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放疗控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头颈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和影响颈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接受术后颈部辅助放疗的病理性颈淋巴结转移(pN+)的头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结果。纳入研究的肿瘤原发灶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理T分期,以及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级、生长方式及手术切缘情况;纳入研究的颈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包括:病理N分期、阳性淋巴结大小、数目、受侵分区数及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 spread, ECS)情况。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辅助放疗5年的治疗侧颈部控制率为72.6%(151/208),其中颈择区清扫术后颈部控制率为84.0%(63/75),颈改良清扫术后为72.9%(78/107),颈全清扫术后为38.5%(10/26)。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pN分期、阳性淋巴结大小、阳性淋巴结受侵分区数、阳性淋巴结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ECS与治疗侧颈部控制率明显相关;pN分期、阳性淋巴结受侵分区数与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ECS是影响pN+头颈鳞癌患者治疗侧颈部控制率最重要因素;阳性淋巴结受侵分区数是影响远处转移最重要的淋巴结病理学因素。
结论淋巴结ECS是术后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最重要的肿瘤病理学指标,应常规术后病理评价;对于颈转移伴有ECS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在控制颈部复发中的作用有限,而阳性淋巴结受侵分区数(>1)是影响远处转移最重要的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这些病理因素应实施包括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在内的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和控制颈部复发和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