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房地产企业的关注。本文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为例,阐述了创客情景下进行房地产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与相关思考,有利于在未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创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1 引言
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引进学院合作企业导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构建基于创客情境的新教学内容体系,带领学生融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创建以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形式的“教学办公室”。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当下学生的创业激情,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2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现状
2.1 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
作为资产评估的专业核心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涉及的内容庞杂,不但涉及房地产市场开发与研究,如开发项目前期准备、可行性研究、开发程序、用地的获取,还涉及经营与管理,如项目的市场营销、交易管理、税收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教学目标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脉络不清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较慢。
2.2 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授教学模式为主
目前,《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职能,传授系统化的知识,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进度,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却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3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尽管理论从大量的工作实践提炼而得,但学生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可谓是一片空白。大多数教师也缺乏通过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况设计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这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本应该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却因缺乏实践教学,阻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3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创新
3.1 教学改革的重点
3.1.1 确立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
针对高职教育,教育部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总方针,这一方针指导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课程目标的改革首先需要着手研究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根据行业的需求,制定以能力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职业素养为基础,培养适应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和提升理论。
3.1.2 创建创客情境+任务模块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必须以“应用”为主旨的和特征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采取项目教学模式,将课程的房地产市场分析、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报建、房地产项目融资、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六个教学内容设立为六个工作项目。根据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知识要求,将每一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这些工作任务,创设真是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工作体验中去掌握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3.1.3 调整课程设计,增加实习实训课学时比例
加强与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合作,结合企业的要求,调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的课程计划。增加实训课学时比例,使“实践性”学时与“理论性”学时接近持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内和校外重点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到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熟悉房地产开发的运作过程,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开发项目的营销策划工作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为企业提供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等相关服务,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
3.1.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2 研究的创新
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改革是一种使实践流程与理论教学内容更好融合,通过与房地产企业导师共同探讨,进行课程内容重组的全新探索。
此外,将创客情景融入到模块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之外,也能更好地方便教师掌握学习效果。
4 总结与展望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下,课程改革除应适用教学自身发展以外,也要结合时代特征, 树立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强调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流程的操作性,重组教学内容,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切实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讨论,也将形成新的内容体系,进一步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内容变更的讨论。
同时,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得到改善,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未来,实践型教学的引入,也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关键词】创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1 引言
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引进学院合作企业导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构建基于创客情境的新教学内容体系,带领学生融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创建以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形式的“教学办公室”。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当下学生的创业激情,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训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2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现状
2.1 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
作为资产评估的专业核心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涉及的内容庞杂,不但涉及房地产市场开发与研究,如开发项目前期准备、可行性研究、开发程序、用地的获取,还涉及经营与管理,如项目的市场营销、交易管理、税收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教学目标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脉络不清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较慢。
2.2 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授教学模式为主
目前,《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职能,传授系统化的知识,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进度,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却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3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尽管理论从大量的工作实践提炼而得,但学生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可谓是一片空白。大多数教师也缺乏通过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况设计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这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本应该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却因缺乏实践教学,阻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3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创新
3.1 教学改革的重点
3.1.1 确立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
针对高职教育,教育部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总方针,这一方针指导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课程目标的改革首先需要着手研究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根据行业的需求,制定以能力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职业素养为基础,培养适应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和提升理论。
3.1.2 创建创客情境+任务模块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必须以“应用”为主旨的和特征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采取项目教学模式,将课程的房地产市场分析、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报建、房地产项目融资、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六个教学内容设立为六个工作项目。根据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技能要求、职业素养要求、基础知识要求,将每一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这些工作任务,创设真是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工作体验中去掌握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3.1.3 调整课程设计,增加实习实训课学时比例
加强与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合作,结合企业的要求,调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的课程计划。增加实训课学时比例,使“实践性”学时与“理论性”学时接近持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内和校外重点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到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熟悉房地产开发的运作过程,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开发项目的营销策划工作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为企业提供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等相关服务,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
3.1.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2 研究的创新
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改革是一种使实践流程与理论教学内容更好融合,通过与房地产企业导师共同探讨,进行课程内容重组的全新探索。
此外,将创客情景融入到模块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之外,也能更好地方便教师掌握学习效果。
4 总结与展望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下,课程改革除应适用教学自身发展以外,也要结合时代特征, 树立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强调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流程的操作性,重组教学内容,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切实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讨论,也将形成新的内容体系,进一步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内容变更的讨论。
同时,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得到改善,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未来,实践型教学的引入,也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