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三早”教育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MDZD2015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3-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的全面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应该更加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贯彻改革开放。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应该紧跟党的这一方针,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的具体经验,对有利于当前高校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路。
  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都相当被重视,且一直走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最前列。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研究生教育的“教”与“学”两个方面分别考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策略,以确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路与落实措施。
  一、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首先就是要认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从现状中梳理出在研究生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障碍。以下是归纳总结出的在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研究生培养规模上讲:近年来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其直接推动力并非来自市场的需求,而是政府进行行政干预的结果。这种行政干预的结果使得研究生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在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过度教育、文凭贬值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生教育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带来了严重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从研究生类型结构上讲: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专业型研究生发展滞后,甚至被边缘化。无论从规模还是专业两哪个方面来看,都无法满足目前我国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对多层次、多种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同时,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现象,培养过程存在培训化、商业化倾向,最终导致需求量较高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普遍不高。
  3.从学科和专业结构上讲: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能及时设立。这就导致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体系僵化、老化等问题;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社会上日益凸显出高学历人才供大于求,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挫伤了社会公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二:研究生入学选拔制度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招生,学术人员在确定选拔方式、制定考试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得不到真正体现,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2.研究生入学考试存在重初试、轻复试;重笔试、轻面试的倾向。导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有限。
  3.考试内容难以真正有效考核学术潜力、创造性等高层次人才必备的素质。特别是公共考试科目外语和政治理论占据了很大份量,加重了考生负担的同时挤占了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当前,扩大高校和导师在研究生入学选拔环节的自主权已经成为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在扩大自主权的同时,如何建立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以确保研究生入学选拔的公平公正,至今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最为关键的环节,该环节涉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诸多内容。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存在以下五类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过分强调培养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导致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发展极不均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未能真正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即使是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也往往简单移植或套用学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能达到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滞后。部分高校教师至今还沿用多年前的教材,学科前沿的成果未能及时引入教学,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缺乏深入研究,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
  3.教学方法落后。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学习的特点,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探究式学习没有得到真正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
  4.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僵化。不少学校简单以论文发表数量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挖掘。
  5.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关系没有很好协调。许多导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二、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高校的改革方向
  方向1.根据产业结构确定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
  自研究生教育产生以来,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其主要是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初期,各国都普遍重视文理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上,各国传统的人文学科、基础理科研究生教育虽然也继续发展,但其所占比重却不断下降;而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医学、自然科学等受到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也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兴学科。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渐趋合理,但基础学科和文理学科的比例依然偏高,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和跨学科学科比较薄弱。稳步发展基础学科,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加强跨学科研究,应当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方向2.以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为基础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布局
  从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看,在区域结构上都采取合理分布、相对集中的策略,呈现出适度集约的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会面临区域布局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本科生教育和专科生教育的发展应该相对均衡一些,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师范教育、医学教育、农学教育、工学教育,要考虑到布点的均衡性,通过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但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阶段,在区域布局上应该更多地考虑某一地区的高等学校是否具备了培养研究生的条件,而不是盲目追求均衡。在博士生教育阶段尤其如此。我国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相对低下,不能盲目地在研究生教育的布点上予以照顾,否则会降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声誉。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措施予以解决。
  方向3.以高水平大学为依托发展研究生教育基地
  在发达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共同构成高等教育体系。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既有一定的分工,又有一定的协作,共同完成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各国都是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在高水平的大学中发展研究生教育,而不像本、专科教育那样遍地开花。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学位制度得到逐步完善,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学位授权体系。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52所,能够授予硕士学位以上学位的高等学校457所,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245所,这与发达国家依托高水平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思路是一致的。
  方向4.以多种模式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从宏观上来看主要有学徒型、专业型、协作型和教学型等四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反映了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位类型单一,基本上是学术性学位占主导地位,专业学位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专业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正好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会日趋多样化,单一的学位类型和培养模式势必会影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应该在学位类型设置上突破以学术性学位为主的局面,在现有专业硕士学位的基础上,扩大专业硕士学位的种类和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使专业学位的规模超过学术性学位的规模。专业学位的设置应该突破硕士学位层次的限制,在博士层次设立专业学位。
  方向5.以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数量与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对永恒的矛盾。虽然发达国家也并未真正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但它们都一直采取多种措施,在数量扩大的情况下提高质量或者不让质量下降,试图走质量与数量并举的道路。处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也正面临着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势在必行。但在连续数年的扩招之后,由于师资、教学与科研设施、服务设施、生源等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加上精英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质量问题逐渐露出水面。我国必须总结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发展后质量下降的教训,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新路子。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涉及到许多因素。要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保证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所有这些方面都应该予以重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它们一般通过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质量保障机制来确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学校层面,各国大学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在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之外,都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定期对本校的研究生教育计划的质量进行检查。从社会层面看,各国通过政府、认可(评价)机构、专业协会、学校与专业排行榜、市场等力量控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最薄弱的环节,在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主要停留在政府监控的层面上,尚未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并举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体系。因此,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加强社会和学校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应该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研究生自身能力与思想意识的转变
  转变1.学习目标应更加明确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已经针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部分进行了专业型和学术型的划分。但是研究生在进行教育结构选择的时候,往往不能准确的选择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教育方向。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从学术型与专业型两个方向深入的划分,研究生个体也应该从自身的优势为出发点,结合身边的资源环境,选择更适合或者自己更擅长的研究生形式去发展。
  转变2.三种能力的培养
  1.学习能力
  从本科阶段学习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学习方式会发生质的变化,由原来的被动式的学习转化成主动式的学习。这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当中早已普及。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体研究生来说,怎样去高效的利用主动学习的时间等一切资源,就要看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必然会使得研究生在硕士学习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
  2.创新能力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为二级结构。2003年,我国在学研究生65.13万人;其中博士生13.67万人,硕士生51.46万人。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按照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科技发展急需创新能力的今天,提高研究生自己的主动创新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也能为研究生步入社会后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表达能力
  当前我们的研究生普遍存在一处短板,就是表达能力的欠缺。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有一种词不达意的感觉。学习和记忆解决的是在人脑中贮存知识的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所创造的新知识,如果只是创造者个人进行记忆,意义就不大了。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让更多的人理解、记忆,进行学习,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表达能力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你要想将来有所建树,必须抓紧任何学习阶段来努力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转变3.三种意识的转变
  1.团队意识
  说到团队意识大家可能认为是老生常谈,其实并不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各自的家庭中都属于掌上明珠,宠爱有加。这也就造成了当今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分享意识与合作意识。但面临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仅凭一己之力去达成一个目标只会越来越难,所以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研究生最重要的意识培养就是团队意识的培养。
  2.大局意识
  上文提到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自主、主动的学习,而且每个研究生分别有各自的研究目的与方向。这也就容易使我们的研究生过度的沉浸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很难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审视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很容易导致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最终的后果就是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项目以及个人在融入到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现象。
  3.社会意识
  在以往的培养模式下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在“象牙塔”内深居简出、闭门苦读、倾心研究。很少有接触生产生活实践的机会,往往写起理论文章来有一套,但对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不熟悉,动手能力也不强。而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走出学校,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线中,经受洗礼和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通过让研究生广泛参加应用性课题攻关、社会调查、挂职锻炼、见习实习等手段来提升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
  魏成喜,男,汉族,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内蒙古民族大学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民委蒙医药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国家西部人才计划“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系统生物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内蒙古民族大学首届,第八届“科尔沁学者”。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是一般庶民百姓的音乐,是适合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一种艺术,具有鲜明的原生性。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纪录和反映着民间历史文化。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 传承 推广 发展民族音乐情感教学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在提升,消费层次有了明显的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出合理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购买所需物品,而是把消费当成是一种享受,对购物环境也越来越挑剔。本文以服装店铺的微观环境为例,来阐述下市场营销环境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市场营销环境 消费者 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新传媒时代,对传媒事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应时代所需,改革迫在眉睫。笔者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文艺作品演播》为例,归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总结分析现象后的原因,从课程改革、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研究提高教育效果的方法,为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艺作品演播 播音与主持艺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认知学徒制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在教学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推行和应用。认知学徒制继承传统学徒制的核心要素,融入现代学校教育中重视认知能力培养的理念,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认知学徒制 教学环境设计 软件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0-02  一、认知学徒制的概述  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53-01  在当今服装教育界有这么一些现象:之一,某知名服装院校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应聘,竟然连一条裤子样板都打不出来,连一条裙子也做不出来,只会画“小人”(服装效果图),更有甚者连高速电动缝纫机器都不会踩,看到服装厂的设备,流水生产线,对他来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现象之二:南方某城市,举办方把“××杯”全
期刊
【摘要】“开放式虚拟课堂”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在学习时间、学习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其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之前师生之间单方向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了远程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开放式虚拟课堂”,并以《影视批评》课程为例,对“开放式虚拟课堂”在远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式虚拟课堂 远程教
期刊
【摘要】网络化治理是信息化时代,在公民社会及第三部门兴起背景下产生的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分析网络化治理的内涵及特征、参与主体和各自作用以及网络化治理实现所需的运行机制基础上,提出常州科教城实现网络化治理的六项关键因素。  【关键词】网络化治理 科教园区治理 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常州高职园区师资共享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4SJD529)。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青旅实验班”为例,就高职校企协同的涉外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模式的产生背景、必要性和构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提高旅游类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办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校企协同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5-02  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
期刊
【摘要】生产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及学生的就业前途,也间接地影响到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给予生产实习足够的重视。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与学生的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推动了学校的教改工作,还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直接的利益,两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生产实习 就业 有机结合  【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机械设计”的教学效果,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翻转课堂和MOOC引入教学,变换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提高其实际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设计 翻转课堂 MOOC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5-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