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谈的侧重点是《心理健康是快乐之本》。拿起这个话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两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快乐吗?我们的孩子健康吗?有人会说:“感觉蛮好呀,上课坐得笔动的,作业做完了,不少吃不少穿,应该是不识愁滋味呀。”“一年到头难得上一次医院,这应该还算健康吧?”那么您是否注意到了我们的小孩中有胆怯、懦弱、孤僻、任性、偏执、厌学、抑郁等现象呢?我们暂且不用专家的心理名词来定义我们的孩子,那么你是否发现了我们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大,笑容却越来越少,话语沟通也越来越少?是他们少年老成?还是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们的QQ签名吧:
如“唉,全完了!”“最近比较烦比较烦,家庭作业做不完,爸爸妈妈叨不完,各科老师考不完……”“我恨秦始皇,他烧书为什么不全部烧完?”“我该怎么办?”“春天到了,暑假还会远吗?”“天大地大,我呆在哪?”“今天回家定会混合双打。”“大人不懂孩的心,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们透过这些签名,看出了神马呢?孩子们不快乐,哪里不快乐,心里不快乐,他们郁闷着,恐惧着,迷茫着……
其实快乐也好,幸福也罢,它只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健康是快乐之本,心理不健康,何来快乐与幸福,不健康的心理,不但自己不快乐——郁闷、自卑、忧虑,而且影响周围人的不快乐——例如故意找茬,报复、算计、搅局……孩子不快乐不幸福。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签名,拿到校长论坛的这个话题后,我作不正经认真的对我校的120名孩子,(其中80名留守儿童)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随机交谈,详细、真实的了解了农村孩子心理健康现状,堪忧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①有健康的情绪;
②有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③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试问达到这个标准的孩子有多少?各位同仁,不容忽视呀,我们的孩子有蛮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他们又是未来十年、十几年国家的主宰者,我倍感肩头的担子沉重了许多。
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统计表明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学习动机不明确——被学习
统计表明孩子学习目的不够明确,85%的孩子学习动机不明确,“赚大钱”“考大学”“跳龙门”“爸爸妈妈要我来读书”,认为学习很有趣味性的仅有5%,还不知道是否真实表达;来学校是被学习,课堂也是如此,有 70%的孩子处于被动状态——老师抽问才回答。面对考试,25%左右的孩子情绪紧张,30%出现轻微焦虑,原因惊人的相似:考不好怕父母打骂,怕老师批评。孩子被动学习的心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2留守儿童心理
2.1孤僻,有交往障碍。
32%的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21%的孩子感到孤独,30%左右的孩子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主动接近,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40%的孩子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78%的孩子心中的秘密谁也不说,表明他们的情感中有一定的闭锁性。
2.2自卑。
自卑心理在留守儿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他们大多还不知道这个心理名词,但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88%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够优秀,70%的学生在自己的优点栏里只勉强写了一个,76%的孩子认为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聪明些,72%左右的孩子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69%孩子做事不成功时宁可放弃也不请别人帮助(女孩子居多)。
2.3对抗性心理。
25%的孩子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有骂(女孩子居多)和反踩一脚(男孩子居多)(注:也许比例会更高,有些孩子可能会隐藏自己真实的行为)等行为,这表明少数留守儿童具有刺猬性对抗心理,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部分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些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在农村出现“三多”现象:
①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或采取放任自流或丢给长辈隔代教育;
②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态普遍存在,“跳龙门”成为家长对孩子们读书的唯一目标,急功近利,于是对孩子的成长采取打骂交加法;
③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一脚踢给学校,很多家长且不说主动与教师沟通,甚至孩子读几年级都搞不清。
此外,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也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的影响。总而言之,一句话,农村的孩子缺爱或缺正确的爱。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还是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方法单一,知行不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留守,难以正确对待可行性尝试
3.1教师健康的教育心理对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一线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也就是说种什么样的籽儿结什么样的果儿。农村老师怎么啦,难道农村老师一定要老气横秋?凶神恶煞?师道尊严?不,不,绝不能。
3.2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现在的农村教育教学硬件呢,其实也还算可以了,只不过因为缺乏专业人员来维护,所以很多硬软件设备都闲置在那里。殊不知它们可以为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课余时间播放愉悦轻松的音乐;制作人性化很浓的宣传标语;发放有益身心的图书杂志;展示张扬个性的照片作品……打造一个童话般的校园,让健康在这片神奇有趣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3.3不同的心理分别指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
由于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不同,孩子们的心理表现也各不相同,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像朋友似的予以交流。对遇事胆小、害怕、退缩逃避的学生,要由易到难多给他们些做事的机会,使他们慢慢增强信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无情的属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多接触、多关心,增强其群体意识;对性格表现异常的学生,教师就要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要性格开朗、富于同情心、责任感,豁达大度,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3.4让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推波助澜
很多的个性行为往往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感化,朝良性方向发展。那就让我们抛开学习抛开分数,尽情地开展如“感恩在行动”“拔河比赛”“校园运动会”“神采飞扬”“逃生演练”“拓展训练”“野炊”“幸福来欢唱”……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变得轻松的集体活动,我提倡要经常化。
3.5淡化考试制度,让评价方案多元化
诚然,我们都无法改变高考这一模式,我们也在为孩子们将来能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打基础,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从心底里把这一毒瘤摒除,不能让它牵着我们教育的鼻子走。我们要坚决的走关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之路,把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一些。
再看看我们的大学校园吧,由于心理畸形所造成的悲剧同仁们也应该听得不少吧,自闭者伤害自己,自负着伤害别人。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20%,情商却占80%,而情商事实上就是指心理健康。情商并不是参加工作以后形成的,它的形成从步入校园就在慢慢形成了,说到这,我们还有神马理由老是纠结于孩子们的分数呢?
我相信:只有健康的才是快乐的,也只有快乐才能成为健康之源。关注每一个孩子,用人性之美来感染孩子,必定能让孩子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唉,全完了!”“最近比较烦比较烦,家庭作业做不完,爸爸妈妈叨不完,各科老师考不完……”“我恨秦始皇,他烧书为什么不全部烧完?”“我该怎么办?”“春天到了,暑假还会远吗?”“天大地大,我呆在哪?”“今天回家定会混合双打。”“大人不懂孩的心,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们透过这些签名,看出了神马呢?孩子们不快乐,哪里不快乐,心里不快乐,他们郁闷着,恐惧着,迷茫着……
其实快乐也好,幸福也罢,它只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健康是快乐之本,心理不健康,何来快乐与幸福,不健康的心理,不但自己不快乐——郁闷、自卑、忧虑,而且影响周围人的不快乐——例如故意找茬,报复、算计、搅局……孩子不快乐不幸福。
看到孩子们的这些签名,拿到校长论坛的这个话题后,我作不正经认真的对我校的120名孩子,(其中80名留守儿童)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随机交谈,详细、真实的了解了农村孩子心理健康现状,堪忧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①有健康的情绪;
②有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③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试问达到这个标准的孩子有多少?各位同仁,不容忽视呀,我们的孩子有蛮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他们又是未来十年、十几年国家的主宰者,我倍感肩头的担子沉重了许多。
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统计表明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学习动机不明确——被学习
统计表明孩子学习目的不够明确,85%的孩子学习动机不明确,“赚大钱”“考大学”“跳龙门”“爸爸妈妈要我来读书”,认为学习很有趣味性的仅有5%,还不知道是否真实表达;来学校是被学习,课堂也是如此,有 70%的孩子处于被动状态——老师抽问才回答。面对考试,25%左右的孩子情绪紧张,30%出现轻微焦虑,原因惊人的相似:考不好怕父母打骂,怕老师批评。孩子被动学习的心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2留守儿童心理
2.1孤僻,有交往障碍。
32%的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21%的孩子感到孤独,30%左右的孩子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主动接近,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40%的孩子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78%的孩子心中的秘密谁也不说,表明他们的情感中有一定的闭锁性。
2.2自卑。
自卑心理在留守儿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他们大多还不知道这个心理名词,但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88%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够优秀,70%的学生在自己的优点栏里只勉强写了一个,76%的孩子认为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聪明些,72%左右的孩子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69%孩子做事不成功时宁可放弃也不请别人帮助(女孩子居多)。
2.3对抗性心理。
25%的孩子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有骂(女孩子居多)和反踩一脚(男孩子居多)(注:也许比例会更高,有些孩子可能会隐藏自己真实的行为)等行为,这表明少数留守儿童具有刺猬性对抗心理,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部分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些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在农村出现“三多”现象:
①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或采取放任自流或丢给长辈隔代教育;
②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态普遍存在,“跳龙门”成为家长对孩子们读书的唯一目标,急功近利,于是对孩子的成长采取打骂交加法;
③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一脚踢给学校,很多家长且不说主动与教师沟通,甚至孩子读几年级都搞不清。
此外,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也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的影响。总而言之,一句话,农村的孩子缺爱或缺正确的爱。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还是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方法单一,知行不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留守,难以正确对待可行性尝试
3.1教师健康的教育心理对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一线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也就是说种什么样的籽儿结什么样的果儿。农村老师怎么啦,难道农村老师一定要老气横秋?凶神恶煞?师道尊严?不,不,绝不能。
3.2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现在的农村教育教学硬件呢,其实也还算可以了,只不过因为缺乏专业人员来维护,所以很多硬软件设备都闲置在那里。殊不知它们可以为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课余时间播放愉悦轻松的音乐;制作人性化很浓的宣传标语;发放有益身心的图书杂志;展示张扬个性的照片作品……打造一个童话般的校园,让健康在这片神奇有趣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3.3不同的心理分别指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
由于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不同,孩子们的心理表现也各不相同,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像朋友似的予以交流。对遇事胆小、害怕、退缩逃避的学生,要由易到难多给他们些做事的机会,使他们慢慢增强信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无情的属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多接触、多关心,增强其群体意识;对性格表现异常的学生,教师就要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他们要性格开朗、富于同情心、责任感,豁达大度,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3.4让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推波助澜
很多的个性行为往往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感化,朝良性方向发展。那就让我们抛开学习抛开分数,尽情地开展如“感恩在行动”“拔河比赛”“校园运动会”“神采飞扬”“逃生演练”“拓展训练”“野炊”“幸福来欢唱”……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变得轻松的集体活动,我提倡要经常化。
3.5淡化考试制度,让评价方案多元化
诚然,我们都无法改变高考这一模式,我们也在为孩子们将来能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打基础,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从心底里把这一毒瘤摒除,不能让它牵着我们教育的鼻子走。我们要坚决的走关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之路,把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一些。
再看看我们的大学校园吧,由于心理畸形所造成的悲剧同仁们也应该听得不少吧,自闭者伤害自己,自负着伤害别人。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20%,情商却占80%,而情商事实上就是指心理健康。情商并不是参加工作以后形成的,它的形成从步入校园就在慢慢形成了,说到这,我们还有神马理由老是纠结于孩子们的分数呢?
我相信:只有健康的才是快乐的,也只有快乐才能成为健康之源。关注每一个孩子,用人性之美来感染孩子,必定能让孩子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