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儿童门静脉畸形的诊治现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门静脉畸形为一种临床少见病,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不一,存在多种伴发畸形.目前文献报道的类型根据解剖学可分为13种:肝动脉-门静脉瘘,先天性门静脉缺如,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肝静脉瘘,门静脉闭锁,门静脉狭窄,门静脉囊状扩张,肝外分离双门静脉,肝内双门静脉,肝内双矢状部,门静脉左、右干反位,门静脉无分叉变异,十二指肠前门静脉;根据有无门体分流可分为门体分流型门静脉畸形及无门体分流型门静脉畸形;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门静脉畸形指由于炎症、肿瘤、外伤等导致正常门脉系统结构被破坏所致;先天性门静脉畸形则是由于门脉系统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多于儿童期出现症状.各类型均未形成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本文对常见儿童门静脉畸形的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探讨干扰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 用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分别用1×104U,1×105U,1×106Uα-干扰素干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继续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变化.结果 α-干扰素作用24 h后血管瘤内皮细胞G1期前出现二倍体凋亡峰;1×104U、1×105U、1×106Uα-干扰素组G1期百分
患儿,女,5岁.因进行性阵发性腹痛1个月余,伴呕吐1 d入院.患儿1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当时未予特殊处理,后患儿症状逐渐加重,入院前一日患儿开始出现持续腹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后转至我院,检查发现患儿盆腔可及包块,故拟"盆腔包块"收住,病程中,患儿无发热,有轻度咳嗽,咳痰。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梗阻的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对12例肝外门脉梗阻并门脉高压患儿实施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mesenteric-to-left portal vein bypass,MLPVB;又称Rex Shunt,RS手术).2例因门静脉左支闭锁,无法吻合,实施远端脾肾分流术(Warren手术).RS手术患儿年龄1.6~12岁,平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影响细胞命运、保守而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几乎涉及所有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活动,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及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otch表达于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等多个物种,是一个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
2010年小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腹腔镜研讨会于2010年6月23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学术报告厅圆满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兄弟医院共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兼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程齐波少将出席了会议并致辞祝贺;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附属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代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作了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到会作了<迎接创新时代>的大会致词;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