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GB模式在中国的正规化路径选择及改进策略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GB)的运行模式及其在小额信贷方面的做法,论述农村信用社是GB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与正规化路径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借鉴GB模式的几点改进策略。
  [关键词] GB模式正规化路径选择改进策略
  
  一、引言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及其所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GB)。颁奖文告这样说道: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后才会成为可能。
  GB在小额信贷方面提供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它的成功经验很快地在各国传播。而当前,贫富差距悬殊、城乡二元结构显著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底中国有13075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4544万人,占57%。长时间的贫富不均和拉大差距会增加社会矛盾,使我们离“和谐”的目标越来越远。改革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解决农民致富途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尤努斯教授及其领导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或许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二、GB模式在中国金融环境下的实践与正规化路径的选择
  
  1.孟加拉国经济、金融环境下GB模式的成功昭示其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谓的GB模式是一种小额的、短期信贷方式,一般不需要担保,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便易行。它有几个特征:第一,贷款利率高于同期其它银行的贷款利率。第二,贷款的对象为农村贫困人口,特别强调以妇女为主。第三,贷款时间短,持续性强。第四,对于农民借贷者进行技能培训,使其彻底脱贫。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地区,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仅为我国的1/60,人口却高达1.3亿,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其中85%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也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从总体经济层面上看,孟加拉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但还没有中国发展得快,人均GDP约为中国的一半(如图1和图2所示),且每年2%的人口增长消耗了相当部分的经济发展成果,而同期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只有1%。
  图1 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
  图2 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DP
  孟加拉国有二十几家银行,其中四家国营银行发放贷款量占全国贷款量的60%以上,平均坏帐率曾高达60%。可以说GB是在一个比较差的金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然而GB的贷款户却从1983年成立之初的几万户,发展到2006年的650万户,2005年发放贷款8亿多美元,还款率高达99%,盈利达1521万美元。相比于孟加拉国,中国的金融环境显然要好得多,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96%,资产规模500亿元以上的11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约为6%,分别较年初下降1.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伴随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现行不良贷款率还能继续降低。无疑GB模式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中国的小额信贷从1994年初开始试点,期间主要利用国际捐助和软贷款,以半官方或民间机构运作实验性项目。1996年10月开始进入项目的扩展阶段,从事小额信贷的,还有政府主导、财政贴息的扶贫资金,以及农村信用社和农民基金互助组织等机构。从2000年开始,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机构以其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扩展小额信贷业务,在央行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的角色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上。
  然而,总体上中国小额信贷组织的规模、影响力与GB无法同日而语,它与真正意义上的小额信贷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例如仍然要求贷款抵押、担保等等;社会上对小额信贷的理解还有些偏差,这些都制约了它的发展。也可以说,中国的小额信贷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
  3.中国小额信贷正规化的特征和背景
  孟加拉国小额信贷从发展之初就一直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之中,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渐进式地步入正规化阶段。而从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最初小额信贷是由半官方或民间机构运作,但是随后的财政贴息扶贫小额信贷掺入了较多的行政因素,是一种突变式的正规化路径,例如农村信用社从2000年开始在央行力推下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就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因此中国小额信贷正规化显著特征是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正规化的发展是在相对宽松的金融法规和宏观经济背景下展开的,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和金融主体趋向多元化;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步伐远慢于国家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仍处于大经济小金融的格局。金融管制尺度较紧,金融自由化程度較低,使民间机构演化成为一个正规的金融机构暂且不可能,新建立一个GB模式的金融机构也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
  4.农村信用社成为GB模式运行平台的必然性
  中国小额信贷正规化的路径选择必须是正规金融机构引入小额信贷业务,因而农村信用社成为GB模式运行平台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现实看,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不断向大中城市场转移,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主体。另一方面,从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情况,在存、贷款利率和其它金融机构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在城市中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在业务范围、结算渠道,还是金融创新方面远比不上几大商业银行,加之从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政府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城市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实难有扩展之地。因而由农村信用社向广大农村人口提供适应其需求的小额信贷产品,不仅是出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考虑,更多地是源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即向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进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同时有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借鉴GB模式的改进策略
  
  1.高息政策
  GB得以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高息政策,其贷款利率一般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1.8~2.5倍。但是高息是否能为中国广大农民所接受呢?
  金融机构向来“嫌贫爱富”,贫困农民极难从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民间的高利贷往往是他们借贷的唯一来源。据统计,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其中高利率借贷的发生率达到85%,民间借贷年利率低则30%、高则50%甚至更高。鉴于高机会成本,农村信用社的高利率并非不可接受。GB模式的高利率相伴的是无须财产抵押,且送款、收款上门,这也大大降低了借款人搜寻借款的间接成本。此外高息还有以下优点:
  第一,改变农村信用社亏损状况。因为农村贷款点多面广、单项额度低、营运成本高,根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测算,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贷利差至少须达到8%的水平才能补偿其自身的营运成本。若再广泛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其运营成本将更高,亏损面将加大。因而要实现农村信用社全面实现盈利,提高小额贷款利率是必要的。
  第二,规避“寻租”行为。在中国,目前小额扶贫贷款是实行国家贴息的,但是正是因为国家的“热心”,导致大量低息贷款被一些政府官员、农村信用社内部成员,或者“富农”所占有,而不是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民。与其如此,不如施行高息政策以规避“寻租”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但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笔者认为,由于央行的限制政策,导致农村小额信贷的规模小于应有的水平,掣肘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以利于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覆盖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和成本。
  2.关注贷款偿还率,实现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发展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农村信用社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当其身负农村小额贷款主力军之责时,能否实现义利兼顾饱受质疑。尤努斯为GB模式作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扶贫是必要的社会责任,小额贷款机构要追求商业可持续,但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商业的可持续除了施行高息政策外,还应关注其风险性及还款率。GB高达99%的还款率,有力地证实了其低风险性,这当中定有我们可借鉴之处。
  首先从风险性来看,小额信贷须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降低整体风险。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认为,通过一揽子证券组合,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标。同样在信贷规模上,银行信贷资产分散化有利于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小额信贷,额小、面宽、高度分散,从总体上看,其回收率和收息率比大户企业贷款高。若在个人信用体系高度健全、不存在还贷违约的假设下,农村信用社风险高低与借款人数量大小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如图3所示,当借款人数量为X2时,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达到最小Y1,e点就为最优借款人规模。超出这一规模,借款人数量与农村信用社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而小于这一规模,借款人数量与农村信用社风险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图3 农村信用社风险与借款人数量关系
  其次是普及农户联保制度。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已开始实行农户联保,要认真总结经验,普及农户联保制度,通过良好的约束机制,降低风险,保证较高的还款率。
  再次是实行整贷零还制度。GB模式下贷款时间短,持续性强。目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还款方式与其它贷款无异,即按季度付息,一次性还贷。若实行整贷零还,不仅可以减轻农户到期一次性还款的压力,还可以使农户形成较好的还款意识和习惯。
  3.多渠道增大资金供给
  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充实的资金。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失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央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努力解决。
  中央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以有效调节农村资金供求关系。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存入农村信用社。在个别地区,央行可以允许农村信用社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上浮存款利率,以缓解资金问题。
  农村信用社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我国各地农村的自然条件、产业构成不同,信贷资金供求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要解决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余缺问题,单靠短期拆借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拆借,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信用社资金融通网络,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全国性的资金市场,从而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4.改进贷款的外部环境,确保小额信贷更好实行
  GB模式成功的经验中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对农民借贷者的培训。在中国,目前农村信用社显然不具备对农户大规模培训的能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基层政府的介入,要把培训融入政府的农村工作,并从财政中拨出专项培训资金。要使农民学会如何应对市场的需求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及生产方式。较好的培训,亦能减少小额贷款的风险。
  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弥补因自然灾害形成的农户小额信贷的损失。要适当调整税收政策,继续给予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或免征支农小额信贷收入的营业税及相关附加税,从利益上对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进行鼓励、引导和调节。此外,要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保证小额贷款资金良性循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运用H.T.Odum创立的能值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能值指标(EISD)来分析1995年~2005年之间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可持续发展发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鍵词] 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EISD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 .T. Odum 提出了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新理
期刊
[摘要] 县域经济竞争力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以及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44个县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分类评价分析并进行排序。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全国各界关注县域经济,专家学者研究县域经济,许多省、区、市还制定了有关县域经济的政策,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社会
期刊
[摘要] 随着市场形态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营销的重点也悄然从交易转向了关系。关系营销理论的兴起引发了对“顾客忠诚”的研究热潮。顾客忠诚的研究是随着服务经济的崛起而逐渐兴起的,发端于对顾客行为的测评研究。本文主要从顾客忠诚产生的基本诱因,顾客忠诚的模型,以及以航空公司的常客计划为例分析了顾客忠诚度如何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 顾客忠诚诱因忠诚度建设  随着消费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与顾客争夺成本
期刊
[摘要] 关于转让银行在可转让信用证业务操作中的权利和义务,UCP600虽作了一定的修正,澄清了UCP500中一些模糊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转让银行仍然可能面临着因权利和义务模糊不清而造成的争议和纠纷。国际商会应对此作出进一步明确的规定,以使得此类争议有据可依。  [关键词] UCP600转让银行可转让信用证权力义务  可转让信用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信用证,多用于中间商的贸易结算中。根据UCP
期刊
[摘要] 对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个体经商户群体余暇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该群体余暇时间总量不足,体育健身时间和次数投入不够,体育健身场馆不足和经商压力大时间少已影响余暇健身活动,该群体“健康投资”和“生命投资”的健身消费观念没有形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余暇体育健身个体经商户群体现状    一、前言    “个
期刊
[摘要]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为维护地区经济稳定,采取了必要有力的财政政策,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经济利益,为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定量分析了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其效果,并对中国财政政策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预测。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税收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一般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  1
期刊
[摘要]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分类算法的并行化问题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详细讨论了基于SPRINT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并针对该算法并行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数据挖掘 决策树 SPRINT算法 并行化
期刊
[摘要]文章就我国是否应该全盘接受ICSID仲裁进行了优劣对比,对其优点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BIT ICSID MFN条款
期刊
[摘要]目前,各种异构数据交换已在各领域的软件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但大多使用基于XML/我ebXML的格式实现数据交换,同时也出现了相关的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中间件的模型和原理,而本文通过对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中间件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在基于iBATIS、Web服务和Spring三种结构中进行设计实现。  [关键词]XML 中间件 数据交换 iBATIS Spring
期刊
基金项目:2005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032715)  [摘要]提高解耦点处的产品需求预测精度与可靠性,能够有效降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影响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出发,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对某制造企业的一产品族进行需求预测分析。结果表明,LS-SVM的学习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