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并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116例患者中,原因最为常见的是配合不当者42例,占到36.2%,其次比较常见的是血管选择不当37例(31.9%),穿刺点固定不当23例(19.8%),由于药物原因者14例(12.1%)。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渗漏症状,临床护理中可以通过优化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改良穿刺固定方法、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健康宣教、提高护理质量等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小儿 静脉输液渗漏 主要原因 护理措施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护理问题,这和大多数原因有关[1]。静脉输液具有直接、快速等特点,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给药治疗方式,但是如果没有采用正确、及时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不仅会伤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对护患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这样会大大降低护理工作效率[2-3]。为了有效预防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非常有必要研究、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6例,女性40例;患儿年龄最大15岁,最小1个月;渗漏部位:10例内踝,19例足背部,21例足背部,25例头皮,30例手背,11例其他部位。
  1.2 研究方法
  成立一个QC小组,并且科学、合理进行分工合作,通过PDCA、头脑风暴法以及鱼骨图等多种方式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并且针对具体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1.3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液体外渗的话,都采用相应的规范化处理,立即暂停输液,应该结合药物静脉外渗程度汇报、记录,结合药物的血管损伤程度以及性质采用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同时应该采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喜辽妥局部用药或者局部封闭,而且应该将患肢抬高,局部应该进行制动,进而后续加强跟踪、观察。
  2 结果
  本次116例患者中,原因最为常见的是配合不当者42例,占到36.2%,其次比较常见的是血管选择不当37例(31.9%),穿刺点固定不当23例(19.8%),由于药物原因者14例(12.1%),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表1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n,%)
  3 讨论
  3.1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主要原因分析
  3.1.1 没有选择合适的血管
  小儿血管本身就有一定的不成熟性,这样会大大增加了静脉输液穿刺难度[4]。有的护理人员经验较少的话,穿刺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血管选择不当,很容易在同一个部位上多次进针,使患儿血管出现渗漏。
  3.1.2 配合不当
  有的儿童常常会因为担心疾病和治疗,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哭闹、抗拒等情况,这样会大大增加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的发生风险。如果患儿治疗依从度不高,很容易导致固定松脱,患儿家属配合度不高的话也容易增加静脉输液危险[5]。因此小儿血管的弹性有一定限制,因此轻微的碰撞以及牵拉都会可能发生继发性渗漏。
  3.1.3 固定不当
  很多患儿在输液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头皮进针的方式,但是头皮静脉输液很难妥善固定,如果患儿情绪非常不稳定,或者家长抱姿不好的话,极易使针头松脱,导致渗漏[6]。其次,夏季比较炎热,患儿很容易出汗,这样会对这种固定状况造成干扰,增加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率。
  3.1.4 药物原因
  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也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的重要原因,很多儿童在输注甘露醇、多巴胺等药物的过程中,血管会显著收缩,损伤患儿的血管内皮细胞。如果输液速度不当的话也可能会发生渗漏现象[7]。而且,儿童的肾脏器官能力相当有限,小儿机体酸碱平衡受到药物影响的情况下,会显著升高血管内CO2浓度,进而升高血管压力,导致输液渗漏。
  3.2 加强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措施
  3.2.1 环境干预
  和谐、安静、良好的住院病房环境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因为患儿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该为患儿营造一种舒适、温馨的病房住院环境,病房内可以布置成蓝色、绿色的墙体,这种颜色可以起到安抚、镇静的作用,也可以在室内放置几盆盆栽,也有利于调节患儿的情绪状态。科学、合理的布置患儿病房环境,可有效改善患儿紧张、哭闹等不良情绪,进而有效减少穿刺部位的临床风险[8]。
  3.2.2 提高临床护理质
  护理人员是静脉输液穿刺的主要执行者,护士的个人专业能力会直接关系到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儿科输液护士一定要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平时在工作闲暇时间应该加强业务培训,结合不同药物的临床影响情况以及穿刺技术要点,进行专业的指导说明。其次,应该重点加强经验相对缺乏的护士的辅导,让具有较高资历的护士承担一定的辅助作用,尽可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职业能力,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 加强病房巡视
  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自己的耐心,并且定期巡视、观察输液患儿的相关情况,尤其是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一定要增加巡视频率。需要注意的是,巡视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现危险现象,如果出现渗漏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处理措施。
  3.2.4 加强患儿家属宣教
  小儿住院就诊期间,患儿家属是最重要的监护人员,护士应该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儿家属能够全程陪同监督患儿整个输液过程的情况。同时应该和患儿家属详解一些关于静脉输液的基本常识问题,并且告知患儿家属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该重点讲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儿家属可以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减轻患儿的损伤。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渗漏症状,临床护理中可以通过优化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改良穿刺固定方法、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健康宣教、提高护理质量等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辛霞,赵艳,辛华, 等.规范化新生儿输液外渗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1,1:52一53.
  [2]崔秀荣, 王丹,李凤勉, 等.小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预防与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2,12: 1351一1352.
  [3]黄宇霞.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101-102.
  [4]黄一梅. 小儿静脉输液致药液渗漏的护理干预[J]. 吉林医学,2014,35( 11) : 2455 - 2456.
  [5]黄衡,罗顺清,高樱.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13,11( 30) : 2813 - 2814.
  [6]毛志红.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作用分析[J]. 健康必读,2011,17( 7) : 200.
  [7]薛红霞,李建华.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预防、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0,23( 10) : 208 - 209.
  [8]仰明莉.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 13) : 114 - 115.
其他文献
重庆市彭水县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中发现重庆药用植物2新记录属,4新记录种,分别为青篱柴属Tirpitzia、石萝藦属Pentasacme;青篱柴Tirpitzia sinensis、石萝藦Pentas
由体育明星田亮夫妇在港生“二胎”将遭到经济处罚一案再次引出“社会抚养费”的话题。据学者杨支柱估算,根据9省市超生罚款的平均数,全国31个省市每年征收的超生罚款可高达279
【摘 要】 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干预下,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并未出现死亡,90%的护理效果为优,8.3%的护理效果为良,1.7%的护理效果为差,总有效率达到了98.3%
【摘 要】 目的:探讨接受试管婴儿技术(IVF-ET)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试管婴儿技术患者5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采取个体化健康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忧郁、焦虑、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心理方面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摘 要】 目的:探究加贝酯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接收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5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联合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奥曲肽治疗。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显著由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