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与刘师培的友谊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薷,生于1884年,江苏仪征人。仪征刘氏是经学世家,尤以治《春秋》、《左传》,饮誉学林。他本人也尝以家学第四代传人自居。他不仅是晚清著名学者,亦是著名的革命党人。
  钱幺同,本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1887年9月12日生,浙江吴兴人。著名学者,北大、北师大名教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骁将。
  1919年11月10日,北京,天气很冷,北风呼啸,患肺结核已年余的刘师培躺在病榻之上,人已快不行了。时,钱幺同来探视刘。刘努力张开双目,望着钱,断断续续地说道:“玄同,看来我就要走了,谢谢你和蔡先生(蔡元培)和仲甫(陈独秀),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我是过来人。在中国,研究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我是最早的人……仲甫的《文学革命论》和你的文化观点,远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激进多了。仲甫和你几乎是否定了包括汉赋、唐诗、宋词在内全部古代文学……谁若提倡研究和整理国故,你们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打成复辟派,加以攻击。而我以为,这种偏激如不纠正,只能造成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断页……你们的问题在于,只提倡了从全局上引進西方先进文化,而忽视了引进西方文化必须进行的消化,必须符合中国的实情。你们太情绪化了,连营垒中有不同意见也不允许。我以为在这方面,胡适是对的……”
  这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的这番话对钱来说,就像是醍醐灌顶,极具震撼,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刘去世以后,钱又不遗余力地为其整理遗著。尽管他对刘的很多学术观点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但在编辑过程中,却毫不挟私,知人论世客观平和,字里行间弥散的都是对故友的深情厚谊。
  尤值得一提的是,刘虽只活了36岁,但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然值乱世,遗著多有散佚。钱为征集其遗稿,可谓是煞费苦心。比如,他知自己的同门师弟黄侃曾拜在刘去世前不久,拜师其门下,手中当有一些刘的书稿,而他与黄却又向来不睦,自觉难以开口。于是,就辗转了一大圈,终于从黄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处,借来了黄所藏的刘《剧礼》和《仪礼》两注的副本。又,还有很多刘的遗稿都是钱从其收藏的旧报刊中一篇篇找出来的。
  钱在承担刘的遗著整理编辑工作时,已经50岁了,身体极差,不仅经常要去北师大上课,同时还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承担着编《简化字表》的工作和为老师章太炎编《章氏丛书续编》的工作,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
  《刘申叔遗书》直到1937年3月底才全部编完,钱又为该书撰写了一篇五千言的文言文序。此后,他又为了这本书的出版而多方奔走,终于使之在1938年11月正式出版。仅一个多月以后(1939年1日1日),钱也油尽灯枯,撒手了人寰。
其他文献
华北最大的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有各种野生鸟类260多种,野鸭子自然就成了野鸭湖的“名头”。本刊记者前去采风时,抓拍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只野鸭子冒着严寒,在湿滑的冰面上,向前挥动着翅膀,眼睛紧盯着鸭群,仿佛是在指挥着鸭群有规则的前行。  王文澜  (著名摄影家)简介:  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任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新闻摄影金奖、全国十佳体育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公孙大娘的父亲在她8岁那年,因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失手打死了人,杀人偿命,很陕就被官府拿住,处以了斩刑。一个杂技班班主看公孙大娘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又会些功夫,不忍见她流落街头,便把她收留了下来。  从此,这个杂技班就成了公孙大娘的家。一晃十年,公孙大娘在班主的精心调教下,成了班里的台柱子,尤其是她跳的《剑器舞》,凡看过的人,没不说好的。  这天,他们正在长安撂地时,高力士正巧从他们拉
期刊
2月28日起,由北京御喜影視传媒出品,武洪武执导,李倩、叶静、潘阳、肖轶、郭金杰等领衔主演的43集热血青春红色抗战大剧《小妮扛枪》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每天的18:55准时开播。该剧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叫米小米(李倩饰)的农村姑娘,因为反抗日军士兵赤井的强暴被迫卷入战争,后来在八路军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战争的磨炼,由一个胆小懦弱的农村女孩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叶静饰演的高
期刊
本月沙龙主题:电报。  这主题自带长辈属性,没一把年纪,还真弄不明白电报这回事儿。  很难得,我们做到了“打入‘敌人’内部”——位作者的妈妈,就是报务员。80多岁了,还能清晰报出儿子名字的数字代码。  电报,还是久远了。我们几个人共享记忆,竟然不能准确说出:电报是红格格纸,还是绿格格纸?发电报是红格格纸,收电报是绿格格纸?孩子不知我们在讨论什么,纳闷:  “着急怎么不发个微信呢?”  是啊?怎么不
期刊
看谍战片看多了,总是把很多的目光注视到片中的那些发报员身上。其实,那完全就是一种儿时的情结,因为,我的母亲,就曾是一名报务员。几十年前,我还小,母亲也还在上班——在北京某邮局负责打电报。  记得幼儿园放假的那段时间,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家中无人照顾我,母亲便会把我带到她工作的发报室。我眼里也自然对母亲工作的状态记得十分的清楚。母亲和她的同事阿姨们,每人桌前,都放着一台发报机,当然,已经不是谍战片中的
期刊
说起电报,40年没拍过了吧?  印象真的不深了。但是作为一个年过半百,而且一家几口人不在一个地方生活的老年人,对电报这种古老的通讯技术,还是用过的。  记忆里,电报是个不祥之物。因为我小时候,拍电报是个花钱挺多的事,几个字,就得几块钱,那时的人才挣多少?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的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一百块零八毛!普通人家,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块儿,未准能到一百块钱。一大家子——四五六七八九十口人(那时
期刊
说起电报,不仅是个暴露年龄的话题,也是一个暴露隐私的话题。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小学同学“枕头”的故事。  “枕头”是一位女同学。之所以开篇要先交代“枕头”和她的性别,等接下来我说到她人生中的两封电报,个中原委,你自然就明白了。  “枕头”出生前那段时间,难得风调雨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似乎更迷信天气,也更迷信算命看相。很多人都指着“枕头妈”鼓起的肚子,很笃定地说:“男孩,准没错!”这话,对于“
期刊
小时候看过无数次京剧《红灯记》,知道他们是为保卫密电码而与鬼子斗争,却不知道密电码为何物,为什么这么重要。长大一点儿才知道密电码是翻译电报用的手册,从此明白电报是怎么回事。  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是座二层小楼,离坐落在六部。的电报大楼很近,后窗正對着电报大楼的钟楼。所以抬眼就可看到钟表指针,听到报时的《东方红》乐曲。  我的幼儿园在建国门,在长安街上坐大一路公交车到六部口站穿胡同回家,下车站就在电报大
期刊
30年前那个春节,我和老伴儿既没去公园,也没去庙会,而是作為普通百姓逛了趟中央电视台。我们既不是幸运观众去看演出,更不是演艺圈人士去做节目,为什么能有这个机遇呢?  那是1989年2月,中央电视台为了答谢社会公众对央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决定在春节期间,开放演播大厅和部分附属设施,供广大观众参观。这条消息一公布,立即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我们老两口早就盼望能有个机会,去央视开开眼,这回可逮着了。正月初
期刊
现在说起电报,恍如隔世,至少40岁以下的人对此都非常陌生,很多人了解电报都是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得知的。电报是一种很古老的通讯技术,在电话没有普及的年代,电报是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喜又报忧是它的特点。因为不具备双方通话的功能,单方的电报内容很难核实,所以,闹出了很多誤会和笑话。  在我的记忆中,一毛钱能买一根糖葫芦的年代,发电报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发一个字要3毛钱,几块钱也发不了多少字,所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