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锴 的自然名片
《少年科学画报》副主编。曾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昆虫学系和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两栖爬行博物馆从事分类学基础研究。在此期间,他一直以“拉步甲”为ID 通过网络向国内外自然爱好者介绍中国昆虫物种及生态学知识。
他曾经组织“像法布尔一样观察昆虫”“我的漫虫记”等科普活动,让参与者走进大自然,用科学的方法在大自然中学习,用人性的关爱在大自然中感悟。
在生活中,他也是亲子自然行的积极行动者,和6岁的儿子一起在大自然中玩耍、学习、思考。
孙锴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很多热情的科普志愿者非常熟稔,因为他也是其中一员。“拉步甲”就是他在美国做研究时,向国内外自然爱好者介绍中国昆虫物种及生态学知识的I D。有了孩子后,他自然也变成了喜欢带孩子行走于大自然中的老爸。对于亲子自然行,他这次要分享的,不是知识,是深切的感受。
纯粹的快乐
孙锴坚信渔猎、耕种是人的原始本能,他用此解释为什么男孩子都喜欢抓鱼、疯跑,女孩子都喜欢种点花草什么的。他说儿子在生活里从不吃鱼,但是在野外看到河里有鱼就问能不能抓来吃。带孩子到大自然里,等同于让孩子回归人类本性,所以那种快乐真的是非常纯粹,有时候高兴得成人都难以理解。孙锴讲了一个儿子的例子:“我儿子平时在家洗头都怕水,都叫唤。可是有一次在小山涧里看见溪水太激动了,一下趴在水里,不小心呛着了。结果人家毫无反应,还跟我们喊:‘这水是甜的!’又趴在那儿喝了好几口。”孙锴说那真是因为孩子在大自然里是完全放松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爱的体会
当孩子还理解不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情感的时候,自然界里很多有趣的事情也许可以助父母一臂之力。孙锴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蜣螂(俗称的屎壳郎)在搬粪球的时候遇到别的虫子笑话它吃这么糟糕的东西,还要带回家给孩子吃。孙锴给蜣螂爸爸安排了一句话:“粪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是我能找到的给我的孩子的最好的东西,所以我要把它打成非常精致的球带回家。”孙锴说这其实肯定也是很多父母的感触。于是他在和儿子观察过蜣螂又讲了这个故事后告诉儿子:
“也许我们给你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很一般,甚至不好,但这肯定是爸爸妈妈能给你的最好的!”“很多情感给孩子讲深了,他不懂,比如感恩。但是他如果能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就能慢慢体会到。”孙锴说。同时,他也想让儿子明白,其实动物的爱和人类的爱并没有什么差别,尊重自然就等于尊重自己。
沟通的契机
孙锴说他们这群喜欢在大自然中野营、徒步的圈子一直有个说法: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跟他一块到野外跑一段时间。他解释说这个说法的意思是指在野外会比较艰苦,环境相对恶劣,那么很快就会知道一个人的脾气、秉性,能很本质地了解到一个人。所以他认为,带着孩子到自然里,也是一个亲子沟通的契机。父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也许是他的一些小脾气,但反而有时候能发现孩子巨大的潜力和忍耐力;而孩子也会更了解父母。大家更能相互包容和理解。
探索的欲望
从害怕毛毛虫到把毛毛虫养成蝴蝶,孙锴正是运用了孩子的好奇帮儿子有了这样独特的自然体验。在离北京近100公里的松山夜空繁星闪动,让小家伙无比震撼,发问连连。这些带孩子外出的经验让孙锴总结道:“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差不多的环境里,就会觉得好像世界就这么大,每天可做的事就那么多。但是如果多出去走走,就会知道世界很大,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可以体验。这会让孩子不断有探索的欲望,而探索的欲望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要不人类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一份独特
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是,在这个教育批量化制造的时代,如何体现出自己小小的独特?孙锴和儿子都是从自然中获取的。孙锴说起有天儿子回家翻他的标本,想把他们在野外玩的时候抓的大蝴蝶拿到班里给小朋友看,因为他跟小朋友说有那么大的蝴蝶,没人相信他。“我觉得孩子虽然有点攀比的小心思,但他毕竟在社会化。他需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独特的东西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我知道现在很多教育都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并不容易,好像现在才艺出众的孩子太多了!但我家孩子恰恰可以通过他和大自然不一般的关系,来展现自己的独特。这样,他就有机会慢慢地去体会怎样分享自己的独特,让别人喜欢上这份独特,怎么利用这份独特让自己变得有力量,变得在一个团体里重要。”
宽广的心境
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撒欢,孙锴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世界很大,个人遇到的事都可以在这个‘大’中被化解。大自然也有益于成人,我们可以去思考,也可以释放一些多余的思考,彻悟人生中一些很本质的东西。当你身处大川大河、大的天空下时,生活、工作中被堵了很久的一些事或情绪都会变成微不足道的小事。胸怀变得宽广,心境变得透彻。”
无论是科学、哲学甚至宗教,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最先学习的课堂就是自然,孙锴说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所以回归自然,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依然能够去体味来自大自然的智慧精华。这说法看似有点玄妙,但却是被无数人体会和印证的。
《少年科学画报》副主编。曾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昆虫学系和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两栖爬行博物馆从事分类学基础研究。在此期间,他一直以“拉步甲”为ID 通过网络向国内外自然爱好者介绍中国昆虫物种及生态学知识。
他曾经组织“像法布尔一样观察昆虫”“我的漫虫记”等科普活动,让参与者走进大自然,用科学的方法在大自然中学习,用人性的关爱在大自然中感悟。
在生活中,他也是亲子自然行的积极行动者,和6岁的儿子一起在大自然中玩耍、学习、思考。
孙锴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很多热情的科普志愿者非常熟稔,因为他也是其中一员。“拉步甲”就是他在美国做研究时,向国内外自然爱好者介绍中国昆虫物种及生态学知识的I D。有了孩子后,他自然也变成了喜欢带孩子行走于大自然中的老爸。对于亲子自然行,他这次要分享的,不是知识,是深切的感受。
纯粹的快乐
孙锴坚信渔猎、耕种是人的原始本能,他用此解释为什么男孩子都喜欢抓鱼、疯跑,女孩子都喜欢种点花草什么的。他说儿子在生活里从不吃鱼,但是在野外看到河里有鱼就问能不能抓来吃。带孩子到大自然里,等同于让孩子回归人类本性,所以那种快乐真的是非常纯粹,有时候高兴得成人都难以理解。孙锴讲了一个儿子的例子:“我儿子平时在家洗头都怕水,都叫唤。可是有一次在小山涧里看见溪水太激动了,一下趴在水里,不小心呛着了。结果人家毫无反应,还跟我们喊:‘这水是甜的!’又趴在那儿喝了好几口。”孙锴说那真是因为孩子在大自然里是完全放松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爱的体会
当孩子还理解不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情感的时候,自然界里很多有趣的事情也许可以助父母一臂之力。孙锴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蜣螂(俗称的屎壳郎)在搬粪球的时候遇到别的虫子笑话它吃这么糟糕的东西,还要带回家给孩子吃。孙锴给蜣螂爸爸安排了一句话:“粪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是我能找到的给我的孩子的最好的东西,所以我要把它打成非常精致的球带回家。”孙锴说这其实肯定也是很多父母的感触。于是他在和儿子观察过蜣螂又讲了这个故事后告诉儿子:
“也许我们给你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很一般,甚至不好,但这肯定是爸爸妈妈能给你的最好的!”“很多情感给孩子讲深了,他不懂,比如感恩。但是他如果能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就能慢慢体会到。”孙锴说。同时,他也想让儿子明白,其实动物的爱和人类的爱并没有什么差别,尊重自然就等于尊重自己。
沟通的契机
孙锴说他们这群喜欢在大自然中野营、徒步的圈子一直有个说法: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跟他一块到野外跑一段时间。他解释说这个说法的意思是指在野外会比较艰苦,环境相对恶劣,那么很快就会知道一个人的脾气、秉性,能很本质地了解到一个人。所以他认为,带着孩子到自然里,也是一个亲子沟通的契机。父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也许是他的一些小脾气,但反而有时候能发现孩子巨大的潜力和忍耐力;而孩子也会更了解父母。大家更能相互包容和理解。
探索的欲望
从害怕毛毛虫到把毛毛虫养成蝴蝶,孙锴正是运用了孩子的好奇帮儿子有了这样独特的自然体验。在离北京近100公里的松山夜空繁星闪动,让小家伙无比震撼,发问连连。这些带孩子外出的经验让孙锴总结道:“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差不多的环境里,就会觉得好像世界就这么大,每天可做的事就那么多。但是如果多出去走走,就会知道世界很大,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可以体验。这会让孩子不断有探索的欲望,而探索的欲望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要不人类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一份独特
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是,在这个教育批量化制造的时代,如何体现出自己小小的独特?孙锴和儿子都是从自然中获取的。孙锴说起有天儿子回家翻他的标本,想把他们在野外玩的时候抓的大蝴蝶拿到班里给小朋友看,因为他跟小朋友说有那么大的蝴蝶,没人相信他。“我觉得孩子虽然有点攀比的小心思,但他毕竟在社会化。他需要和别人分享自己独特的东西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我知道现在很多教育都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并不容易,好像现在才艺出众的孩子太多了!但我家孩子恰恰可以通过他和大自然不一般的关系,来展现自己的独特。这样,他就有机会慢慢地去体会怎样分享自己的独特,让别人喜欢上这份独特,怎么利用这份独特让自己变得有力量,变得在一个团体里重要。”
宽广的心境
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撒欢,孙锴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世界很大,个人遇到的事都可以在这个‘大’中被化解。大自然也有益于成人,我们可以去思考,也可以释放一些多余的思考,彻悟人生中一些很本质的东西。当你身处大川大河、大的天空下时,生活、工作中被堵了很久的一些事或情绪都会变成微不足道的小事。胸怀变得宽广,心境变得透彻。”
无论是科学、哲学甚至宗教,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最先学习的课堂就是自然,孙锴说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所以回归自然,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依然能够去体味来自大自然的智慧精华。这说法看似有点玄妙,但却是被无数人体会和印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