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伪检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食品掺伪检验课程,运用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过程化等措施,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掺伪检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129-03
  Reform Exploration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of Adulterated Food Identification
  Jiang Guifa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ife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talents, the adulterated food identification course was carried out teaching reform,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odel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from integrationg of teaching content, varied teaching methods, procedural examing forms and got better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Adulterated food identifi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Teaching reform
  《食品摻伪检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以食品原料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为基础,研究各类食品掺伪检验技术方法[1],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开设这一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常见掺伪的方式和规律,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掌握鉴别掺伪食品的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食品检验相关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2,3]。
  掺伪食品检验课程各章节之间独立性较强,内容繁多芜杂,不仅涵盖了食品原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而且还包括有机化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感官分析和食品安全有关的知识,课程涉及食品种类多、掺伪物质理化性质差异大,检验技术性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内容相互融合,突出实践教学。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70%以上比例,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掺伪食品检验方法和技能,以适应食品检验相关岗位发展的需求,一直是本课程探索的方向。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学与实践在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一体化训练[4]。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行“教即做,学亦做”的教学方式[5],突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目的。根据食品掺伪检验课程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食品检验职业岗位需求,笔者在教学过程对该课程开展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1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6],由于该课程一般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第6学期开设,课程内容与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该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避免重复,突出本课程重点,强化应用。而《掺伪食品检验》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杂,授课学时少,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食品检验岗位要求以及市场食品质量调研现状,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突出重点。选择有针对性、普遍性、代表性的掺伪食品检验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以粮品、油脂、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及其他类食品共6大类食品的掺伪检验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而将糖蜜制品、食用菌干货等章节作为非重点教学内容,以感官检验及国家、行业标准检验方法为技术依托,学习6大类食品的常见掺伪检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掺伪水平和手段越来越高明,为了让学生了解市场食品掺伪现状,掌握最新的检验技术,提高创新意识和增强竞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国内外食品掺伪检验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满食品检验岗位的需求。
  2 多样化方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1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组合、融为一体,以教学项目方式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完成教学目标。为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学院不仅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能讲解、示范,学生能学习和实训,提供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学院配备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一体化教学场地为实现教学做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及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一些媒体栏目如《消费者主张》、《每周质量报告》、《我爱发明》等报道有关食品掺伪鉴别方法,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方法将“甜蜜的谎言”、“辨真识假-白酒、红酒”、“慧眼辨真假-芝麻油、葡萄酒”等节目内容引入课堂,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而且让学生接触社会直观地感受到食品掺伪的危害性,学习到食品掺伪鉴别的方法,使学生获益匪浅,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2.3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 掺伪食品检验是以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对掺伪物剖析经验,制定检验顺序,指导先从哪入手进行相互工作,提高剖析掺伪物质的效率。根据食品种类繁多,掺伪方式复杂,同一种食品多种掺伪方式有不同的检验方法,不同的食品也有很多相同的掺伪方式,具有很多相同的检验项目等特点,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32学时的食品掺伪检验课程设置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多项任务,每一任务都是独立,如乳制品的掺伪检验包含了感官检验、理化检验、掺伪检验等检验任务。围绕掺伪检验项目,教师先下达检验任务,然后学生制定检验方案并讨论确定方案、教师总结,学生依次展开采样、制样、检验、结果、鉴定报告等过程,实训前给不同小组提供不同的检样,既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检样存在成分差异,同时避免部分学生相互抄袭实验结果。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每个小组以一种检样的质量控制和掺伪检测为任务,根据国家或行业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與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食品掺伪检样到报告的撰写。在整个过程中,从试剂的配制、实验用品及仪器的准备等实验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开展案例教学 选取一些典型食品安全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对案例深入分析探讨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食品掺伪检验的有关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例如,讲解食用油脂掺伪检验时,联系“地沟油”事例,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地沟油的危害性、来源及防治措施,提出如何鉴别食用油脂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近年来报道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皮革奶”事件等真实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重视食品安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考核评价,考核方式过程化
  考核评价不仅是理实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和巩固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提高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改革前采用的是“实验+期末”的考核方式,且以期末考试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很难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改革后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见图1),以考促学,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考核既有个人成绩也有小组成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利于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期末考核包括实训操作和综合理论知识,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本考核方式将实际过程与实际结果相结合,工作态度与职业能力相结合,从而改变了以前“一考定终生”和单一的考评方法,这样不仅对学生的考评更全面,而且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应用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和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4 教学效果
  在食品掺伪检验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加大综合实训力度,并且要求学生参与到实训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激发了创造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技能操作水平,为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丽洁,李乃军.“食品掺伪检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96-98.
  [2]邹秀容,黄国清,朱建华,等.掺伪食品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974-7975.
  [3]彭珊珊,黄国清,李广.掺伪食品鉴别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2:111-112.
  [4]岳锦花.食品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297-298.
  [5]杜淑霞,莫慧平,徐丽,等.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职教论坛,2009(12):51-53.
  [6]周艳华,黄小波,易艳梅.理实一体化在食品掺伪检验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学,2016,13:340-341.
  [7]任秀娟,赵强,樊镇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5):163-164.
  [8]高文霞,朱建勇.食品检验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183-184.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在庐江县选择12个晚粳稻品种开展机插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机插晚粳品种。结果表明,武运粳31号、淮稻5号、镇稻18、南粳9108等4个品种的产量超过9000kg/hm2,与
摘 要:为了解蓝耳病对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将30头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按厂家推荐剂量肌肉注射3种不同的O型口蹄疫浓缩苗,45日龄、75日龄、105日龄、135日龄、165日龄采血检测抗体。结果表明,蓝耳病造成3种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抗体滴度增长缓慢,且长时间内低于保护水平,抗体合格率严重偏低。  关键词:蓝耳病;O型口蹄疫;浓缩苗;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
近年来,过程性考核作为一种新型考核模式逐渐被引入课程的考核环节,但是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方案却多种多样。该文在《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
摘 要:为了研究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经济类群产量的特征,该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唐古拉山镇高寒草原类紫花针茅、杂类草草地型经济类群产量,结果表明,1号样方(2015年)综合得分最高,5号样方(2016年)综合得分次之,说明1号和5号样方产量较高,并比其他样方设置合理,最能够代表样地基本特征。  关键词:唐古拉山镇;天然草地;产量;主成分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动物生理学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进行有效转化的重视不足。该文分析了转化生理学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重要性,从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构建教师团队等方面提出了强化转化生理学应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转化医学;转化生理学;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铁肥对山地梨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单果重均高于CK处理,其中0.7%FeSO4处理的单果重最大,为25.75g,其次是0.5%FeSO4处理,单果重为23.91g,分别较CK提高了41.2%和31.1%,两者均与CK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喷施0.5%FeSO4处理的坐果率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6.16%和15016.98kg
摘 要:该文介绍了尤溪县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分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林分类型,对相应区域的地块提出了森林生态景观提升造林绿化设计方案和改造技术措施。  关键词: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设计;改造措施;尤溪县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09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溪县林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
摘 要:目前全椒县水稻生产主要存在机插和直播2种模式,通过相同管理条件下的比较试验,分析了各模式的优劣。结果表明,机插水稻需要采取工厂化育苗及机械大田栽插,增加了生产成本,种植效益稍差,但是风险较小;而直播模式水稻种植效益稍有增加,但是容易滋生草害,田间密闭,病虫害较重,抗倒性差,生产风险较大。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直播稻;种植模式;全椒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度、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池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宿迁市和浙江省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3省9市为研究对象,对59个村庄进行了现场调研,掌握了污水处理后出水主要去向、管网配套情况、建设和运行成本、主要的运行主体类型等,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摘 要:为了解椰糠牌有机肥在早稻上的施用效果,开展了大区示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水稻配方肥(8-5-12)1500kg/hm2的基础上,施用该有机肥,可显著地提高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比CK增产468.45kg/hm2,增产率为6.63%;但纯收益为11051.22元/hm2,比CK少3188.34元/hm2,减收22.39%。可见,推广椰糠牌有机肥,既可增加水稻产量,又能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