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美术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美术发展史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现有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加强绘画基础训练、美术理论知识学习两方面出发,对美术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美术发展史 美术教学 绘画基础训练 美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52-02
  美术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人类重要的精神产品。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可以在岩壁上,用随意的线条勾勒出所要捕获的动物形象。当然,这带有一种明显的功利性目的,还不能被视为一种审美意识,但却是美术发展的原初动因。美术是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尽管其主观性很强,但却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学会利用透视学和明暗学两大原理,生动地表现三维空间的画面。从此,美术走上了科学化发展的道路。到了现代,美术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各个领域,其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术是指人们表现美与感受美的任何形式,大到国家、地区及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小到产品的包装、书籍的封面设计等;狭义的美术主要是指学校中的美术教学活动。文中主要探讨学校美术中的教学活动。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我国美术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美术教学中存在多方面问题:第一,专业美术院校学生绘画基本功不扎实,水平参差不齐。自1999年我国高校采取扩招政策以来,在短短的几年中,高校学生数量翻了几倍,学习美术便成为中等学生升学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高校也相继成立美术学院或美术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把学习美术当成了升学的跳板,没有经过长时间系统的绘画基础训练,便能升入专业美术院校,这也给高校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第二,缺乏对美术理论的学习。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对美术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出现了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脱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即搞美术理论研究的不画画,搞美术实践的不学习美术理论。加之,现有高等美术院校相对重视绘画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更是重绘画轻理论,导致了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缺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在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第三,加强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现行的教学体制,主要是沿用前苏联的美术教学模式——强调运用准确无误的绘画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这种美术教学模式曾在美术教学历史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照相技术与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写实绘画面临着巨大压力。为此,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已显得至关重要。第四,美术教学中的民族特色不强。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倾向于采取西方美术理论的介绍和前苏联美术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重视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中国艺术只是西方艺术在中国的延伸与发展”的错误认识,更不能反映出我国的民族艺术特色。
  二、加强美术教学中的基础素描训练
  素描是一切单色画的总称,主要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基础素描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式
  正确的绘画始于正确的观察方式,养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在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最为重要。那么,绘画的正确观察方式是什么呢?即四个字——整体观察。在素描训练时,经常是画一会儿,就要退远看一会儿,也就是这个道理。这看似简单的道理,不仅是初学素描的人难以掌握,就是学画多年的人也容易犯局部画画的毛病。一篇文章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一首曲子要有一个主旋律;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同样要有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这正是为什么在绘画时必须采取整体观察方式的原因。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任何局部的刻画都应与画面的整体相吻合,在必要时,甚至可以舍弃局部;课堂的素描练习进行到相应阶段时,在任何时候停止下来,看上去都应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当然,这些理念只是为了通过强化学生绘画的整体意识,达到画面的整体效果,重在心领神会,而不在绘画的具体步骤。譬如说,俄罗斯画家叶戈洛夫画人体可从一个小脚趾画起。绘画整体观察的另一个难点是在作品进入到深入刻画阶段时,此时,难就难在要求既局部又整体地画。为此,可以把绘画深入的过程看成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这其中要把握一条最基本的原则:联系地看,联系地画;比较地看,比较地画。
  (二)培养对素描写生的感情
  著名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震撼力,是因为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情感是艺术的源泉,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在素描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心去画,而不是仅仅用手描摹;要让学生主动地去画,而不是被动地描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不用完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这是因为,不同的画家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艺术的魅力正产生于此。例如,在人们面对一束鲜花时,生物学家会站在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家会站在物质构成成分的角度去分析,而艺术家又会站在美学的角度去分析。更何况,不同的画家在面对同一束鲜花时,也会用不同的颜色去表现。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在掌握素描本质的基础上,提倡表现技法的多样化
  素描教学的本质即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只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不择手段”地表现画面。在基础素描训练的过程中,概括地讲,可分为:结构素描和全因素素描(又称明暗素描)。在结构素描中,强调学生对事物形体结构的理解,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拆解为简单的几何形体。这样,便于学生对不规则形体的把握,进而达到对所表现事物的本质造型与现象造型关系的准确表现。全因素素描主要强调所表现物体的明暗变化及空间关系等,可以更加完美地表现客观事物。
  三、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其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美术学科也不例外。可以说,没有美术理论的美术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美术理论的美术学习更是盲目的学习,其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主要从三方面做起:首先,加强美术史的学习。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的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整体把握。在美术史的教学中,应采取系统性和明确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加强素描理论的学习。不懂得造形的基本原理,要画好素描是不可能的。例如,素描中的三大面、五大调是塑造形体的重要手段;在风景写生中不懂得透视原理,就没有办法处理好远处景物与近处景物的空间关系;在人物头像写生中,不了解人的头部解剖结构,就很难画得像;在人物速写中,对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不清楚,也很难将人物动态画准。最后,加强色彩理论的学习。色彩是绘画的较高级阶段,其主要画种有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等。每个人的色彩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主观色彩表现力较强,有的人则较弱,这也是一个人衡量是否具有艺术天赋的重要标准。但在处理色彩丰富的画面时,仅凭色彩感觉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将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四、结论
  美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作为高校美术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文超素描大要[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2]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周小英世界油画精选[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7
  [4]丁涛艺术概论[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5]杜大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0年5月19日
  [作者简介]徐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方案是一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作者通过多视角论证了“回归”传统书写工具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项目亟待研发的两项技术并规划出未来5年项目的发展战略。该方案的策划思路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传统书写工具;方案  一、项目背景  追溯中华5000年历史,从古代流传下了许多震撼至今的文化遗产,试想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经字画无一不是用水笔传述记录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本刊讯 3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rn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定不移”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方向rn3月4日下午,
期刊
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都少不了与人打照面、打交道。这就有了一个如何待人的问题。待人以实。实,才能结实果。即便不认识,也能心相印。反之,与人以虚,虽说相识久,
期刊
期刊
摘要政治思想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一个集体的荣辱兴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可低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政工的顺利开展,这就给我们政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情”字为政工基石的全新工作理念,值得探究与借鉴。  关键词政工 情感 方法 策略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8-01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马列主义
安全责任大于天,这是施工单位常讲的一句话.为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安质部门在项目部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公示栏、广播、安全警示片向员工广泛
期刊
摘 要:历史的沧桑造就了无数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公认的明君第一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提倡和实践“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李世民执政期间,他对政权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以史为镜,对《唐律》进行了修订,减轻了赋税,虚心接受臣子的意见和建议,带动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出现了“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贲粮”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