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彰显高职办学特色,并逐步被社会、高职院校和学生所接受,得到了深入开展,但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创新学生管理机制的对策,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学结合;职业教育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文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种高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而这种改变必然会引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院与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从正面角度来看,对于企业和学院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共赢的局面,学院可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企业又可以减少培养员工的成本。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学院与企业在学生管理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学院的根本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切都是围绕培养人才展开的;而对于企业而言,商业就是为了追逐利益,一切都是围绕企业利润展开的。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对于两个组织的管理理念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同时受到学院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落差,比如,发现对于职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也会引起学生对企业工作与生活的不适应,这样必定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的不规范或缺失。在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即非“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由辅导员全权负责,学生平时就是处于宿舍、教室、食堂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环境中,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简单,并且辅导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学生管理机制较健全。
但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根据企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的学生,都不能分配到同一企业甚至是同一岗位,从而使学生管理发生了变化,由在学院时统一的集中管理变成分散在各地各企業各岗位的分散管理,加大了学生管理的成本、空间和难度。另外,“工学结合”过程中,作为学生辅导员,其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会认为企业应该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管理,这种思想上的懈怠可能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才有,甚至包括专业教师或学院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只会安排给学生实习或工作任务,而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或是日常管理一般不会过问。这些会造成“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的不规范。
3.“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企业、学院三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对于学生而言,在“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活动中,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企业工作,能够学习到相关的技术技能,这是作为学生的基本诉求;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薪水,和企业正式员工有同样的待遇,但是,实习学生是很难达到企业岗位需求的,企业不会给予学生更好的待遇,导致学生与企业之间产生矛盾。对于企业而言,“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必须在不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而如今社会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企业更有可能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只注重学生创造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这样会引发学生的不解与逆反心理。对于学院而言,“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都属于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是有具体安排的,企业因为生产或是经营的情况,有时会很难与学院的教学计划达成统一,对学院教学目标产生影响。因此,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企业、学院三方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共性需求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三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4.“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波动。结合前面几点所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经历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激烈碰撞;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角色定位的变化,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波动。学生在思想上必须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企业员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从学习和工作上进行适应,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适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慢慢认识到“我还有很多不会的”,突然发现自己在企业中毫无价值,感觉大学生还不如工人,其优越感受到巨大冲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学生意志消沉,在学生与员工之间的角色转换上产生迷茫。这些心理波动必然会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
1.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学生管理体系。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由“行政化”“机关化”转变为“市场化”,根据“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应把学生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学生管理体系,包括决策层、调控层和执行层。第一,决策层要由政府、学院、行业和企业高管组成领导小组,从全局性、基础性与前瞻性的层面上,来获得政府、行业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从而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發展”的目标。第二,调控层可以整合教学、学生、人事、团委、就业等中层管理力量,主要肩负协调、指导与监控的职责,全面协调和指导学生开展工作,重点解决“工学结合”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第三,执行层可以按照“工学结合”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校中厂或者校外实习基地等实习实训要求,建成由系(院)领导、双导师(学院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组成的管理小组。从多层次、多方面来建立适合模式“工学结合”需要与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学生管理体系。
2.建立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协同互动的学生管理制度。“工学结合”是通过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来实施的,学习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学生是实施的主体。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适应“工学结合”模式,必须由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因此,制订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也是校企双方明确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与分工相磨合的过程。“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是激励机制,能够保障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确定三方利益诉求共同点,建立长效机制;三是约束机制,明确学院和企业在学生管理职责方面的界限,从而保障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考核机制,包括学院和企业对双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指导实践等方面的考核制度,对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学习工作表现的考核制度等。综上所述,在对三方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同时,应给予其有效地激励,使激励、约束与自律有机结合,形成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协同互动的共赢局面。
3.建立“双导师”的学生管理队伍。首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专职辅导员存在数量不足、岗位定位不准、岗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事务性工作较多,对于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认知不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不够重视。因此,学院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三化”水平,就要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次,建立“双导师”学生管理队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满足相应学生管理的需要,必须要把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纳入学生管理队伍中,作为“双导师”来参与“工学结合”的全过程。第一,将专业课教师作为实习导师,实行“导师制”,将学业、实习指导与育人教育相结合;第二,从企业聘请管理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工学结合”,指导学生实习,同时作为学院兼职教师,更能理解和完成学院教学计划。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工学结合”中,实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要能够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骨干带头作用,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要让学生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决策,发挥学生管理的民主性,鼓励学生在实习中积极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转变学生被管理的心态与被迫实习的逆反心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向职场人转变。
三、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创新学生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鹏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27.
[2]季跃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式学生管理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41-42.
注:本文系2015年度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教改类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IST2015-09)。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学结合;职业教育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文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种高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而这种改变必然会引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院与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从正面角度来看,对于企业和学院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共赢的局面,学院可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企业又可以减少培养员工的成本。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学院与企业在学生管理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学院的根本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切都是围绕培养人才展开的;而对于企业而言,商业就是为了追逐利益,一切都是围绕企业利润展开的。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对于两个组织的管理理念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同时受到学院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落差,比如,发现对于职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也会引起学生对企业工作与生活的不适应,这样必定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的不规范或缺失。在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即非“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由辅导员全权负责,学生平时就是处于宿舍、教室、食堂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环境中,学生管理工作相对简单,并且辅导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学生管理机制较健全。
但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根据企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的学生,都不能分配到同一企业甚至是同一岗位,从而使学生管理发生了变化,由在学院时统一的集中管理变成分散在各地各企業各岗位的分散管理,加大了学生管理的成本、空间和难度。另外,“工学结合”过程中,作为学生辅导员,其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会认为企业应该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管理,这种思想上的懈怠可能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才有,甚至包括专业教师或学院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只会安排给学生实习或工作任务,而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或是日常管理一般不会过问。这些会造成“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的不规范。
3.“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企业、学院三方的利益诉求不同。对于学生而言,在“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活动中,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企业工作,能够学习到相关的技术技能,这是作为学生的基本诉求;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薪水,和企业正式员工有同样的待遇,但是,实习学生是很难达到企业岗位需求的,企业不会给予学生更好的待遇,导致学生与企业之间产生矛盾。对于企业而言,“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必须在不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而如今社会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企业更有可能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只注重学生创造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这样会引发学生的不解与逆反心理。对于学院而言,“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都属于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是有具体安排的,企业因为生产或是经营的情况,有时会很难与学院的教学计划达成统一,对学院教学目标产生影响。因此,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企业、学院三方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共性需求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三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4.“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波动。结合前面几点所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经历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激烈碰撞;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角色定位的变化,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波动。学生在思想上必须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企业员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从学习和工作上进行适应,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适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慢慢认识到“我还有很多不会的”,突然发现自己在企业中毫无价值,感觉大学生还不如工人,其优越感受到巨大冲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学生意志消沉,在学生与员工之间的角色转换上产生迷茫。这些心理波动必然会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
1.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学生管理体系。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由“行政化”“机关化”转变为“市场化”,根据“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应把学生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学生管理体系,包括决策层、调控层和执行层。第一,决策层要由政府、学院、行业和企业高管组成领导小组,从全局性、基础性与前瞻性的层面上,来获得政府、行业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从而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發展”的目标。第二,调控层可以整合教学、学生、人事、团委、就业等中层管理力量,主要肩负协调、指导与监控的职责,全面协调和指导学生开展工作,重点解决“工学结合”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第三,执行层可以按照“工学结合”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校中厂或者校外实习基地等实习实训要求,建成由系(院)领导、双导师(学院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组成的管理小组。从多层次、多方面来建立适合模式“工学结合”需要与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学生管理体系。
2.建立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协同互动的学生管理制度。“工学结合”是通过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来实施的,学习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学生是实施的主体。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适应“工学结合”模式,必须由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因此,制订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也是校企双方明确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与分工相磨合的过程。“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是激励机制,能够保障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确定三方利益诉求共同点,建立长效机制;三是约束机制,明确学院和企业在学生管理职责方面的界限,从而保障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考核机制,包括学院和企业对双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指导实践等方面的考核制度,对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学习工作表现的考核制度等。综上所述,在对三方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同时,应给予其有效地激励,使激励、约束与自律有机结合,形成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协同互动的共赢局面。
3.建立“双导师”的学生管理队伍。首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专职辅导员存在数量不足、岗位定位不准、岗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事务性工作较多,对于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认知不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不够重视。因此,学院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三化”水平,就要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次,建立“双导师”学生管理队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满足相应学生管理的需要,必须要把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纳入学生管理队伍中,作为“双导师”来参与“工学结合”的全过程。第一,将专业课教师作为实习导师,实行“导师制”,将学业、实习指导与育人教育相结合;第二,从企业聘请管理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工学结合”,指导学生实习,同时作为学院兼职教师,更能理解和完成学院教学计划。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工学结合”中,实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要能够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骨干带头作用,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要让学生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决策,发挥学生管理的民主性,鼓励学生在实习中积极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转变学生被管理的心态与被迫实习的逆反心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向职场人转变。
三、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创新学生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鹏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27.
[2]季跃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式学生管理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41-42.
注:本文系2015年度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教改类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IST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