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和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方法

按Bjelke法制作HIBD新生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HIBD+HBO组、单纯HBO组和对照组四组,每组10只。HBO组大鼠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2ATA的高压氧治疗,1 h/d,持续14 d。于大鼠4周龄时采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38的表达。

结果

HIB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15.5±4.9)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4)次](P<0.01),经HBO干预后,测试成绩明显提高[(11.3±2.6)次],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见部分核膜消失、线粒体嵴模糊、神经元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前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变薄;HIBD+ HBO组神经元和突触无明显异常。HIBD组海马CA3区始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及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光密度值(0.41±0.19、0.21±0.11、0.08±0.03、0.38±0.16)明显低于HIBD+HBO组(0.77±0.17、0.67± 0.16、0.46±0.13、0.86±0.14)和对照组(0.82±0.16、0.70±0.16、0.53±0.15、0.91±0.17)(P<0.01),而HIBD+HBO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阻止或减轻HIBD后突触超微结构的损伤、促进突触的重建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中国九大城市男孩青春发育的平均年龄。方法采用全国协作性横向调查,于2003-2005年间进行。对象为代表中国东、西、南、北、中部地区的九大城市(包括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武汉、南宁、重庆、广州、福建)城区3-19.83岁的19 054名健康男孩。用睾丸计(Prader orchidometer)测量睾丸容积( ml);通过视诊法进行阴毛发育Tanner分期;发放调查表,由家长和(或)男孩
目的了解2009年全国多中心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危重症的高危因素和死亡原因。方法对2009年秋冬季全国17家医院的810例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810例住院患儿中,男508例,女302例,年龄中位数为43个月,其中<5岁550例(67.9%),合并基础疾病148例(18.5%)。常见的表现及例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科学引文索引(SCI)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影响。方法检索SCI扩展版(SCI-E)数据库,得到2000至2009年各年被SCI-E收录的中国医学论文和其刊载期刊,对刊载这些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布、变化进行分析。查阅2000至2008年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2009年数据还未公布),得到2000至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论文数
期刊
目的分析伴性早熟的儿童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评估血清和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对肿瘤定位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就诊,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分泌hcG生殖细胞瘤的男童12例,年龄(7.3±1.8)岁(4.2~10.2岁),按肿瘤部位分为颅内组和颅外组,接受治疗前同时检测血清及脑脊液β-hcG,另5位性别年龄与颅外组匹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