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如何让小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是小学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控制力,这样才能使优良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得到保证。本文探讨的是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学生和教师心理因素、管理因素、文化因素,并从预防、干预这两个方面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的策略,以改善课堂的纪律,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问题的首要关键在于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纪律问题的成因。造成这种问题不仅是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发展不完善,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纪律问题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也是管理课堂的策略。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课堂管理时应当首先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课堂规范,并且從积极正面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身不仅意识到纪律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还能及时改正。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堂纪律 原因 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的概述
  我国学者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仅要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和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干预。
  二、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小学生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不遵守课堂秩序,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这些问题看似虽小,但是它不仅仅干扰课堂秩序,而且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在小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中造成不良影响。课堂纪律问题有深层次原因,并且在课堂问题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教师们经常遇到而且经常困扰他们的课堂问题之一,处理的不好,就会损害师生之间的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扰乱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对于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有效处理,则取决于于小学教师对于课堂的有效管理策略。
  (一)课堂规范的建立和巩固,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有效的课堂管理必定需要规范的约束,但规范怎样建立并让其发挥合理的作用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来维持课堂秩序,就无法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4]。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呢?如果教师对学生有一些要求,就应该考虑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规范,但是规范不能只体现教师的意志,而应该考虑学生的意见,因此规范的制定应该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让学生民主的参与到其中,一起来制定规范。教师应该时不时把学生召集起来讨论规范是不是继续适合新的情况,如果不适合就可以去掉,建立起新的规范。另外,规范必定是防止课堂行为问題发生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教师不必把规范绝对化,而要考虑问题行为发生的情境,然后再考虑规范的执行。纪律规范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将其落实到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让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管理才算卓有成效。
  (二)运用正面引导的管理语言,积极关注学生个性
  课堂管理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反思一下我们的管理语言,我们通常都是习惯性地运用一些消极的语言,这些语言注重的是监督、批评、训斥和体罚。新课堂的管理要求我们教师多运用一些积极的语言,这些语言重在塑造。
  书本上的知识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说,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因此教师要运用好操练这一环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小学生的心理敏感又脆弱,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师生之间的种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运用教学语言,及时地对回答正确的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要为学生精彩的发言喝彩。
  (三)奖励和惩罚的运用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建立一些奖励机制来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当一个教师运用惩罚这种手段的时候,只能意味着他没有能力处理好问题。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惩罚”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方式。有些时候惩罚可能不得已而为之,尤其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但教师必须意识到惩罚能遏制过失行为,却不能教会学生受人欢迎的行为。因此,教师在需要惩罚时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以及对其行为的不解或者遗憾,帮助孩子认清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他文献
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未来时期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侧重点集中在英语题型、教学题材、解题思路、强化训练等实战性的教学模式中。由此可见,部分英语教师缺乏互动观念,而这会让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工作,自己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逐渐找出了一种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期刊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老师们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分类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思想方法。因此,分析与驾驭此法
期刊
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十条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就有一条强调了信息技术  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解分析数学知识,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数学,但是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如何还得看个人的潜质和能力。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不断改变其中的变量,观察结果中的变与不变,从而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促进数学思维
期刊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
期刊
为何让你遇见我 / 在我最灿烂的时刻 / 为这,佛把我化作一棵树 / 长在你必经的路上  你浇花,你种树,我还是更钟情我的树人!我不仅见证成长,更见证着痛苦的历程。从2008--2016年,已经是江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九个年头了。回首这些年间所经历的一切,突然间感慨良多。有欢笑有泪水,有喜悦也有收获,从最初的茫茫然找不到头绪,到现在渐入佳境,我尽情体会着新课程改革带给我的感动和快乐,在这个充满着
期刊
【摘 要】德育是教学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对于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有义务与責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以推动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全面发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才能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学生丰富知识的需求,現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实践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着质的区别。信息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運用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朦胧的求异思维意识。  网络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的思维能力?这更多地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工具。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
期刊
“习作指导课怎么上啊?我真不知怎么教哎。”“真搞不懂这些学生怎么回事,写出来的作文没几句通顺的。”“改作文改得我头疼!”……语文老师凑到一块儿谈论教学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提文头疼”,学生也是“谈文色变”。这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关于习作教学,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