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如今已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离不开歌唱家和作曲家的配合与合作,也离不开电视、网络、期刊等传播媒介的推广。当然,对于艺术发展而言,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和支持。2015年年底,央视推出“80后”歌唱家精彩绽放音乐会,对节目虽然不像真人秀那样轰动,但也引起了不同年龄阶层和声乐爱好者的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节目播出之后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作者通过本文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80后”歌唱家;社会反响;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80-02
一、“80后”歌唱家光荣绽放2015年11月23日,由音乐频道策划的《光荣绽放——2015十大“80后”歌唱家音乐会》在北展剧场录制播出。本场晚会主要以“留住经典、再现辉煌”为主导,汇集了十位80岁以上的老一辈歌唱家。带着引号的“80后”有两重含义,第一层是年龄在80及80岁以上的老一辈歌唱家,第二层是真正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青年歌手。
节目选择再次将这十位老一辈艺术家聚集,当他们的光荣在舞台上绽放,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们在过去的年代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属于他们自己的代表作。他们不仅是中国音乐界最璀璨夺目的光辉,更是中国文化建构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传播者。是他们用动人的旋律和美妙的音符刻画了中国乐坛每一个经典而难忘的时刻。从杖朝之年的于淑珍老师,到年入耄耋的郭兰英老师和李光曦老师,他们在本次晚会献唱的歌曲都是具有标志性的成名代表作。除了老艺术家的精彩献唱,这场音乐会还有强大的演奏阵容,由青年指挥家夏小汤担当指挥(也是一位80后),中国爱乐乐团现场演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现场合唱,还有佟铁鑫、刘和刚、王丽达等众多年轻的歌手到场助阵。众多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出将本场音乐会打造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与此同时我们要感谢岁月的馈赠,能将如此多美妙的旋律传承,让我们得以再次聆听岁月留给我美好的记忆。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难看出老一辈艺术家多次真情流露,他们都为多年之后能够再次同台,再次为祖国共同歌唱而激动不已,潸然泪下,现场的观众们也不由地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80后”精彩绽放的社会反响
作为90后的我们,偶然看到“80后”歌唱家精彩绽放这个节目,就一下被强烈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完整场音乐会后心中仍觉得荡气回肠。我虽然无法切身体验那个年代的生活,但是当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看完这台音乐会时,都不自觉地发出赞叹,举起大拇指为艺术家们的精神点赞并让我把音乐会分享给更多的人。当我把音乐会分享在朋友圈后出乎意料的不仅是老一辈人喜欢这种新颖的音乐会形式,中年人、青年人也讨论得不亦乐乎。
对于“80后”的老一辈观众来说为找回属于他们的红岩文化记忆点赞,艺术家们在光荣绽放的舞台上从战争前唱到和平时期,一些退伍的老红军听到熟悉旋律响起时,回忆起在战争年代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奋不顾身流下激动的眼泪,后代子孙听着他们的故事,为有这样的亲人而感到骄傲;对于80年后的中青年人来说,为老艺术家的演唱技巧和方法点赞。这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我国民族声乐从建国初期的初步发展到改革开放的逐渐复苏,再到现如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从本土到中西结合离不开老艺术家千锤百炼的钻研和创新;对90后的年轻人来说,为老一辈艺术家的刻苦创新精神点赞。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只是要唱歌词,更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诠释一首歌曲。在真正的的艺术领域中,歌唱家在精神和情感方面要比常人付出的更多,才能更好地把歌唱艺术真正的融入到大众文化需求中。作为晚辈的我们应该像老一辈艺术家一样对声乐有坚持不懈的追求,传达更多正能量。
三、“80后”精彩绽放文化思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通过不断的传承文化并创造出绚丽迷人的音乐艺术,它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贡献毋庸赘述,它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并产生不同的现实价值,成为文化大熔炉中一朵芬芳馥郁的奇葩。歌唱家用歌声刻画了历史,历史也用歌声传承了他们的艺术。每一首歌中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歌曲的魅力,更多的是光荣文化、传承文化、艺术精神的接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歌曲,是老一辈艺术家用几十年的岁月沉淀激励年轻一代要铭记的历史,传承的文化。在光荣绽放的舞台上,十位老艺术家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永不凋谢的花朵,什么永不褪色的青春。歌唱家们用歌声见证着历史,历史也用歌声见证着他们。他们高超的演唱技能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不仅没有被消逝,相反都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歌声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历史,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文化飞速的发展的21世纪,我们传承民族声乐文化艺术不仅是要“往前看”,更要把过去的经典保存学习并传承。学者郭建民在书中写道:当“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口号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样式应当持有的态度时,我们对于20世纪不断涌现的民族声乐各种表演形式及相应的新的思潮,就要从文化意义上进行历史层面的审视和解读。[1]本台晚会中歌唱家们用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发扬艺术文化既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不失开放精神,要用宽容的心态广吸博纳、为我所用。正是有这这样的精神才促成了经典文化艺术的传承。事实上,“中国民族声乐文化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因为它是多元世界文化中的一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品格”[2]时代的记忆,生命的接力,新一代的传承。
光荣绽放的老艺术家们告诉我们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一首永不退色的歌,青春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青春就是岁月刻下的每一个足迹,青春就是经过风吹雨淋时间的检验,青春就是一路留下含苞待放的花蕾,向着世界展现出丰饶的姿态。青春对于老一辈艺术家来说就是他们传唱的经典歌曲以及对艺术执着的追求。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同时我们也要在之后艺术探究的道路上坚定地树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审美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步伐,推波助澜、勇往直前、与时俱进!把多元化的中国声乐艺术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让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323.
[2]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04):90.
(责任编辑:刘申五)
[关键词]“80后”歌唱家;社会反响;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7-0080-02
一、“80后”歌唱家光荣绽放2015年11月23日,由音乐频道策划的《光荣绽放——2015十大“80后”歌唱家音乐会》在北展剧场录制播出。本场晚会主要以“留住经典、再现辉煌”为主导,汇集了十位80岁以上的老一辈歌唱家。带着引号的“80后”有两重含义,第一层是年龄在80及80岁以上的老一辈歌唱家,第二层是真正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青年歌手。
节目选择再次将这十位老一辈艺术家聚集,当他们的光荣在舞台上绽放,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们在过去的年代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属于他们自己的代表作。他们不仅是中国音乐界最璀璨夺目的光辉,更是中国文化建构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传播者。是他们用动人的旋律和美妙的音符刻画了中国乐坛每一个经典而难忘的时刻。从杖朝之年的于淑珍老师,到年入耄耋的郭兰英老师和李光曦老师,他们在本次晚会献唱的歌曲都是具有标志性的成名代表作。除了老艺术家的精彩献唱,这场音乐会还有强大的演奏阵容,由青年指挥家夏小汤担当指挥(也是一位80后),中国爱乐乐团现场演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现场合唱,还有佟铁鑫、刘和刚、王丽达等众多年轻的歌手到场助阵。众多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出将本场音乐会打造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与此同时我们要感谢岁月的馈赠,能将如此多美妙的旋律传承,让我们得以再次聆听岁月留给我美好的记忆。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难看出老一辈艺术家多次真情流露,他们都为多年之后能够再次同台,再次为祖国共同歌唱而激动不已,潸然泪下,现场的观众们也不由地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80后”精彩绽放的社会反响
作为90后的我们,偶然看到“80后”歌唱家精彩绽放这个节目,就一下被强烈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完整场音乐会后心中仍觉得荡气回肠。我虽然无法切身体验那个年代的生活,但是当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看完这台音乐会时,都不自觉地发出赞叹,举起大拇指为艺术家们的精神点赞并让我把音乐会分享给更多的人。当我把音乐会分享在朋友圈后出乎意料的不仅是老一辈人喜欢这种新颖的音乐会形式,中年人、青年人也讨论得不亦乐乎。
对于“80后”的老一辈观众来说为找回属于他们的红岩文化记忆点赞,艺术家们在光荣绽放的舞台上从战争前唱到和平时期,一些退伍的老红军听到熟悉旋律响起时,回忆起在战争年代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奋不顾身流下激动的眼泪,后代子孙听着他们的故事,为有这样的亲人而感到骄傲;对于80年后的中青年人来说,为老艺术家的演唱技巧和方法点赞。这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我国民族声乐从建国初期的初步发展到改革开放的逐渐复苏,再到现如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从本土到中西结合离不开老艺术家千锤百炼的钻研和创新;对90后的年轻人来说,为老一辈艺术家的刻苦创新精神点赞。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只是要唱歌词,更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诠释一首歌曲。在真正的的艺术领域中,歌唱家在精神和情感方面要比常人付出的更多,才能更好地把歌唱艺术真正的融入到大众文化需求中。作为晚辈的我们应该像老一辈艺术家一样对声乐有坚持不懈的追求,传达更多正能量。
三、“80后”精彩绽放文化思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通过不断的传承文化并创造出绚丽迷人的音乐艺术,它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贡献毋庸赘述,它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并产生不同的现实价值,成为文化大熔炉中一朵芬芳馥郁的奇葩。歌唱家用歌声刻画了历史,历史也用歌声传承了他们的艺术。每一首歌中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歌曲的魅力,更多的是光荣文化、传承文化、艺术精神的接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歌曲,是老一辈艺术家用几十年的岁月沉淀激励年轻一代要铭记的历史,传承的文化。在光荣绽放的舞台上,十位老艺术家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永不凋谢的花朵,什么永不褪色的青春。歌唱家们用歌声见证着历史,历史也用歌声见证着他们。他们高超的演唱技能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不仅没有被消逝,相反都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歌声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历史,文化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文化飞速的发展的21世纪,我们传承民族声乐文化艺术不仅是要“往前看”,更要把过去的经典保存学习并传承。学者郭建民在书中写道:当“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口号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样式应当持有的态度时,我们对于20世纪不断涌现的民族声乐各种表演形式及相应的新的思潮,就要从文化意义上进行历史层面的审视和解读。[1]本台晚会中歌唱家们用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发扬艺术文化既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不失开放精神,要用宽容的心态广吸博纳、为我所用。正是有这这样的精神才促成了经典文化艺术的传承。事实上,“中国民族声乐文化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因为它是多元世界文化中的一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品格”[2]时代的记忆,生命的接力,新一代的传承。
光荣绽放的老艺术家们告诉我们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一首永不退色的歌,青春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青春就是岁月刻下的每一个足迹,青春就是经过风吹雨淋时间的检验,青春就是一路留下含苞待放的花蕾,向着世界展现出丰饶的姿态。青春对于老一辈艺术家来说就是他们传唱的经典歌曲以及对艺术执着的追求。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同时我们也要在之后艺术探究的道路上坚定地树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审美导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步伐,推波助澜、勇往直前、与时俱进!把多元化的中国声乐艺术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让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323.
[2]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04):90.
(责任编辑:刘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