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00663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当今社会发展客观的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因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技能,提高各种能力,进而促进探索、创新。因此对于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或外出参观可以学习的课程一定不能忽略,而绝不能在屋檐下“畅所欲言”;能亲手操作的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课题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择就比较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发现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提出具有吸引力,适合他们口味的活动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课题设计合理的情景,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把学生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激发学生产生愿意参与活动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动心,甚至迫不及待跃跃欲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使他们有表露情感和实践的自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如教学案例《我爱我家》一主题。活动要求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各种实践手段,来了解自己的家庭。其中有以下一些活动:制作一份小报《我的妈妈》,制作一份小报《我的爸爸》,收集敬老的文章并写读后感,为爸爸、妈妈做件事,我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制作家庭相册。这些活动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学生对什么都想问一问、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向往,当然也包括近在眼前的“我的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方向是很容易转变的,因此,活动中教师还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利用多变、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2. 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活动,它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体现合作学习在人发展中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要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就需要学生亲身实验、观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运用小组通力合作这种学习形式开展活动。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因为研究的主题一样,目标一致。但事与愿违,学生往往会在自主活动中,出现分工的不合理,一些学生的研究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探究活动只有少数尖子生才能“研究”。团结合作只是留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真正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生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对于活动中出现的互相推诿、消极被动、惟我独尊的情况,教师需要指导和纠正 ,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合作中小组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公平、合理。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有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为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力求使小组成员的分配公平、公证、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具体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征,如有些问题会涉及到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社会知识等等,教师可以考虑选配具有上述知识背景的成员为一个合作小组,优势互补,以利于学习讨论的活跃和思维的开阔,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其次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觉到我能行,我在小组不可缺少。因此,在大量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为他们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其中的快乐。所以说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在活动中展现自我。
  3. 活动、学习方式要多样化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面向自然、面向社会、自我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改变了学生原来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画面、图片、多媒体等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的画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观形象的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既学到知识,又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久而久之就形成爱好综合实践课的兴趣。如教学案例《纸与我们的生活》一主题,当学生发现校园内浪费用纸的环保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开出怎样的处方医治这个问题?学生们又纷纷开展小组讨论,查资料,找教师等实践活动。第三节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表医治处方,有的说,校园内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向老师、校长提意见,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制定节约用纸公约;有的说,校园外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向政府部门提意见、建议,提高市民节约用纸意识,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向全社会提出倡议: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样学生在探究的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了生活,发展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在问题的发现中获得活动的乐趣;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活动的实施中获得人格的尊严;在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拾起丢掉的自信。让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将学生浓厚的兴趣一直延续到课后、课外、甚至下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还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1.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自主探究学习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关键词】阅读;储备;感受;导游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
期刊
实施新课程教育的关键在课堂。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新课程,只有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育。新课程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备课要深 备课的主要环节是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拟定教法,然后编写教案。  首先应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融进新课程教育对各学科的目标要求,在备课中应充分体现和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探究;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
期刊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效地培养学生,有效地提高质量,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难题,许多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师多年来进行大量的教学改革实验和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效果不理想。尤其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加以审视和反思,认真进行研究,寻找妥善的对策。唯其如此,才能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当前的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
期刊
1. 找到定位,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赫赫有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生战功累累,无人不晓,但却接受了某大学校长一职,结果毫无战绩;科学家爱因斯坦名扬四海,但却拒绝了来自各方的盛邀,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结果流芳百世,这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而拥有永远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因此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尤其重要。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我们的老师同样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倡导
期刊
【摘 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愿写、乐写是低年级写话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关键词】积累;观察;想象;拓展;摘记法;背诵法;比赛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作文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可见,愿写、乐写是低年级写话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人格塑造方面,要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格塑造;教学策略  所谓健康人格,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