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并发肾静脉血栓54例前瞻性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54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无选择地进行肾穿刺及肾静脉造影。共检出肾静脉血栓(RVT)23例(发生率42%),共34个,左侧多于右侧(19>15),上极支比中下极支多(19>10)。主干血栓5例,其余均为分支血栓,RVT不仅发生在膜性肾病,而且在微小病变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率亦高(分别为47%、45%、36%)。仅有6例(26%)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发病,其余74%的RVT患者隐匿起病,很难和原发NS病情自然波动相鉴别。本研究表明NS患者RVT发病率高,临床过程以不典型起病多见。故对顽固的NS必要时进行肾静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我们测定了1986年12月至1987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急性期住院患者痰中细菌L型,并与同期住院的其他支气管肺感染患者进行比较,以了解肺心病慢性反复感染与该型菌的关系。
期刊
对55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发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PaO2≤45mmHg,平均40mmHg和/或PaCO2≥65mmHg)、酸中毒、右心衰竭、低血钠症和低血氯症者,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高,同时观察到血浆肾素活性浓度升高者预后较差。
静脉滴注长春新碱和阿霉素及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10例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结果血清单株免疫球蛋白下降75%以上者3例,下降50~75%者4例,总有效率达70%。VAD方案疗效出现迅速,副作用不大。本文还结合文献探讨了其提高疗效的可能机理。
恶性疟疾合并急性溶血一例
期刊
患者男,43岁。因发热、乏力5个月,经当地医院3次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用HOAP方案二个疗程未缓解,于1987年10月10日入我院。
期刊
第三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1988年9月14日至1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到会代表160人。本次会议距上次会议仅三年时间,从论文交流看,全国风湿病学又有了新的、可喜的发展。例如国外1975年才发现的、国内鲜为人知的Lyme关节炎,现已证实在我国不只一个地区存在;1985年会议时尚无一篇有关风湿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本次会议已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全国风湿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已逐步有组织地展开
期刊
患者男,65岁。因咳喘50余年,近日加重伴发热、心悸、全身水肿半月,于1985年8月3日再次入院。
期刊
作者单用尿激酶(UK)60000u/d静滴,连用两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例。治疗后血浆α2-纤溶酶抑制因子、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尿FDP均显著下降,抗凝血酶Ⅲ明显升高。提示本疗法对增强纤溶活性、改善高凝状态有明显作用。近期疗效除尿蛋白有所下降、尿量明显增加外,其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多无显著变化。对UK的剂量、适应范围进行了探讨。
第一次临床试验(1983年)单用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治后SGPT显著下降者16例(80%),降至正常者10例(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HBeAg、DNAP)转阴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第二次临床试验(1986年)以聚肌胞和泼尼松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结果显示,降低血清HBV-DNA的有效率(65%)和血清HBeAg转阴率(5
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清除再障病人骨髓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抑制效应,结合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的疗效,评价体外预测效应。14例重型再障,8例进行淋巴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混合培养,4例用抗T单抗消除抑制效应的病人,ALG治疗仅8例获效,但无抑制效应的2例也获效。ALG治疗获效又接受胎肝输注。粒细胞、血小板恢复较快,ALG治疗有效率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