝天、雪山、小绿丛也不能组合出一幅更绚丽的景致,但其气势磅礴则不得不令你叹服。筏艇漂流20公里,两辆“丰田”在岸边等候我们,原计划筏艇漂流55公里直达“派镇”,但被水文局在江面架起的钢缆所阻拦。余下路只能改乘车了。
“派镇”是车行公路的尽头,一个徒步旅行的枢纽处。为了吸引游客,镇上政府补助居民大兴土木造新房,一幢石砌的300平房米房屋约十二万造价,当地一位藏民安排了我们的午餐,除米饭太硬外,菜很可口。
赶5小时路程,到达了我们向往的风景如画的“巴松措(湖)”。这次不象亚丁村那样失望,是一个度假村的措施,我们三个被安排在一个独立的5号别墅。真不知有多么兴奋,晚上苏平宴请我们一行。北京的“二锅头”很好喝,菜肴也很丰富的;尤其当地巴松湖的鱼肥嫩鲜美,宾客频频敬酒。我们对这次旅程是倾心的,大有余兴未尽之感觉。
酒足饭饱之后,傅骏、经纬、我三人高谈阔论,从藏医藏药到中国的三教,从日本与德国的比较及二代人的思想差异……直至半夜12点半,在服务员的催促下才尽兴而归。
相关链接
●藏医的职业道德:医生要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治病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给穷人治病,不要喝酒;患者家中无马,不要要求对方牵马请骑,自己走去;不要以个人恩怨对病人,甚至要以德报怨;不要把病人的屎、尿、血、痰等排泄物视为脏物而厌恶嫌弃;不要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耽误病人;对病人的病情 ,只在有绝对把握的前题下才向病人或家属透露病情及其预后;不要守旧,医生之间要重视交流,互相友爱,精益求精……
●藏医的经典——《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是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广泛,从人体卫生保健、胚胎发育、分娩、生理、解剖、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从药物到方剂、治疗原则、疾病分类等,都有详细叙述。其理论基础是将“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贯穿其中,既支配生理活动,又支配病理活动。“龙”相当于中医的气和风,而作用与含义要更广泛,是推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又比火的作用与含义要广泛得多,主要功能是产生热;“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和土,但作用与含义也更广泛,生理功能是消化和调节水液等。
5月25日•巴松湖-钟措(湖)
巴松湖(“巴松措”) 藏语意为“三岩三湖” “巴松措”也称为措高湖,“措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西北有一块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每年来此转经观湖的群众非常多。1997年巴松湖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点。
钟措(湖)即钟措弄巴湖,位于措高乡措果村东北约15公里处,是巴松措的上湖。该湖微风轻抚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三面环山;山腰绿树成海,层次分明;山顶白雪茫茫,景色宜人。
清晨,没出太阳,空气也不很清新;经纬为我拍了好几张拳照。
早餐,餐厅的环境不错,矮桌、雕花靠背长椅,其感觉是“土司”在用餐。
8:20先上码头下游艇,这巴松湖水黑蓝色,两边海拔3500米青山环抱;湖宽2.5米,长15公里,到达对湖的码头12公里费时1小时15分,错果村的4匹马适时等候,从码头至钟措(湖)骑马来回6小时,沿途的景色我们在下拥村已很不陌生,草原,原始森林,溪流,但马道平坦,海拔3350 米左右,原始森林也没有下拥村茂密,但林中的景象倒也有感叹之处。
一般来说原始森林中,至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树木都枯萎败死,大的枯树直径有60公分,且凡是枯死的树的表面,都长满了苔藓类植物。也许这以后是长蘑菇的温床。它只能成为新生命的肥料……看到这景象,不由使我有了如下感慨:一切生命的从生至死都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生时多么地辉煌,但死是必然的归宿,所以人生时要“乐生”、“重生”,如果一旦死亡真的来临,也无需惧怕,坦然面对好了。
目的地是“钟湖”——在雪山下一潭深蓝色的湖,沿湖一块几百平米的草地供你歇脚、拍照、露餐、发呆……天气不好,同行者摄影器材也没有用武之地。“付生”一路抱怨喊叫:早知那么远就不来了。回去的路上下了两场大雨。
返回途中,马也恋着回家、人也归心如箭,马一快跑,倒霉的事降临给“付生”,马鞍没有抓手,“付生”筋疲力尽,二腿未夹住马背,重心一偏,人从右侧摔下,左脚脱脚蹬,右脚还被脚蹬挂住,马还不停;“付生”以左屁股着地为圆心,右脚为半径绕着转。我在他的后面,我一把勒紧僵绳,马蹄才没有碰到“付生”。还好,“付生”只是腰扭痛了;想自己走,但想想还要走2个多小时,只能硬着头皮再上马……回到巴松湖度假村近晚7时,又是10个小时。高原湖是不能再游览了。别墅很悠闲,把疲劳也驱赶走了许多。
晚餐时,遇到“王姓夫妇”,他们30多岁,自驾“雪佛莱”越野车从上海出发,经青藏公路到达拉萨再至巴松湖,明天也要去“钟措”,二人游艇的费用也得要1600元,太贵了。这对夫妇的驾龄才二年,就已闯过内蒙古,可敬可叹!
相关链接
藏医脉诊传奇:脉诊是藏医诊断中重要而有特色的方法之一。有一个留传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明藏医的脉诊独特价值。藏王赤松德赞为考验从四方重金礼聘而来的9位御医的医术,而假装有病躲在宫中。藏王下了一道奇特的御旨说:“你们都是名医,直接切脉不算稀奇,现在你们 通过我手上的引绳来诊脉。”藏王令人将栓在猫爪上的绳子,递给站在宫门外的9名御医。御医们逐一按要求摸了一会儿引绳,都在心理嘀咕:是藏王病情危急行将去世?还是我们自己的医术失灵?不管怎样说,摸到的脉象,轻按则迟缓,实按似坚冰,实在很像一种最小的食肉野兽——猫的脉象。之后,藏王又第二次令人将绳子栓在公鸡的爪子上,请御医们再行切脉。御医们摸了一会儿后,互相商量着说;脉象轻按则颤抖,实按则尖锐,倒很像是一种家禽——鸡的脉象。第三次,藏王命人将绳子栓在石磨盘之上;而御医们摸过此脉之后又说:脉象轻按则深沉,实按则极坚,好像石头一般……
藏医的心理治疗及对心理致病的认识:虽然现在心理治疗技术正在流行,但是在古代藏医中早就有了心理治疗方略及对心理因素致病的认识,比如,“龙”病患者适宜知心朋友陪同,“赤巴”病患者应寂静修养,“培根”病患者要经常散步;忧郁过渡引起“龙”病,心情烦闷会得心脏病等等。
责编:曹革林lansheng123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