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北京西路铜仁路路口的由邬达克设计的绿房子,已广为上海人所知。屋主吴同文(1905年~1966年)的名字在媒体上出现的机率也很高。重新被人记起,他在天之灵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就是一个行事高调、不按常理出牌、爱热闹、圈子里出名的花花公子。
端午节出生的吴同文
建造豪宅绿屋
吴家祖籍江苏吴县,的的刮刮(沪语,意为“如假包换”)的苏州人。大约从吴同文的祖父起已移民上海城里(南市)。据我婆婆(吴同文的大千金)说,太平天国时清政府围剿“小刀会”,上海城里一度成为围城,吴同文的祖父母因此饿死在城中。
吴家没有儿子,只得一个老姑娘女儿管家。1905年刚过端午不久,她偶然发现在家门口有人遗下一个竹篓,里面是一个刚出生的男婴。襁褓内有一张写着男婴生辰八字的红纸:农历乙巳年端阳某时某刻出生,肖蛇。吴家小姐一看是个男婴,心里一动,这不是送子观音给送上门的吗?即刻差人拿着婴儿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算了半天,沉吟着说:“这就奇了,这个小毛头的命理明明是个穷命,且生于端阳又属蛇,这个命可‘凶’了,但从命格上看,却又是享不尽的一世富贵,这似乎不合情理,唯有以他的阳寿来抵,可能‘寿’字上只能缺一点了。”这个男婴就是吴同文。事实证明,吴同文只活了61岁。当时吴大小姐正为吴家没有人续香火而发愁,看着这个男婴方头大耳一脸福相,就决定把他领养下来。直到吴同文长大成人并自立,她才放心嫁到沪上橡胶大王、以“永”字牌橡胶制品而驰名的范家做填房。所谓长姐如母,吴同文对这位姐姐是一世的尊敬,后来还特地将自己的二千金也许给了范家,来个亲上加亲。
吴同文早年在贝家的颜料行“谦和靛青行”学生意。说起学生意,是很多老派上海人家培养后代的途径。他们不太相信出洋留学,宁可守住家族生意。古言“易子而教”,就是怕孩子在自家的企业里容易娇惯,学不到真本事。
果然,吴同文因聪明伶俐,非但娶得贝家九小姐为妻,自己在生意上也风生水起,十分发达,特别在开发绿色颜料上赚得盘满钵满,因此自认绿色是他的幸运色,就此造了豪宅绿屋,这里不多叙述了。
祭拜先人和包粽子
是绿屋在端午节的重头戏
众所周知,绿屋在当时属超现代的豪宅,但吴同文却在底层专门建造了一间与全屋风格截然不同的、设计得古色古香的“家堂”,专以祭拜先人。家堂的天花板设计是以大红为基调,富有中国传统的描金彩绘,却是西方构造的立体天花板。这种由西方元素注入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是邬达克的特点,现今在青年会和国际饭店都能找到。家堂内正中是一张硕大的同样大红描金的供桌,桌上是一对电蜡烛,常年亮着,只有在正式祭奠时才换上香炉、蜡扦等祭具。正对供桌的是一座落地佛龛,佛龛里供着吴家历代先人的牌位。与家堂贴邻的是装有弹簧地板的、沿墙是一圈沙发并配有当时最先进音响的跳舞厅。如此一中一西,一现代一传统,和谐相处,各尽其用。说起来,家堂与跳舞厅只是一墙之隔,有一扇门相通,但不知是出于敬畏还是真的怕惊动先人,平时大家情愿绕道从外面走到大楼梯也不愿抄近路从家堂出入。
屋主的生日是端午节,为了忌“冲”,吴同文似乎除了大生日是不做生日的,1965年在上海大厦的60大寿是他最后一次做生日。但绿屋的端午节却是十分隆重。早在端午前几个礼拜,已从苏州乡下运来大批碧绿生青的棕箬,然后就是颇为壮观的裹粽工程。旧时上海人家很少去外面买粽子,都是自家裹的,并以此为礼品互相赠送,绿屋自然也不例外:鲜肉粽、豆沙粽、赤豆粽、碱水粽,色色齐全。绿屋的厨房间设在底层,窗开出就是北京西路,有百来个平方。端午前一个礼拜,厨房都要为裹粽子让路,这还不够,还要扩张到后院夹弄,由吴同文太太亲自坐镇。说来读者不信,堂堂的吴同文太太(娇滴滴的苏州狮子林长大的贝家小姐)包得一手好粽子,我婆婆也深得其传。今人想象旧时的千金小姐、富家太太,不是跳舞开派对就是周旋于各名人显赫之间,这是交际花而不是名门太太。那时的名门闺秀,都要学得一手好厨艺,织得一手好绒线,连教会女校都设有家政课。说起来,富贵之家都有佣人,千金小姐何须学这种家务事?答案很简单,若主妇自己不懂家务,如何调教和指挥佣人呢?
端午节是大节,自然要祭拜。仪式在中午举行,这时绿屋的家堂就热闹了,一应祭具都擦得亮锃锃地摆出来。祭具都是吴太太的陪嫁。旧时上海人家嫁女儿,必有一套完备的祭具,大多为锡制的,以示庄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此提点女儿从此就要一心拜祭夫家的先祖。照规矩,祭拜时应一一写下历代先祖的大名,称“签条”,我丈夫年少时就经常当这个差。解放后怕戴上“宣传迷信”的帽子,这一道就免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每逢端午,吴同文必一身长衫马褂,诚惶诚恐率众子孙祭拜。吴家姑奶奶(吴同文的姐姐)也必到场。另外,祭拜时,特别要关照小孩,香烛一点上,说明祖宗已到位,就不能触碰供桌,以免惊动先人。酒过三巡后,就要送祖宗,还是由吴同文主持。家堂外有一个大香斗,里面已铺满锡箔。吴同文逐一将“签条”放入炉中,绕着香炉周围再洒一圈酒,然后点火祝祷送先人回去,就此仪式结束。我时常在想,他当时内心拜的究竟是吴家的祖宗还是他那不知名的生父母?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再加上绿屋一楼、二楼被紧缩了,如此大规模的端午祭祖已大大简化了。但端午包粽子和祭拜先人这两条底线,吴同文始终坚守着,只是祭拜活动移到四楼,长衫马褂改成了人民装。直到1966年“文革”,吴同文与姨太太双双自杀在绿屋内,绿屋的端午节就此垂下帷幕。
端午节出生的吴同文
建造豪宅绿屋
吴家祖籍江苏吴县,的的刮刮(沪语,意为“如假包换”)的苏州人。大约从吴同文的祖父起已移民上海城里(南市)。据我婆婆(吴同文的大千金)说,太平天国时清政府围剿“小刀会”,上海城里一度成为围城,吴同文的祖父母因此饿死在城中。
吴家没有儿子,只得一个老姑娘女儿管家。1905年刚过端午不久,她偶然发现在家门口有人遗下一个竹篓,里面是一个刚出生的男婴。襁褓内有一张写着男婴生辰八字的红纸:农历乙巳年端阳某时某刻出生,肖蛇。吴家小姐一看是个男婴,心里一动,这不是送子观音给送上门的吗?即刻差人拿着婴儿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算了半天,沉吟着说:“这就奇了,这个小毛头的命理明明是个穷命,且生于端阳又属蛇,这个命可‘凶’了,但从命格上看,却又是享不尽的一世富贵,这似乎不合情理,唯有以他的阳寿来抵,可能‘寿’字上只能缺一点了。”这个男婴就是吴同文。事实证明,吴同文只活了61岁。当时吴大小姐正为吴家没有人续香火而发愁,看着这个男婴方头大耳一脸福相,就决定把他领养下来。直到吴同文长大成人并自立,她才放心嫁到沪上橡胶大王、以“永”字牌橡胶制品而驰名的范家做填房。所谓长姐如母,吴同文对这位姐姐是一世的尊敬,后来还特地将自己的二千金也许给了范家,来个亲上加亲。
吴同文早年在贝家的颜料行“谦和靛青行”学生意。说起学生意,是很多老派上海人家培养后代的途径。他们不太相信出洋留学,宁可守住家族生意。古言“易子而教”,就是怕孩子在自家的企业里容易娇惯,学不到真本事。
果然,吴同文因聪明伶俐,非但娶得贝家九小姐为妻,自己在生意上也风生水起,十分发达,特别在开发绿色颜料上赚得盘满钵满,因此自认绿色是他的幸运色,就此造了豪宅绿屋,这里不多叙述了。
祭拜先人和包粽子
是绿屋在端午节的重头戏
众所周知,绿屋在当时属超现代的豪宅,但吴同文却在底层专门建造了一间与全屋风格截然不同的、设计得古色古香的“家堂”,专以祭拜先人。家堂的天花板设计是以大红为基调,富有中国传统的描金彩绘,却是西方构造的立体天花板。这种由西方元素注入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是邬达克的特点,现今在青年会和国际饭店都能找到。家堂内正中是一张硕大的同样大红描金的供桌,桌上是一对电蜡烛,常年亮着,只有在正式祭奠时才换上香炉、蜡扦等祭具。正对供桌的是一座落地佛龛,佛龛里供着吴家历代先人的牌位。与家堂贴邻的是装有弹簧地板的、沿墙是一圈沙发并配有当时最先进音响的跳舞厅。如此一中一西,一现代一传统,和谐相处,各尽其用。说起来,家堂与跳舞厅只是一墙之隔,有一扇门相通,但不知是出于敬畏还是真的怕惊动先人,平时大家情愿绕道从外面走到大楼梯也不愿抄近路从家堂出入。
屋主的生日是端午节,为了忌“冲”,吴同文似乎除了大生日是不做生日的,1965年在上海大厦的60大寿是他最后一次做生日。但绿屋的端午节却是十分隆重。早在端午前几个礼拜,已从苏州乡下运来大批碧绿生青的棕箬,然后就是颇为壮观的裹粽工程。旧时上海人家很少去外面买粽子,都是自家裹的,并以此为礼品互相赠送,绿屋自然也不例外:鲜肉粽、豆沙粽、赤豆粽、碱水粽,色色齐全。绿屋的厨房间设在底层,窗开出就是北京西路,有百来个平方。端午前一个礼拜,厨房都要为裹粽子让路,这还不够,还要扩张到后院夹弄,由吴同文太太亲自坐镇。说来读者不信,堂堂的吴同文太太(娇滴滴的苏州狮子林长大的贝家小姐)包得一手好粽子,我婆婆也深得其传。今人想象旧时的千金小姐、富家太太,不是跳舞开派对就是周旋于各名人显赫之间,这是交际花而不是名门太太。那时的名门闺秀,都要学得一手好厨艺,织得一手好绒线,连教会女校都设有家政课。说起来,富贵之家都有佣人,千金小姐何须学这种家务事?答案很简单,若主妇自己不懂家务,如何调教和指挥佣人呢?
端午节是大节,自然要祭拜。仪式在中午举行,这时绿屋的家堂就热闹了,一应祭具都擦得亮锃锃地摆出来。祭具都是吴太太的陪嫁。旧时上海人家嫁女儿,必有一套完备的祭具,大多为锡制的,以示庄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此提点女儿从此就要一心拜祭夫家的先祖。照规矩,祭拜时应一一写下历代先祖的大名,称“签条”,我丈夫年少时就经常当这个差。解放后怕戴上“宣传迷信”的帽子,这一道就免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每逢端午,吴同文必一身长衫马褂,诚惶诚恐率众子孙祭拜。吴家姑奶奶(吴同文的姐姐)也必到场。另外,祭拜时,特别要关照小孩,香烛一点上,说明祖宗已到位,就不能触碰供桌,以免惊动先人。酒过三巡后,就要送祖宗,还是由吴同文主持。家堂外有一个大香斗,里面已铺满锡箔。吴同文逐一将“签条”放入炉中,绕着香炉周围再洒一圈酒,然后点火祝祷送先人回去,就此仪式结束。我时常在想,他当时内心拜的究竟是吴家的祖宗还是他那不知名的生父母?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再加上绿屋一楼、二楼被紧缩了,如此大规模的端午祭祖已大大简化了。但端午包粽子和祭拜先人这两条底线,吴同文始终坚守着,只是祭拜活动移到四楼,长衫马褂改成了人民装。直到1966年“文革”,吴同文与姨太太双双自杀在绿屋内,绿屋的端午节就此垂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