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是两种没有任何交集的、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甚至会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丝毫关联。然而,如果从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的基本功能上看,两者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从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前景看,更是有一定的相互跨界依存性。本文从当下的社会定义角度出发,尝试探寻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的关系,以期了解未来两者之间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各自可能出现的变化。
一、数码技术与工艺美术的基本属性比较
1.基本性质的比较
目前几乎所有教科书上对于工艺美术性质特征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属性,实用性是工艺美术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使用功能决定形式,审美和表现需求决定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于工艺美术的解释是“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从工艺美术作品属性层面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品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如果把这些对于工艺美术相对完整经典的描述,转移至对多媒体艺术的定义和描述,把上述概念划分定义句中的“工艺美术”一词替换为“多媒体艺术”,丝毫不会有问题。对于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同工艺美术完全一样。而当用同样的方式,区套用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时,就不可能像套用多媒体艺术概念那么严密。因此,工艺美术
同多媒体艺术有着相似的性质。
2.从自身的学术分类上的比较:
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均是自身发展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有着自身的分类结构,如果我们从这两者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差异:
从上述属性分类对比表中不难看出,工艺美术同多媒体艺术在本质特性上的重合部分远多于相异部分,而即便是有差异部分,也多是在现代新技术影响下出现的新形式、新品种而已。两者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艺术表现风格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两者基于物质(虚拟物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与精神双重文化上的综合特 性是基本一致的。
二、多媒体艺术对于工艺美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数码技术可以提升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效率
多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运用数码技术,数码技术用于艺术创作于制作中的特点在于高效性、虚拟性、精确性、多资源性。在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领域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在创意设计阶段对于预想方案进行精确预现。例如利用三维技术可以根据工艺美术品的原料,对制作的结果作预览,可以随时反复地更改预期工艺美术作品的材料、形态、色彩等表现要素,直至达到理想状态以后交付制作
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工艺品预想效果图的设计模式,更可以使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变得精确化和群体化,突破以往只是老艺人个人独自创作的文化局限性,并且能够依靠精确预示制作效果建立制作规范,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因制作误差造成昂贵的材料损耗。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询各种几乎无所不包的设计资料,为设计提供高效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创意设计如果不能够对接社会和市场,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借助工艺品设计效果图,可以在尚未进行材料加工制作时征询社会和市场的反馈,避免因对市场判断失误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更可在作品尚未完成之时赢得市场推广时间。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之间建立一条高效的通道。
2.数码技术可以拓展工艺美术作品的展示领域和展示方式
2011上海苏富比拍卖行的年度拍卖会首次采用多媒体艺术预展被拍工艺品,收到了出奇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全息展示柜可以在多个地点同时展示昂贵的工艺品影像,从而让更多的客户群对于拍品有所了解,这是以往实体展示难以取得的结果。
以往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展示技术相对陈旧,受众面小,展示管理维护风险大,造成工艺美术品始终难以取得与之相称的较大社会影响力。采用多媒体艺术进行展示以后,一方面是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工艺美术品融入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有效市场手段。
目前多媒体展示艺术有物象多样的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出现不断有新的展示演示出现。但是从对于工艺品的展示效果和基本展示目的看,大致可以分为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和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两大类。
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形态是在展出实体工艺品的同时,用多媒体技术渲染展示效果,并且描述工艺品的属性特点。这种形式以目前能够看见的各种多媒体互动柜台为代表。工艺品实物安放于在多媒体互动柜台中,用多媒体做背景和照明光源,营造定制的展示气氛和展示风格,可以塑造工艺品的最佳视觉效果。同时借助触摸屏技术,让观赏者可以通过点击柜台工艺品的位置,及时得到对于该工艺品的由来、作者、特点等信息。在中华艺术宫中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展区中使用的多媒体二维码接入介绍作品的系统,也同样可以用于工艺品的展示之中。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只要用手机对接二维码,即可得到大量的对于该作品的介绍信息。
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展示形式中以虚拟的工艺品影像替代实体工艺品,以便能够得到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更加多样的条件下,更短的时间内展示工艺品。所有出现于屏幕中的多媒体工艺品形象均可视作为虚拟展示形式。因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主要考虑效果的真实性,所以目前多以全息展示方式为主,能够见到的如:多媒体全息虚像展示方式和金字塔多媒体全息展示方式。这两种展示方式均可以以立体方式呈现工艺品,视觉效果接近观察立体实物。
随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源于游戏艺术体验性特点在工艺品展示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3.可以完善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观念
从来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门类能够有如多媒体艺术那样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能量,这源于由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带来的庞大社会需求,源于多媒体艺术形式契合了当代的社会精神。同样,传统工艺美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社会需求,传统工艺美术的辉煌在于其自身能否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同步于现代精神。
像多媒体艺术一样,社会对于工艺美术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当代人们的精神观念,我们如果不能客观审议社会观念,不能根据社会观念更新和完善工艺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那工艺美术的发展之路会举步维艰,会使工艺品流于类似于恐龙蛋的古董文物化,仅仅是投资收藏对象,而不是有实用功能和审美欣赏功能的作品。未来5年以后,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将成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坚,他们的观念也许将决定工艺美术的走向。
三、结语:
相比传统工艺美术漫长的历史积淀,多媒体艺术的成熟发展至今不超过30年,缺少厚实的文化性积淀,但是与工艺美术具有诸多相似属性的多媒体艺术,能够在传统艺术门类体系框架的下快速脱颖而出,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变成为当今具有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具备的社会影响力,足以证明了新技术新文化新媒体对于艺术门类发展的巨大能量。如果我们从合理利用这种能量方面的思考,关注工艺美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中汲取新技术新文化新媒体带来的新思想新工作模式,那工艺美术的现代化道路会变得更加宽敞。
一、数码技术与工艺美术的基本属性比较
1.基本性质的比较
目前几乎所有教科书上对于工艺美术性质特征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属性,实用性是工艺美术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使用功能决定形式,审美和表现需求决定内容”。从哲学层面对于工艺美术的解释是“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从工艺美术作品属性层面的定义是“工艺美术品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如果把这些对于工艺美术相对完整经典的描述,转移至对多媒体艺术的定义和描述,把上述概念划分定义句中的“工艺美术”一词替换为“多媒体艺术”,丝毫不会有问题。对于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同工艺美术完全一样。而当用同样的方式,区套用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时,就不可能像套用多媒体艺术概念那么严密。因此,工艺美术
同多媒体艺术有着相似的性质。
2.从自身的学术分类上的比较:
工艺美术和多媒体艺术均是自身发展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有着自身的分类结构,如果我们从这两者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差异:
从上述属性分类对比表中不难看出,工艺美术同多媒体艺术在本质特性上的重合部分远多于相异部分,而即便是有差异部分,也多是在现代新技术影响下出现的新形式、新品种而已。两者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艺术表现风格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两者基于物质(虚拟物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与精神双重文化上的综合特 性是基本一致的。
二、多媒体艺术对于工艺美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数码技术可以提升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效率
多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运用数码技术,数码技术用于艺术创作于制作中的特点在于高效性、虚拟性、精确性、多资源性。在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领域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在创意设计阶段对于预想方案进行精确预现。例如利用三维技术可以根据工艺美术品的原料,对制作的结果作预览,可以随时反复地更改预期工艺美术作品的材料、形态、色彩等表现要素,直至达到理想状态以后交付制作
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工艺品预想效果图的设计模式,更可以使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变得精确化和群体化,突破以往只是老艺人个人独自创作的文化局限性,并且能够依靠精确预示制作效果建立制作规范,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因制作误差造成昂贵的材料损耗。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询各种几乎无所不包的设计资料,为设计提供高效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创意设计如果不能够对接社会和市场,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借助工艺品设计效果图,可以在尚未进行材料加工制作时征询社会和市场的反馈,避免因对市场判断失误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更可在作品尚未完成之时赢得市场推广时间。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之间建立一条高效的通道。
2.数码技术可以拓展工艺美术作品的展示领域和展示方式
2011上海苏富比拍卖行的年度拍卖会首次采用多媒体艺术预展被拍工艺品,收到了出奇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全息展示柜可以在多个地点同时展示昂贵的工艺品影像,从而让更多的客户群对于拍品有所了解,这是以往实体展示难以取得的结果。
以往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展示技术相对陈旧,受众面小,展示管理维护风险大,造成工艺美术品始终难以取得与之相称的较大社会影响力。采用多媒体艺术进行展示以后,一方面是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工艺美术品融入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有效市场手段。
目前多媒体展示艺术有物象多样的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出现不断有新的展示演示出现。但是从对于工艺品的展示效果和基本展示目的看,大致可以分为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和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两大类。
多媒体实体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形态是在展出实体工艺品的同时,用多媒体技术渲染展示效果,并且描述工艺品的属性特点。这种形式以目前能够看见的各种多媒体互动柜台为代表。工艺品实物安放于在多媒体互动柜台中,用多媒体做背景和照明光源,营造定制的展示气氛和展示风格,可以塑造工艺品的最佳视觉效果。同时借助触摸屏技术,让观赏者可以通过点击柜台工艺品的位置,及时得到对于该工艺品的由来、作者、特点等信息。在中华艺术宫中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展区中使用的多媒体二维码接入介绍作品的系统,也同样可以用于工艺品的展示之中。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只要用手机对接二维码,即可得到大量的对于该作品的介绍信息。
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展示形式中以虚拟的工艺品影像替代实体工艺品,以便能够得到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更加多样的条件下,更短的时间内展示工艺品。所有出现于屏幕中的多媒体工艺品形象均可视作为虚拟展示形式。因多媒体虚拟工艺美术品展示形式主要考虑效果的真实性,所以目前多以全息展示方式为主,能够见到的如:多媒体全息虚像展示方式和金字塔多媒体全息展示方式。这两种展示方式均可以以立体方式呈现工艺品,视觉效果接近观察立体实物。
随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源于游戏艺术体验性特点在工艺品展示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3.可以完善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观念
从来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门类能够有如多媒体艺术那样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能量,这源于由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带来的庞大社会需求,源于多媒体艺术形式契合了当代的社会精神。同样,传统工艺美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社会需求,传统工艺美术的辉煌在于其自身能否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同步于现代精神。
像多媒体艺术一样,社会对于工艺美术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当代人们的精神观念,我们如果不能客观审议社会观念,不能根据社会观念更新和完善工艺美术的形式和内容,那工艺美术的发展之路会举步维艰,会使工艺品流于类似于恐龙蛋的古董文物化,仅仅是投资收藏对象,而不是有实用功能和审美欣赏功能的作品。未来5年以后,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将成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坚,他们的观念也许将决定工艺美术的走向。
三、结语:
相比传统工艺美术漫长的历史积淀,多媒体艺术的成熟发展至今不超过30年,缺少厚实的文化性积淀,但是与工艺美术具有诸多相似属性的多媒体艺术,能够在传统艺术门类体系框架的下快速脱颖而出,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变成为当今具有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具备的社会影响力,足以证明了新技术新文化新媒体对于艺术门类发展的巨大能量。如果我们从合理利用这种能量方面的思考,关注工艺美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中汲取新技术新文化新媒体带来的新思想新工作模式,那工艺美术的现代化道路会变得更加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