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在数论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Matlab软件的循环结构和“isprime”函数找出>6的所有满足“ = +”(,均为质数)的形式分解,以及所有的孪生素数,从而实现计算机在Matlab软件所允许的数值范围内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
  关键词 Matlab 验证 偶数 质数 孪生素数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37
  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Number Theory Research
  ——Use Matlab to Verify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and the Twin Prime Conjecture
  LUO Liangb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Revolving structure Matlab software and "isprime" function to find> 6 all meet the "= +" (, are prime numbers) in the form of decomposition, as well as all twin primes, in order to achieve value within the scope of computer software in Matlab allowed verify Goldbach conjecture and the twin prime conjecture.
  Key words Matlab; verification; even; prime number; twin primes
  1 问题概述
  1.1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源自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所提出的猜想,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而今日数学界公认的猜想则为欧拉版本的陈述,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成立。本文仅讨论“强哥德巴赫猜想”。
  1.2 孪生素数猜想
  孪生素数就是指相差2的素数对,例如3和5,5和7,11和13……孪生素数猜想正式由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存在无穷多个素数,使得 + 2是素数。早在1849年,阿尔方·德·波利尼亚克就已提出了一般的猜想:对所有自然数k,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 + 2),而 = 1的情况就是孪生素数猜想。
  1.3 研究意义
  我是数学专业的学生,数论是我的专业课之一,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是数论研究中二个古老而著名的未解决问题,历代数学家前赴后继、耗尽心力,至今仍没有用纯数学理论的方法证明。而在数论研究中,常常涉及大整数的运算,也通常需要调用一些相关的结果,过去这是相当麻烦的事情。而利用同一思想方法,运用Matlab(在其所允许的数值范围内)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以及验证孪生素数猜想并找出所有的孪生素数对,根据研究需要制定出偶数分解为两质数之和形式的列表和孪生素数表,可方便数论的研究。
  2问题分析
  2.1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分析
  在Matlab软件所允许的数值范围内,对于任意指定范围内或者任一组数中的任一大于6 的偶数,可利用Matlab软件的循环结构,找出的所有满足“ n=m+p”(其中,mp”(其中,,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形式的分解,再利用Matlab软件的“isprime”函数判断、筛选中,所有满足m、p均为质数的m=P
  的形式分解,从而可用计算机在任意指定范围内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由于现今数学界已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所以本文讨论大于6的偶数。
  2.2 找出所有孪生素数的分析
  在Matlab软件所允许的数值范围内,对于任意指定范围内,可利用Matlab软件的循环结构和“isprime”函数找出所有的孪生素数。
  3问题解决
  3.1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3.1.1 基本思路
  建立一个M函数文件,在此文件中编写任一指定条件下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程序。先利用Matlab软件的“input”函数将控制权交给键盘,确定我们想要在何种条件下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在一定范围内验证按“1”,对一组数验证则按“0”即可),再利用if-else-end双分支条件语句分别对在一定范围内(键盘输入为“1”)以及一组数验证(键盘输入为“0”)的情况进行处理。
  当我们已选定对一组数验证时,再次利用Matlab软件的“input”函数将控制权交给键盘,以类似[abcd]的向量形式输入一组我们想要验证的数。利用if-else-end双分支条件语句和逻辑运算符“&&”判断输入的每个数是否合理。对于该组数中范围不合理的数(表示为这组数中的第个),如不为偶数,或不大于6,使用“fprintf”指令显示“不合条件”。对于这组数中的每一个范围合理的数,可利用Matlab软件的for循环结构,找出的所有满足“x(j)=m+p”(其中,, 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m,p均为大于1 的正整数,p=x(j)-m)的形式的分解,再利用Matlab 软件的“isprime”函数判断每个所求得的, 是否为质数,从而找出的所有满足“x(j)=m+p””(其中,mp均为质数)的形式的分解,利用“fprintf”指令将其输出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实现计算机对一组数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而当我们选定在一定范围内验证时,再次利用Matlab软件的“input”函数将控制权交给键盘,以[]形式输入想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范围。利用if-else-end双分支条件语句和逻辑运算符“&&”判断输入范围是否合理。若设置的范围不合理,如不大于6等情况,使用“fprintf”指令显示“不合条件”。若输入范围合理(如当>,则自动交换、位置),那么,对于该指定范围内的任一大于6 的偶数,可利用Matlab软件的for循环结构,找出的所有满足“x(j)=m+p”(其中,,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p=n-m)的形式的分解,再利用Matlab软件的“isprime”函数判断每个所求得的,是否为质数,从而找出的所有满足“n=m+p”(其中,mp,均为质数)的形式的分解,利用“fprintf”指令将其输出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实现计算机在任意指定范围内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3.1.2 验证程序
  3.2 找出所有孪生素数
  3.2.1 基本思路
  建立一个M函数文件,在此文件中编写寻找任意指定范围内的孪生素数的程序。先利用Matlab软件的“input”函数将控制权交给键盘,以[]的形式输入寻找孪生素数的范围(如当>,则自动交换、位置)。在该指定范围内,可利用Matlab软件的for循环结构对该指定范围内的每一个正整数,进行讨论。先利用Matlab软件的“isprime”函数判断j是否为素数,若为素数,则再次利用Matlab软件的“isprime”函数判断(+2)是否为素数,若(+2)也为素数,则(, +2)为一组孪生素数,并利用“fprintf”指令将这一组孪生素数输出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可以求出在任意指定范围内的所有孪生素数。
  3.2.2 程序
  4程序运行结果
  4.1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运行结果
  4.1.1 在指定范围内验证时,运行结果如下:
  4.1.2 对一组数进行验证时,运行结果如下:
  4.2 任意指定范围内找出所有孪生素数的运行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志涌,杨祖樱等.MATLAB教程R2012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U.杜德利.基础数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司钊,司琳.哥德巴赫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涂膜铅笔硬度测定》为例尝试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用于教学单元设计中,把教学内容模块化并引入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跟踪分析。实践证明:本文所述教学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涂膜铅笔硬度测定。这种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有望在以程序化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单元设计 模
期刊
摘 要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提出要选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等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2017年前市地级以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构成逐步过渡到以兼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在税务系统教育培训中所起的作用日渐凸显,如何建设一支政治思想
期刊
摘 要 在已有相关的教育学研究中,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的观点有: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等。而在这些教育学研究对象之争中,主要是“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之争,但这并没有为教育学带来学术的繁荣。由此,反思当下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讨论,获得学界内有关研究对象的共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由未完成到完成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艰难历程。  关键词 教育学 研
期刊
摘 要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之一,本文针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抓手,深入剖析了制约培训基地发展的若干因素,并对未来培训基地发展路径提出了试探性建议与对策。笔者指出:今后培训基地发展可尝试结合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以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特征为切入点,深度调研产业链布局,广泛争取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与行业协会之间合作,依托优势学科,整合社会资源,稳步发挥培训基地实用性与示范性作用。  
期刊
摘 要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总体上基本和谐,但也有部分学生尚存在着人际关系紧张、障碍和矛盾。  关键词 大学生 寝室 人际关系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
期刊
摘 要 手机作为当代社会信息交流、资讯分享的主要工具,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分析了手机依赖的原因,提出了干预手机依赖的对策,对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和科学管理手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依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期刊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建立在“距离”基础上凝聚力指数和群体人际吸引的密度等特征的角度,对我校田径运动队的群体凝聚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校田径运动队群体建立在“距离”基础上的凝聚力指数为0.663,运动队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吸引的网络密度是0.3636,人际吸引网络存在两个对凝聚力指数贡献最大的核心人物。认为:体育教师在平常的运动队训练中,对骨干的培养较为成功,运动队的群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拉近了教育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高职教育,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将职业能力作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本文主要以湖南省为例,着重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机制 研究 湖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
期刊
摘 要 专科师范院校是幼师的摇篮,在开展幼师教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一定的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树立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同样注重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升课程品质,综合提升幼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来探讨幼师教育内容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幼师教育 教育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