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5楼大会堂举行。7月1日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转眼20年,香港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稅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一诺千金,不改初衷。
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如何搁置争议、建立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一国两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没有辜负这份信赖。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5楼大会堂举行。7月1日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转眼20年,香港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稅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一诺千金,不改初衷。
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如何搁置争议、建立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一国两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没有辜负这份信赖。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