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化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若干建议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质工程的测量生产活动中,其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测量质量。良好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地质工程测量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充分的提升测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的加强对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优化创新,促使测量方法与测量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地质测量工程提供帮助。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充分的分析,并进一步对优化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若干建议进行合理的总结。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优化
  进行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来为地质测量工程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引导,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合理优化与创新,能够有效的确保其所开展的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充分的的符合技术标准与用户需求,从而进一步确保其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质量,能够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的对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进行充分合理的优化。
  一、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案设计编写的依据不够
  部分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方案的编写工作时,往往会习惯于参考过时的教材和旧的设计书中的内容,使得设计方案中对于我国现行的各项技术标准规定掌握不够,造成其对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格以及实际的成本定格不够重视,整个设计方案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总结,且缺乏相应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质量检查报告,使得地质工程测量设计的方案编写缺乏合理的依据,从而导致其不能真正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的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1]。
  (二)设计方案的内容不够完善
  在部分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中,由于进行测量技术设计的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这就容易导致其在进行实际的实际过程中造成设计书封面的不统一与不规范现象,再加上受到时间与项目特殊性的影响作用,使得各个技术设计书的封面五花八门,且设计书中的格式与字体都不能实现有效的统一。由于每不同的地质测量工程会因为其所需要进行工程项目的地点不同,而造成其所需运用的设计方法不同。然而,如果设计人员将其他的设计格式与方案进行强行的套用,使得整个设计书的内容千篇一律而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没有明确的指出其所需要具体进行的作业方法与技术指标,就会使得设计方案的内容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其不能有效的为地质工程的测量提供有效的方案指导。
  (三)缺乏实际的调查分析
  要想编写出一份准确而又完善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实际的工程作业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来对基本的地质工程测量活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掌握。然而,在进行实际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过程中,技术的设计人员并没有及时的深入一线来对勘测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使得其不能及时的对设计方案中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及时的发现与修正[2]。
  (四)设计方案的不够规范
  在部分的地质工程技术设计报告中,其对于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设计内容过少,且并没有有效的结合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与作业单位的人员与设备情况,使得其所设计的方案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同时,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对与设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其所运用的图表数据不够准确,导致整个设计方案不够规范,从而也不能真正有效的为地质工程的测量活动提供帮助。
  三、优化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若干建议
  图1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一)对技术设计内容的优化建议
  一份完善的地质测量技术设计报告,往往需要具备明确任务概述、作业区的实际自然地理概况、已有资料的实际利用情况、工程作业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工程计划安排和经费预算等内容。其中,作业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通常需要对其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交通特征、居民地以及工程作业的困难类别等做出详细的说明,而在工程作业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要求中,则需要其对特殊技术以及新工艺的技术依据和技术要求进行充分的说明,使得整个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能够更加完善合理。其中,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如图1所示。
  (二)对技术设计书的优化建议
  在进行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设计时,要求其必须明确明确设计内容,使得文字叙述简练,且必须充分的符合设计标准。这就要求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作业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重点叙述,在采用新工艺与新方法时,则要求其必须将该工艺与方法的可行性预计其所需要达到的精确度进行详细的说明,必要情况下可以在设计书中附上相应的实验报告与鉴定证明,同时要求其所使用的各类名词与公式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具体规定,合理的把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作为设计基础,明确地质工程的测量规范,通过分级布网的方式来有效的降低测量误差,使得其所设计规划的设计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地质工程测量的可靠性需求[3]。
  (三)测量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理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工作,必须在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的具体文件以及相关的合同书的基础上来开展进行,同时要求其必须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和各项地质测量产品规定的成本定额和生产定额以及装备标准等。而在进行实际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设计活动时,要求其必须能够充分的做到从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的了解作业单位的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与实际的装备水平,来进一步掌握作业单位的基础实力,不断地收集工程资料,并对其所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充分的运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材料与相应的测量产品,不断的创新思维,将更多高效而又先进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新方法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报告中,严格依据先整体再局部的方案设计原则,确保其所设计的方案技能有效的促进工程测量的发展,也能充分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与提高。
  (四)对技术设计人员的优化建议
  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的明确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任务与工作性质,合理的掌握工作量要求,积极遵循相应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原则,及时的做好作业区的分析与调查工作,来对实际的地质测量工程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要求技术设计人员必须对其所设计规划的方案书负责,积极的深入到一线中,来检查自己所设计的方案书是否真正可行,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确保其所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真正有效的运用到地质工程的测量活动中。
  结语
  国民经济的提高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使得其并不能真正有效的与科技的发展相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优化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应用,将各种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地质工程的测量设计中,从而进一步促进传统的手工测量向自动化方向的发展。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优化,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拓宽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红,张桂蓉,曾凡清等.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法及成图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98.
  [2]赵小明.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3]朱秉友,刘峰.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1):74-7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业化方面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就在我国刚刚踏上工业化道路时,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基本成熟。为了跟上国际化的步伐,我们加快了脚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又出现新的问题。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消耗和依赖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很多行业都把节能环保当做首要任务,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希望根据建筑工程所遇资源问题,采取节能控制的措施,让我们
期刊
摘要:本文对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验作了介绍。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地基承载力  1 前言  CFG桩是英文Cement Fly-ash Gravel的缩写,意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变强度桩,其强度等级在C15~C25之间变化,是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通过褥垫层可充分发挥
期刊
摘要: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两者之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并将协同关系应用于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制定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并指导建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的相关理论,着重研究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刚度、悬索结构等方面的应用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结构措施  前言  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是建筑工程
期刊
摘要:建筑色彩表现是塑造建筑形象、传达感情的有力手段。而建筑装饰中的建筑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学会观察色彩的现象,培养其整体观察和表现能力,发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主动丰富的建筑效果,发挥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装饰的美观性。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色彩运用  1.建筑装饰设计中色彩的组成  一般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色彩分为主体色彩、陪衬色彩以及点缀色彩三部分组成,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如果色彩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和理解不断加深,生态理论的概念迎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应用这一理论设计出技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建筑,又能实现污染小、能耗低、对生态系统破坏最小的设计目标成为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介绍建筑生态理论的概念以及生态理论应用的一些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理论;应用  1、生态建筑观的含义  现代化正在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建造了更舒适的住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人们的各项生产生活要素都将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特征与意义进行分析,展望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特征;前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已渗透进各个行业内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鉴于信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飞跃,都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这不仅对建筑工作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即而来的也产生了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测绘是效保障建筑施工的关键。建筑工程测绘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工作,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3S技术的革新,都给建筑工程测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控制也成为了建筑工程测绘中必须要
期刊
摘要:粉喷桩处理软基的一般设计模式、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粉喷桩处理高含水量、高塑性的软弱地基,由于其作为一种复合地基,能较好地与堤基土层相协调,适应防洪堤的构造要求。  关键词:粉喷桩;软基;应用  1、工程概况  广东省揭阳市榕江大围位于揭阳市境内,榕江南、北河从揭阳市区穿境而过,形成“两河四岸”的城市分布格局,并将市区分成东山曲溪、磐岭、榕城渔湖和梅仙四片,是揭阳市重点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否实现进度目标与项目的合同目标、企业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有着很大联系。这篇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一,如何编制符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其二,怎样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项目合同的最终目标;其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项目进度控制。  关键词:项目进度;建筑施工;施工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
期刊
摘要:如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历史、社会、人文和生态魅力,惠及民生,使其延年益寿,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思考。文章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古村落保护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古村落;保护  引言  古村落的形成具有浓郁的历史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古村落正逐渐消失,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