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山区和祁连山牧区,由于纬度或海拔高度较高,在冬春季节受强冷空气影响,常常遭遇降温、大风冰雪天气,若持续时间长,往往积雪过厚掩埋牧场,表层积雪日融夜冻,形成冰壳,无法放牧家畜或牧畜不易破“冰”采食,加之牧区交通阻断,因过冬的牧草不足,大批牲畜在饥饿的环境下,体热体能下降,抗御冻害能力减弱,常常感染疾病,甚至大批牲畜死亡,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这种在气象上称为“暴雪”或“吹雪”所造成的灾害,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白灾”。然而,在有的年份与之相反,因天气干燥,草原牧区积雪过少,一些无水冬牧场,只有在冬季形成稳定积雪后才能利用,这种因牲畜吃不上雪,缺乏饮用水的窘况,往往会使牲畜掉膘,母畜流产,也会出现各种疾病,引起疫病流行,导致大批牲畜死亡。当地百姓称为“黑灾”。
据相关方面统计,在内蒙古的白灾全年有3次高峰,即11月、 2月和4月。牧民说:“年前就怕十月雪,年后就怕3月天”。例如,1977年10月26日~2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遭遇特大暴雪,雪后气温下降,积雪厚达15厘米~30厘米,局部达50厘米以上,形成了特大白灾,死亡牲畜300多万头(口),占当地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二。
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气候变暖,我国北方牧区也都有响应,这就给畜牧业带来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北方牧区的气候呈现出“变暖變干”的趋势,造成北方草地畜牧业区的中东部降水减少,农牧交错带边界出现南移。气候干暖化引起草地植物物候期失常,其生物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变大。加之牧草长期被满负荷、超负荷利用,不仅使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减退,超出了水、土、生物良性循环再生机制的底限,而且超越了在丰年时草原利用的上限,使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趋减,覆盖度下降,从而导致草地沙化加快,甚至沦为沙尘暴的沙源地。同时,草地生长量的减少使得其载畜量下降,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产生,还可能导致“白灾”和“黑灾”的增加,直接造成牧民的收入水平下降。
正由于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提高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其自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坚持草畜供需平衡,适度放牧的原则,采取有计划地轮牧与休牧,季节性地放牧与围栏封育,减少放牧的强度等措施。还应通过打贮草、棚圈建设等工作来加强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防灾与抗灾能力。在农牧交叉地区,应实行农牧结合,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作饲料,而畜粪又应反馈给农业增加有机肥,以促进种植业提高生物学产量。还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良性食物链网,达到多生物共生互利,优势互补,使“白灾”和“黑灾”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气象报)
对于这种在气象上称为“暴雪”或“吹雪”所造成的灾害,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白灾”。然而,在有的年份与之相反,因天气干燥,草原牧区积雪过少,一些无水冬牧场,只有在冬季形成稳定积雪后才能利用,这种因牲畜吃不上雪,缺乏饮用水的窘况,往往会使牲畜掉膘,母畜流产,也会出现各种疾病,引起疫病流行,导致大批牲畜死亡。当地百姓称为“黑灾”。
据相关方面统计,在内蒙古的白灾全年有3次高峰,即11月、 2月和4月。牧民说:“年前就怕十月雪,年后就怕3月天”。例如,1977年10月26日~2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遭遇特大暴雪,雪后气温下降,积雪厚达15厘米~30厘米,局部达50厘米以上,形成了特大白灾,死亡牲畜300多万头(口),占当地牲畜总数的三分之二。
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气候变暖,我国北方牧区也都有响应,这就给畜牧业带来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北方牧区的气候呈现出“变暖變干”的趋势,造成北方草地畜牧业区的中东部降水减少,农牧交错带边界出现南移。气候干暖化引起草地植物物候期失常,其生物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变大。加之牧草长期被满负荷、超负荷利用,不仅使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减退,超出了水、土、生物良性循环再生机制的底限,而且超越了在丰年时草原利用的上限,使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趋减,覆盖度下降,从而导致草地沙化加快,甚至沦为沙尘暴的沙源地。同时,草地生长量的减少使得其载畜量下降,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产生,还可能导致“白灾”和“黑灾”的增加,直接造成牧民的收入水平下降。
正由于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提高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其自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坚持草畜供需平衡,适度放牧的原则,采取有计划地轮牧与休牧,季节性地放牧与围栏封育,减少放牧的强度等措施。还应通过打贮草、棚圈建设等工作来加强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防灾与抗灾能力。在农牧交叉地区,应实行农牧结合,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作饲料,而畜粪又应反馈给农业增加有机肥,以促进种植业提高生物学产量。还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良性食物链网,达到多生物共生互利,优势互补,使“白灾”和“黑灾”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