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雪以“自动写作”的方式进行新实验小说的书写,在小说语言、主题、风格和结构等方面独具特色。这种文学观念中蕴含着指向自我、死亡与救赎、丑与恶的特点,从而形成对作家自我精神的表达和灵魂独舞的呈现。残雪对纯文学的迫切追求,使她走向了一条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其鲜明而特殊的文学观和审美特性,使其在当代文坛上别具一格。
关键词:残雪;自我;死亡与救赎;丑与恶
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从文学本体出发,用现代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努力地向文学内部的更深层次开掘,始终执着于对“纯文学”的不懈追求,坚持对“艺术的本质”进行探索。
一、自我
“自我”一词频繁出现在残雪的小说中,她认为文学是对“自我”的实验,是指向人性本质的存在,是启蒙自我、忏悔自我和建构自我的手段。在其创作实践中,从一开始便是对自我灵魂的剖析。何为“自我”?在残雪看来,这是一个最普遍的精神文化问题,她将“自我”区分为浅层次和深层次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普遍理解,自我通常被视为狭小的世界。这对“自我”的界定局限于个人浅层次、表面化、私人化的经验世界,这是对文学表现对象的降维,残雪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残雪倾向于西方理论家笔下的自我,他们将自我当成通向人类精神王国的道路,将自我看作是人的灵魂。人的内在精神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集体无意识”,她认为这种向内挖掘的文学要比其他表面的向外的文学更加深广和宏大。
残雪文学观中的“自我”具有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认识自我的层面,残雪认为认识自我就是挖掘内心矛盾,进行自我忏悔。残雪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自我主体的一部分,这些“恶”是自我的恶。小说以表现那些丑陋、病态、分裂、失常的人物,来揭露人性贪婪、狂妄、阴险、兽性的本来面目。这些人物并非按照一般情节结构展开,他们的行为、动作、话语充满了割裂感和非理性,是完全与现实主义相反的叙述。这些叙述是作者在强烈情感的支配下的自动表达,强烈的驱动推动了认识自我的深化,也带来了不可理解和趋向虚无。由此生成了“自我”的第二层内涵,超越自我。残雪认为自我的要素,其一是冲动,二为理性,作为人而言,理性钳制冲动,并承担后果的人才是有精神的人。残雪追寻自我并不是盲目的,她的向心灵深处进入是在理性思维约束和监督下进行的,理性思维的警戒让她一方面不过分沉浸于忘我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自己清醒的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体现出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从而达到了她所追随纯文学的境界。
二、死亡与救赎
在残雪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被置于死亡的体验之中,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与死亡威胁和生存欲望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二者的冲突与关联去表现生命意识。残雪指出:“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但是,死是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体验说不出来。” 残雪对死亡的关注体现在她的创作实践中。像短篇小说《窒息》中姐弟俩遭遇火灾,姐姐从楼上摔死,而弟弟面临浓烟窒息的威胁存活了下来,从此他的生与死便捆绑在一起,成为半生半死的人。《地图》中小非祖母的濒临死亡的状态等,残雪书中的死亡并不是单纯的死去状态,而是在死亡威胁或者死亡诱惑下人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用梦魇般的叙述手段将其呈现出来。其次死亡与恐惧和战栗联系在一起,残雪笔下的人物在面对死亡时,身体和心理状态会背离日常正常的行为轨迹,呈现出人物的一种幻灭和消失。死亡不属于社会、集体、他者,而是一种完全属于自我的本真体验,因此死亡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意识。
围绕残雪的死亡意象,评论家或者从中寻找“向死而生”的生命救赎,认为残雪作品中的死亡、地狱、病态背景提供了一条通向希冀、美、善的道路。残雪看到了生存本体的两面性,生与死的交织,从死亡中看到了生存的意义。残雪说:“我的每篇作品里头都有死神,也有那些绝不放弃、绝不低头的怪人或奇异的小动物,他们身上凝聚着千年不死的东西。” 小说描写死亡、描写人的挣扎和受难,对于人生存本身的认识更趋向哲理性层面,从死亡中收获了勇气与反抗的力量。对于这一观点戴锦华谈认为,“以美善的书写为残雪正名,间或表达了正名者自身,而非残雪的匮乏与需求;它间或是阐释者面对中国现实所选取的一种文化修辞与辩护策略。”人们企图从残雪的死亡中去寻找救赎,但其实这种救赎是缺席的,残雪不是以悲悯者的情怀去俯瞰,而是以她冷静的笔调去书写人的受难。
三、丑与恶
纵观残雪的小说,不论是《山上的小屋》、《公牛》还是《苍老的浮云》、《黄泥街》到处都充斥着丑恶意象。不论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环境、背景,还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都让人感受到残雪对于“丑恶”描写的猛烈。这类丑恶事物并非指简单的外部环境描写,她笔下是对人性本质的刻画,因此可以将丑恶事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丑陋的世界,这些用语言直接描写的存在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她的笔下《苍老的浮云》中的各种气味,阴沟水般的香味、肮脏的肠子、阴沟里的尿臊气、花的臭味等,以及《黄泥街》中脏兮兮的泛着恶臭的水、烂掉的果子、废纸垃圾、腐烂的物体、死去的动物、到处发烂的东西。肮脏丑陋的世界是人生存居住的环境,说这是残雪的刻意描写,不如说这些丑恶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造成的。
丑陋环境中蕴含人性的丑恶,因此第二类就是人的丑恶。在残雪笔下尤其是早期短篇小说中,人的丑恶一方面体现在人性本身的丑恶,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丑恶关系。比如残雪早期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家庭成员中的一类,父亲、母亲、妻子、丈夫、爷爷、祖母等。但是在其中很难找到温情的人,或者说正常的人际关系,更不妄说手足之情和夫妻之爱。人与人之间彼此猜疑、妒忌、敌视、仇恨,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互相折磨。亲人之间充斥着莫名其妙的仇恨,母亲监视孩子、父亲仇视母亲、孩子蔑视父母,血缘关系维系下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里荡然无存。更为直接地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对话上,他们的对话往往不成体系,自说自话,对话仿佛不是交流的手段,而是潜意识的突显,各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紧闭门窗,对外界充满不信任和恐惧。残雪笔下的审丑理念是将丑恶的世界与人性恶联系了起来,她企图从丑与恶中去寻找生命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残雪的文学观与传统文学理论中,具体来说是以模仿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完全相反的。传统中的结构、情节、时间、空间、人物、主题在残雪的小说中都被消解。所以残雪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读者读不懂,但却在国外极负盛名的尴尬境地。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到理性与非理性的纠缠、时时刻刻的矛盾感、人性灵魂的独舞、虚构和荒诞的世界,但是没有办法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它们。叙事学讲,这是一种作者的退场,单纯显示故事的手法。这也是现代小说的倾向,正如伊恩·瓦特所指出的,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含混的艺术形式。
注释:
①残雪.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7.
②残雪.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28.
参考文献:
[1] 残雪.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残雪.残雪文学回忆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3] 残雪.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一一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5] 戴锦华.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J].南方文坛,2000(05):9-17.
作者简介:李妍梦(1998-),女,汉,陕西商洛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
关键词:残雪;自我;死亡与救赎;丑与恶
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从文学本体出发,用现代主义的方法进行创作,努力地向文学内部的更深层次开掘,始终执着于对“纯文学”的不懈追求,坚持对“艺术的本质”进行探索。
一、自我
“自我”一词频繁出现在残雪的小说中,她认为文学是对“自我”的实验,是指向人性本质的存在,是启蒙自我、忏悔自我和建构自我的手段。在其创作实践中,从一开始便是对自我灵魂的剖析。何为“自我”?在残雪看来,这是一个最普遍的精神文化问题,她将“自我”区分为浅层次和深层次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普遍理解,自我通常被视为狭小的世界。这对“自我”的界定局限于个人浅层次、表面化、私人化的经验世界,这是对文学表现对象的降维,残雪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残雪倾向于西方理论家笔下的自我,他们将自我当成通向人类精神王国的道路,将自我看作是人的灵魂。人的内在精神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集体无意识”,她认为这种向内挖掘的文学要比其他表面的向外的文学更加深广和宏大。
残雪文学观中的“自我”具有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认识自我的层面,残雪认为认识自我就是挖掘内心矛盾,进行自我忏悔。残雪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自我主体的一部分,这些“恶”是自我的恶。小说以表现那些丑陋、病态、分裂、失常的人物,来揭露人性贪婪、狂妄、阴险、兽性的本来面目。这些人物并非按照一般情节结构展开,他们的行为、动作、话语充满了割裂感和非理性,是完全与现实主义相反的叙述。这些叙述是作者在强烈情感的支配下的自动表达,强烈的驱动推动了认识自我的深化,也带来了不可理解和趋向虚无。由此生成了“自我”的第二层内涵,超越自我。残雪认为自我的要素,其一是冲动,二为理性,作为人而言,理性钳制冲动,并承担后果的人才是有精神的人。残雪追寻自我并不是盲目的,她的向心灵深处进入是在理性思维约束和监督下进行的,理性思维的警戒让她一方面不过分沉浸于忘我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自己清醒的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体现出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从而达到了她所追随纯文学的境界。
二、死亡与救赎
在残雪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被置于死亡的体验之中,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与死亡威胁和生存欲望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二者的冲突与关联去表现生命意识。残雪指出:“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但是,死是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体验说不出来。” 残雪对死亡的关注体现在她的创作实践中。像短篇小说《窒息》中姐弟俩遭遇火灾,姐姐从楼上摔死,而弟弟面临浓烟窒息的威胁存活了下来,从此他的生与死便捆绑在一起,成为半生半死的人。《地图》中小非祖母的濒临死亡的状态等,残雪书中的死亡并不是单纯的死去状态,而是在死亡威胁或者死亡诱惑下人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用梦魇般的叙述手段将其呈现出来。其次死亡与恐惧和战栗联系在一起,残雪笔下的人物在面对死亡时,身体和心理状态会背离日常正常的行为轨迹,呈现出人物的一种幻灭和消失。死亡不属于社会、集体、他者,而是一种完全属于自我的本真体验,因此死亡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意识。
围绕残雪的死亡意象,评论家或者从中寻找“向死而生”的生命救赎,认为残雪作品中的死亡、地狱、病态背景提供了一条通向希冀、美、善的道路。残雪看到了生存本体的两面性,生与死的交织,从死亡中看到了生存的意义。残雪说:“我的每篇作品里头都有死神,也有那些绝不放弃、绝不低头的怪人或奇异的小动物,他们身上凝聚着千年不死的东西。” 小说描写死亡、描写人的挣扎和受难,对于人生存本身的认识更趋向哲理性层面,从死亡中收获了勇气与反抗的力量。对于这一观点戴锦华谈认为,“以美善的书写为残雪正名,间或表达了正名者自身,而非残雪的匮乏与需求;它间或是阐释者面对中国现实所选取的一种文化修辞与辩护策略。”人们企图从残雪的死亡中去寻找救赎,但其实这种救赎是缺席的,残雪不是以悲悯者的情怀去俯瞰,而是以她冷静的笔调去书写人的受难。
三、丑与恶
纵观残雪的小说,不论是《山上的小屋》、《公牛》还是《苍老的浮云》、《黄泥街》到处都充斥着丑恶意象。不论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环境、背景,还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都让人感受到残雪对于“丑恶”描写的猛烈。这类丑恶事物并非指简单的外部环境描写,她笔下是对人性本质的刻画,因此可以将丑恶事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丑陋的世界,这些用语言直接描写的存在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她的笔下《苍老的浮云》中的各种气味,阴沟水般的香味、肮脏的肠子、阴沟里的尿臊气、花的臭味等,以及《黄泥街》中脏兮兮的泛着恶臭的水、烂掉的果子、废纸垃圾、腐烂的物体、死去的动物、到处发烂的东西。肮脏丑陋的世界是人生存居住的环境,说这是残雪的刻意描写,不如说这些丑恶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造成的。
丑陋环境中蕴含人性的丑恶,因此第二类就是人的丑恶。在残雪笔下尤其是早期短篇小说中,人的丑恶一方面体现在人性本身的丑恶,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丑恶关系。比如残雪早期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家庭成员中的一类,父亲、母亲、妻子、丈夫、爷爷、祖母等。但是在其中很难找到温情的人,或者说正常的人际关系,更不妄说手足之情和夫妻之爱。人与人之间彼此猜疑、妒忌、敌视、仇恨,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互相折磨。亲人之间充斥着莫名其妙的仇恨,母亲监视孩子、父亲仇视母亲、孩子蔑视父母,血缘关系维系下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里荡然无存。更为直接地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对话上,他们的对话往往不成体系,自说自话,对话仿佛不是交流的手段,而是潜意识的突显,各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紧闭门窗,对外界充满不信任和恐惧。残雪笔下的审丑理念是将丑恶的世界与人性恶联系了起来,她企图从丑与恶中去寻找生命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残雪的文学观与传统文学理论中,具体来说是以模仿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完全相反的。传统中的结构、情节、时间、空间、人物、主题在残雪的小说中都被消解。所以残雪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读者读不懂,但却在国外极负盛名的尴尬境地。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到理性与非理性的纠缠、时时刻刻的矛盾感、人性灵魂的独舞、虚构和荒诞的世界,但是没有办法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它们。叙事学讲,这是一种作者的退场,单纯显示故事的手法。这也是现代小说的倾向,正如伊恩·瓦特所指出的,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含混的艺术形式。
注释:
①残雪.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7.
②残雪.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28.
参考文献:
[1] 残雪.残雪文学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残雪.残雪文学回忆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3] 残雪.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一一残雪访谈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5] 戴锦华.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J].南方文坛,2000(05):9-17.
作者简介:李妍梦(1998-),女,汉,陕西商洛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