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1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接受广东省政府的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在今年两会期间备受争议的地方养老金“入市”投资问题有了新的突破,但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澄清,其受托投资的地方养老金不是简单的“委托入市”,主要投资方向仍是投资固定收益类的国债、金融债等品种,投资风格还是以审慎为主。
据统计,现在我国养老金规模尚不到两万亿元,尽管国家实施了财政划拨结合企业上市时国有股东划拨股权用以补充养老金的政策,我国的养老金缺口依然很大,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金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境地,面临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养老金入市要坚持审慎的原则,参与股市投资更应慎之又慎。
中国股市自身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股市监管政策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第一就是监管部门思想上存在着两个倾向:监管部门过于留恋行政权力;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以创业板发行制度为例:在规模没有放开、供求关系不真实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就盲目进行个股的市场化询价,加上抄学海外“保荐加直投”的模式,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超募“三高”现象,用近两千亿资金造就了两百多个“高价宝宝”。
第二是“股改后遗症”长期困扰中国。当前中国24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共3.65万亿,扣除6900亿的H股,还有2.96万亿股。其中973家为国有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其持有的股本占2.96万亿中总股本的65%,总量近2万亿股,目前这些股份都已解禁。一旦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开始利用减持进行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抛售国有股成为地方政府渡过财政难关的重要手段,如果这种减持得不到控制,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对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不加约束。在目前的290家创业板企业中,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家族企业达276家,占比为95%,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对董事会的治理结构不利,他们利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模式,掌握内部信息操控董事会,进行高抛低吸完成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埋下长期的隐患。
第四是缺乏对股民实实在在的保护。股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衣食父母,是市场存在的根基。尤其中小股东,面对强势的大股东无力抗争,只能在一次次的市场波动中承受压力和风险。我们的政策不但不保护股民的利益,反而将他们当成了人人争抢的“唐僧肉”。
第五是双向圈钱、两头减持,股市变成圈钱市场。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上市公司通过IPO和再融资获得资金,大股东也通过减持频频套现,再加上国有和家族两个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两头减持,便出现了“双向圈钱,两头减持”的现象,使得股市沦为圈钱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套现”、“减持”、“圈钱”、无退市机制、内幕交易盛行、不保护投资者——种种制度性缺陷使得中国股市成了一个“无底洞”。让输不起的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如果不坚持审慎态度,就会让地方社保基金遭遇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命运。
社保基金本身的体制问题尚未理顺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补充社会的保障支出,相对应的是政府的责任,是储备基金,就好像是打仗的预备队,正面的战役支撑力量不是它,最后亏损了也没有关系,还可以通过增加中央财政拨款等方式予以解决;而地方社保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社保支出的根本所在,对应的是老百姓的社保权益,是正面承担防御任务、指挥作战的正规部队,一旦亏损了,损害的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我国现在的社保基金体制设计存在不足,本身的体制就比较混乱,各级政府在社保方面的职责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社保基金入市更要谨慎,否则一旦亏损的话,责任由谁来承担?社保基金在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极为关键,是老百姓的“活命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输不起的。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于养老金的管理都十分严格,如果在入市中出现大的亏损,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活命钱入股市安全第一
社保基金是保障性的资产,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其次才能考虑到盈利性。只要中国股市现在种种制度性缺陷没有改变,社保基金入市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最终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这将是我们社会难以承受之痛。
再者,社保基金是百姓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用来保障社会大众的生活的,而不是用来保障股市安全的,救市并不是社保基金要履行的义务,社保基金缴纳人对于社保基金是否入市也应当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入市应当是基于他们的自愿。而且,中国人口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保基金的重要程度更是显而易见,活命钱入股,风险太大,亏了的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因此,在养老金入市问题上,还是应该按照既定的债券、股票及其他投资产品按风险比例匹配的原则进行管理,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结合。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证券投资实现保值增值是国际惯例,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都有着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成熟的资本市场。在美国,由于养老金庞大的体量和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养老金投资已经被视作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将其视为证券、银行、保险以外的第四大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地方社保基金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面临着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需要为日后可能出现的空缺未雨绸缪;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不完善,机构投资者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投机气氛浓厚的现状,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大面积亏损。
因此,社保基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应当坚持审慎原则,逐步推进。从本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经营广东省1000亿元养老金的投资方向来看,对于地方养老金投资方向和风格还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养老金入市问题应进一步探讨,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加大相关的试点。
据统计,现在我国养老金规模尚不到两万亿元,尽管国家实施了财政划拨结合企业上市时国有股东划拨股权用以补充养老金的政策,我国的养老金缺口依然很大,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金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境地,面临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养老金入市要坚持审慎的原则,参与股市投资更应慎之又慎。
中国股市自身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股市监管政策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第一就是监管部门思想上存在着两个倾向:监管部门过于留恋行政权力;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以创业板发行制度为例:在规模没有放开、供求关系不真实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就盲目进行个股的市场化询价,加上抄学海外“保荐加直投”的模式,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超募“三高”现象,用近两千亿资金造就了两百多个“高价宝宝”。
第二是“股改后遗症”长期困扰中国。当前中国24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共3.65万亿,扣除6900亿的H股,还有2.96万亿股。其中973家为国有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其持有的股本占2.96万亿中总股本的65%,总量近2万亿股,目前这些股份都已解禁。一旦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开始利用减持进行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抛售国有股成为地方政府渡过财政难关的重要手段,如果这种减持得不到控制,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对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不加约束。在目前的290家创业板企业中,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家族企业达276家,占比为95%,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对董事会的治理结构不利,他们利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模式,掌握内部信息操控董事会,进行高抛低吸完成资本运作,对我国股市埋下长期的隐患。
第四是缺乏对股民实实在在的保护。股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衣食父母,是市场存在的根基。尤其中小股东,面对强势的大股东无力抗争,只能在一次次的市场波动中承受压力和风险。我们的政策不但不保护股民的利益,反而将他们当成了人人争抢的“唐僧肉”。
第五是双向圈钱、两头减持,股市变成圈钱市场。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上市公司通过IPO和再融资获得资金,大股东也通过减持频频套现,再加上国有和家族两个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两头减持,便出现了“双向圈钱,两头减持”的现象,使得股市沦为圈钱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套现”、“减持”、“圈钱”、无退市机制、内幕交易盛行、不保护投资者——种种制度性缺陷使得中国股市成了一个“无底洞”。让输不起的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如果不坚持审慎态度,就会让地方社保基金遭遇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命运。
社保基金本身的体制问题尚未理顺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补充社会的保障支出,相对应的是政府的责任,是储备基金,就好像是打仗的预备队,正面的战役支撑力量不是它,最后亏损了也没有关系,还可以通过增加中央财政拨款等方式予以解决;而地方社保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社保支出的根本所在,对应的是老百姓的社保权益,是正面承担防御任务、指挥作战的正规部队,一旦亏损了,损害的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我国现在的社保基金体制设计存在不足,本身的体制就比较混乱,各级政府在社保方面的职责范围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社保基金入市更要谨慎,否则一旦亏损的话,责任由谁来承担?社保基金在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极为关键,是老百姓的“活命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输不起的。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于养老金的管理都十分严格,如果在入市中出现大的亏损,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活命钱入股市安全第一
社保基金是保障性的资产,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其次才能考虑到盈利性。只要中国股市现在种种制度性缺陷没有改变,社保基金入市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最终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这将是我们社会难以承受之痛。
再者,社保基金是百姓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用来保障社会大众的生活的,而不是用来保障股市安全的,救市并不是社保基金要履行的义务,社保基金缴纳人对于社保基金是否入市也应当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入市应当是基于他们的自愿。而且,中国人口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保基金的重要程度更是显而易见,活命钱入股,风险太大,亏了的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因此,在养老金入市问题上,还是应该按照既定的债券、股票及其他投资产品按风险比例匹配的原则进行管理,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结合。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证券投资实现保值增值是国际惯例,这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几十年,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都有着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成熟的资本市场。在美国,由于养老金庞大的体量和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养老金投资已经被视作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将其视为证券、银行、保险以外的第四大监管对象。
目前,我国地方社保基金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面临着迫切的保值增值需求,需要为日后可能出现的空缺未雨绸缪;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不完善,机构投资者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投机气氛浓厚的现状,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大面积亏损。
因此,社保基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应当坚持审慎原则,逐步推进。从本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经营广东省1000亿元养老金的投资方向来看,对于地方养老金投资方向和风格还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养老金入市问题应进一步探讨,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而加大相关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