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以下简称视传)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要求、专业核心技能必然要和品牌塑造发生关联。品牌塑造能力可以说是在视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笔者依托自身任教于某应用型本科高校视传专业品牌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究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式。针对现有的培养途径及方式的不足,在教学中努力创新,进行改进。
【关键词】品牌塑造;培养途径
品牌作为商业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品牌塑造更是企业起步之后逐步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制约瓶颈。品牌塑造因为其和人的感官记忆、视觉联想等能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正是一项针对广大消费者展开的商业心智塑造运动,所以直接对接着视传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发挥专业技能的主要工作岗位。笔者立足于自身讲授的某应用型本科高校视传专业品牌相关课程,对品牌塑造能力在视传专业学生中的培养开展以下研究。
一、品牌及品牌塑造能力的起源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企业在生存中都必须考虑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情况,凸显自身的差异,凭借这种被消费者信服的差异从而在竞争中胜出,有效地争夺消费者。而这种给消费者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的“企业的差异性”,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开展,成为企业不懈追求的自我标签。企业一直期望着和消费者就这种自我定义的差异性达成共识。这种源于商业竞争的企业发展差异化动机,即是品牌诞生的原因和企业进行品牌塑造的目标。
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于以竞争促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服务水平的进步,企业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仍是必须要考虑所面临的竞争情况,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必须考虑到今后的品牌塑造方向和路径,而不能仅仅是以简单的“盈利万能法则”去应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所有挑战和问题,否则形成的后果只能是企业存活的“昙花一现”短命式发展,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和国际企业的竞争中意识到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在生产能力和服务品质都不逊色于国外品牌的实力基础上,中国企业却因为“影响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塑造工程与国外企业存在显著差距,败于同行业的世界企业。如企业品牌缺乏消费者对品牌风格的认同、品牌个性的确认、对品牌积极发展的坚定信念,消费者难以在内心中和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形成有深刻的维系,从而企业品牌难以在消费者的生活选择中形成较高的识别度,从而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诚顾客,消费者的生活难以与品牌的发展保持同步进程。
随着社会愈加进步,商业愈加繁荣,不得不承认品牌意识正被愈加需要,品牌塑造能力也愈是能帮助企业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对中国企业、中国品牌、中国广告设计师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发起严峻考验。
二、视传专业和企业品牌塑造能力的深刻联系
2016年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投入使用,而这项被该企业董事长王健林称为抗衡风靡全球的迪士尼文化的、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风格的主题乐园建筑工程,从视觉设计方面彰显出品牌塑造在人们生活中的设计落脚点。
一进入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万达在园内处处都以精心的设计,彰显出了中国主题公园文化风格。一提起主题乐园,大部分人想到的风格应该就是现代化、乐趣、梦幻、摩登,而在万达品牌下的主题乐园中,万达茂的巨型青花瓷花瓶外墙,前方的广场喷泉,喷泉前的巨型LED屏,屏上播放的园内各种活动视频,伴随视频播放的音乐,以及随音乐舞动的喷泉,还有夜晚与喷泉、音乐相得益彰的绚丽灯光秀,各种展示类和活动类的海报和招贴,让每一个进入园内的游客从视觉元素上感受到了万达的景区特色、“万达品牌”元素。
而该特色又充分带有中国风格。万达文化主题公园入口处气势恢宏的亭台楼阁,就在休息处、景区路标指示牌这样的景区常见场所,也能看出在图形、字体、外观上用心展示的中国文化特色。总之,让每一个置身万达文化旅游城的人都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有强烈的文化幸福感,愿意再次选择来这里游玩。
由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品牌塑造的成功我们可看出,品牌塑造需要借助在视觉上传达出的设计风貌来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视传专业学生发挥专业技能的场合与品牌塑造的途径是等同的。无论是平面还是视频或其它新媒体类型广告,亦或图片、字体或空间陈设的设计,都是表现品牌理念、个性和特色的重要方面。
所以品牌塑造能力本质上就是视传专业学生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进行视觉创意设计的能力综合在一起所达到的最高目标。
三、品牌塑造能力在视传专业学生中的培养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视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校企与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强调高校专业与企业的对接,以开办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双师型人才进高校讲学为视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改革的特色和着力点。
在此专业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品牌塑造目标和视传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达到了高度统一,品牌塑造能力伴随着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而融入进了专业的开设中。笔者通過对多所应用型高校视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和分析,总结了以下目前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式。
途径一:企业联合专业、业务进课堂
该途径下的培养方式是各个高校着重以广告行业和某些企业的宣传设计业务来展现和检验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以学生作品在广告大赛、行业设计大赛胜出、学生设计被企业宣传所采用为品牌塑造能力培养成功的象征。
途径二:课程设置重实训,企业人员进课堂
该途径下,以前主要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的实训项目成为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高校有意识地吸收企业的设计人员来开展校内实训教学项目,积极寻找企业和行业内有市场运用价值和行业推广前景的设计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视传专业学生的图形元素视觉设计这一专业核心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的联系,同步提高,联动培养。 四、视传专业学生品牌塑造能力之“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
笔者任教的为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视传专业品牌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视传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特点的研究,以及视传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的观察总结,认为:现有的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式过于依赖外界资源,需要校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求来自企业的支援,项目中与企业进行的沟通协商也会让教师、学生消耗大量的精力在品牌塑造之外的“杂务事宜”之上,所以笔者汲取现有的培养途径及方式之上的优点,进行改进,提出了“生活化”的培养途径及方式。
以笔者从教的《品牌传播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为例,以树立品牌理论意识、运用品牌傳播的内容和手段、品牌传播新媒体手段这三大知识板块为教学主线,知识讲授与学生品牌塑造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结合,结合我校视传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将该课程中强调的品牌塑造主体更准确定义为当下数量较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的小微企业,而非是以往品牌塑造针对的知名大型企业。
通过调查学生的课下实践活动、网上的企业信息和品牌设计业务,在授课中引入企业品牌塑造案例,教学中开展和品牌塑造相关的讨论,发现学生都会对越是实际可操作、越是接近生活的品牌塑造问题展现出高度设计创意,智力投入较高,受此启发,在三大知识模块的授课线索中贯穿了“高校店家”这一商业主体。比如,要求学生在品牌传播内容学习阶段,设计我校某一店家的品牌传播元素,或是品牌图形、或是品牌字体、或是品牌色彩等品牌视觉元素,或是品牌文化、品牌故事等品牌抽象元素;在品牌传播方式学习阶段,让学生思考自己为该家店设计的品牌元素在校内或是通过广告、或是公关、促销或社交等手段传播给受众;总之,品牌传播的学习内容要突出现实中存在的“高校店家”主题。
五、“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的未来研究方向
视传专业学生是以图形、色彩等艺术元素的视觉表达、综合运用为专业核心能力。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也多是在视觉传达运用较多的产品包装、广告制作等企业品牌塑造直接相关的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改革供给侧结构理论的提出,高校教育作为未来市场人才源源不断的供应方,教育界针对视传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也被关注。在此背景下,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作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重视。笔者总结和评价了现有的视传专业人才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两大途径及方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生活化”的途径及方式。
“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有其对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可取之处,学习过程充分与实际结合,但笔者也在该途径和方式的具体教学操作中,发现该途径待改进之处,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因为沟通和营销能力的欠缺,源于生活实际的品牌塑造方案虽然有一定的设计水平,视传专业的学生却未能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和校内的店家达成共识,将在课上所创作的品牌塑造方案付诸商业实际,使得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显的动力不足,难以在专业学习中持续化。
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专业发展现实压力下,品牌塑造能力的“生活化”培养途径和方式必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寻求到商业利益的突破,从而真正的、全方位的“生活化”,而这势必要对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要对该途径的实现方式展开更多研究。
作者简介:李丹(1986-),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南昌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媒体发展和品牌传播。
参考文献:
[1]赵红玉.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5.
【关键词】品牌塑造;培养途径
品牌作为商业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品牌塑造更是企业起步之后逐步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制约瓶颈。品牌塑造因为其和人的感官记忆、视觉联想等能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正是一项针对广大消费者展开的商业心智塑造运动,所以直接对接着视传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发挥专业技能的主要工作岗位。笔者立足于自身讲授的某应用型本科高校视传专业品牌相关课程,对品牌塑造能力在视传专业学生中的培养开展以下研究。
一、品牌及品牌塑造能力的起源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企业在生存中都必须考虑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情况,凸显自身的差异,凭借这种被消费者信服的差异从而在竞争中胜出,有效地争夺消费者。而这种给消费者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的“企业的差异性”,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开展,成为企业不懈追求的自我标签。企业一直期望着和消费者就这种自我定义的差异性达成共识。这种源于商业竞争的企业发展差异化动机,即是品牌诞生的原因和企业进行品牌塑造的目标。
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于以竞争促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服务水平的进步,企业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仍是必须要考虑所面临的竞争情况,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必须考虑到今后的品牌塑造方向和路径,而不能仅仅是以简单的“盈利万能法则”去应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所有挑战和问题,否则形成的后果只能是企业存活的“昙花一现”短命式发展,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和国际企业的竞争中意识到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在生产能力和服务品质都不逊色于国外品牌的实力基础上,中国企业却因为“影响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塑造工程与国外企业存在显著差距,败于同行业的世界企业。如企业品牌缺乏消费者对品牌风格的认同、品牌个性的确认、对品牌积极发展的坚定信念,消费者难以在内心中和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形成有深刻的维系,从而企业品牌难以在消费者的生活选择中形成较高的识别度,从而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诚顾客,消费者的生活难以与品牌的发展保持同步进程。
随着社会愈加进步,商业愈加繁荣,不得不承认品牌意识正被愈加需要,品牌塑造能力也愈是能帮助企业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对中国企业、中国品牌、中国广告设计师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发起严峻考验。
二、视传专业和企业品牌塑造能力的深刻联系
2016年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投入使用,而这项被该企业董事长王健林称为抗衡风靡全球的迪士尼文化的、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风格的主题乐园建筑工程,从视觉设计方面彰显出品牌塑造在人们生活中的设计落脚点。
一进入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万达在园内处处都以精心的设计,彰显出了中国主题公园文化风格。一提起主题乐园,大部分人想到的风格应该就是现代化、乐趣、梦幻、摩登,而在万达品牌下的主题乐园中,万达茂的巨型青花瓷花瓶外墙,前方的广场喷泉,喷泉前的巨型LED屏,屏上播放的园内各种活动视频,伴随视频播放的音乐,以及随音乐舞动的喷泉,还有夜晚与喷泉、音乐相得益彰的绚丽灯光秀,各种展示类和活动类的海报和招贴,让每一个进入园内的游客从视觉元素上感受到了万达的景区特色、“万达品牌”元素。
而该特色又充分带有中国风格。万达文化主题公园入口处气势恢宏的亭台楼阁,就在休息处、景区路标指示牌这样的景区常见场所,也能看出在图形、字体、外观上用心展示的中国文化特色。总之,让每一个置身万达文化旅游城的人都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有强烈的文化幸福感,愿意再次选择来这里游玩。
由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品牌塑造的成功我们可看出,品牌塑造需要借助在视觉上传达出的设计风貌来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视传专业学生发挥专业技能的场合与品牌塑造的途径是等同的。无论是平面还是视频或其它新媒体类型广告,亦或图片、字体或空间陈设的设计,都是表现品牌理念、个性和特色的重要方面。
所以品牌塑造能力本质上就是视传专业学生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进行视觉创意设计的能力综合在一起所达到的最高目标。
三、品牌塑造能力在视传专业学生中的培养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视传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校企与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强调高校专业与企业的对接,以开办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双师型人才进高校讲学为视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改革的特色和着力点。
在此专业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品牌塑造目标和视传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达到了高度统一,品牌塑造能力伴随着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而融入进了专业的开设中。笔者通過对多所应用型高校视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和分析,总结了以下目前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式。
途径一:企业联合专业、业务进课堂
该途径下的培养方式是各个高校着重以广告行业和某些企业的宣传设计业务来展现和检验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以学生作品在广告大赛、行业设计大赛胜出、学生设计被企业宣传所采用为品牌塑造能力培养成功的象征。
途径二:课程设置重实训,企业人员进课堂
该途径下,以前主要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的实训项目成为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高校有意识地吸收企业的设计人员来开展校内实训教学项目,积极寻找企业和行业内有市场运用价值和行业推广前景的设计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视传专业学生的图形元素视觉设计这一专业核心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的联系,同步提高,联动培养。 四、视传专业学生品牌塑造能力之“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
笔者任教的为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视传专业品牌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视传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特点的研究,以及视传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的观察总结,认为:现有的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式过于依赖外界资源,需要校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求来自企业的支援,项目中与企业进行的沟通协商也会让教师、学生消耗大量的精力在品牌塑造之外的“杂务事宜”之上,所以笔者汲取现有的培养途径及方式之上的优点,进行改进,提出了“生活化”的培养途径及方式。
以笔者从教的《品牌传播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为例,以树立品牌理论意识、运用品牌傳播的内容和手段、品牌传播新媒体手段这三大知识板块为教学主线,知识讲授与学生品牌塑造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结合,结合我校视传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将该课程中强调的品牌塑造主体更准确定义为当下数量较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的小微企业,而非是以往品牌塑造针对的知名大型企业。
通过调查学生的课下实践活动、网上的企业信息和品牌设计业务,在授课中引入企业品牌塑造案例,教学中开展和品牌塑造相关的讨论,发现学生都会对越是实际可操作、越是接近生活的品牌塑造问题展现出高度设计创意,智力投入较高,受此启发,在三大知识模块的授课线索中贯穿了“高校店家”这一商业主体。比如,要求学生在品牌传播内容学习阶段,设计我校某一店家的品牌传播元素,或是品牌图形、或是品牌字体、或是品牌色彩等品牌视觉元素,或是品牌文化、品牌故事等品牌抽象元素;在品牌传播方式学习阶段,让学生思考自己为该家店设计的品牌元素在校内或是通过广告、或是公关、促销或社交等手段传播给受众;总之,品牌传播的学习内容要突出现实中存在的“高校店家”主题。
五、“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的未来研究方向
视传专业学生是以图形、色彩等艺术元素的视觉表达、综合运用为专业核心能力。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也多是在视觉传达运用较多的产品包装、广告制作等企业品牌塑造直接相关的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改革供给侧结构理论的提出,高校教育作为未来市场人才源源不断的供应方,教育界针对视传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也被关注。在此背景下,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作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重视。笔者总结和评价了现有的视传专业人才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两大途径及方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生活化”的途径及方式。
“生活化”培养途径及方式有其对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的可取之处,学习过程充分与实际结合,但笔者也在该途径和方式的具体教学操作中,发现该途径待改进之处,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因为沟通和营销能力的欠缺,源于生活实际的品牌塑造方案虽然有一定的设计水平,视传专业的学生却未能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和校内的店家达成共识,将在课上所创作的品牌塑造方案付诸商业实际,使得视传专业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培养显的动力不足,难以在专业学习中持续化。
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专业发展现实压力下,品牌塑造能力的“生活化”培养途径和方式必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寻求到商业利益的突破,从而真正的、全方位的“生活化”,而这势必要对学生的品牌塑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要对该途径的实现方式展开更多研究。
作者简介:李丹(1986-),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南昌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媒体发展和品牌传播。
参考文献:
[1]赵红玉.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