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妙文扶正祛邪法论治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经验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妙文认为,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之亏虚为本,痰邪、瘀毒内滞食道为标.金妙文以运化中焦、固本扶正为原则治疗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几几”一词,在《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使用。对照“几几”在中医古籍和《诗经》中的用法,以及“機羁”在《楚辞》等古籍中的用法,“几几”当为“機羁”的通假字,音jiji,意思是就像马被套上笼头,感觉受到拘束,身体僵硬不舒、不灵活。
《敦煌石室古本草》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版的《食疗本草》辑本,受到赵燏黄、蔡元培等学者的重视与推介。该书的订正者范凤源及其贡献,历来备受推崇;而校核者日本学者中尾万三的建树,却知之甚少。我们考察中日相关文献,梳理《敦煌石室古本草》的成书脉络。该书实际源自中尾万三所撰《食疗本草之考察》第二编《校合食疗本草遗文》,范凤源删除中尾万三校核增注等日文后冠以书名《敦煌石室古本草》,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校合食疗本草遗文》是中尾万三辑录《证类本草》《医心方》等古籍中所载《食疗本草》佚文,与敦煌残卷《食疗本草》合参而成。故而
周家台秦简315~318是两首“去黑子方”,反映了在秦代人们就已掌握用化学腐蚀法和烧灼法去除黑痣。第一首方是取“藁本”在“东灰”水中浸泡后,摩擦黑子部位。秦简中的“东灰”,即历代本草文献中的“冬灰”。第二首方是将牛肉切割成如黑子大小,用桑木炭烤热,再将烤热的牛肉敷在黑子部位。
本文对龈交穴和上唇系带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龈交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上唇系带不属于龈交穴,上唇系带出现结节和附加物是一种临床常见现象,针刺之可用于治疗痔疮及急性腰扭伤,但不可用作某病症的诊断依据。龈交穴“不宜灸”或“禁灸”,没有文献依据和实践验证。
分析近代浙派中医文献整理的背景和意义,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的目录进行整理,按照医家籍贯等进行筛选,选出浙江地区中医医籍目录,介绍医籍分布和医学分类情况,对该书目医著进行数字化研究,探讨数据库平台建设实践。
民国时期著名医家王仲奇,临床经验丰富,生前忙于诊务,无暇著述。但由于其书法精美,许多手书处方笺流传至今,其上所栽医案为各种已出版的《王仲奇医案》所失栽。本文整理散见王仲奇处方医案6则,稍作分析,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材料,同时也可防其缺损再失。
清末民初,西医东渐,中西医文化在矛盾与冲击下产生了融合与发展。民国时期岭南地区出现了一批实用性强、融合现代科学的本草文献,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本文通过对现存民国时期岭南本草文献进行初步整理,探讨民国时期岭南本草学的研究与发展情况,有助于促进岭南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岭南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阐明岭南本草学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李祥云教授从亲历的自然现象得到启发,取象比类,将其应用于女性癥瘕治疗的过程中.在癥瘕的治疗中,李祥云采用破瘀散结、软坚散结、活血利水的方法,并随症综合应用,在改善癥瘕的症状、缩小肿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
陶红老师巧用药对治疗儿童肺系疾病,有其独到的辨证思路和经验,疗效明显。通过对陶红老师临床治疗儿童肺系疾病常用的7组药对进行归纳总结,探寻陶红老师用药规律及思路,传承其学术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日报》对祖国传统医药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报道,包括诸多中医药科普、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关于科普宣传,着重介绍了中草药及具有药效的产物,中医诊断方法及常见治疗用语,常见病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健康养生理念等.关于科学研究的报道,呈现了学术活动频繁、科研项目丰富、科研成果显著等特点.关于人才培养,重点关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中医进修班、进修学校、培训班、研究班、学习班,以及“师带徒”这一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解读这些报道,能够充分感悟党和国家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