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识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幼儿感恩教育
美国学家安东尼·罗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是啊,只有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及人心存感恩,他才会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然而如上所述,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感恩”的心呢?
一、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育人理念的缺陷。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小孩是家中的全部希望,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长辈们把养育孩子当成了自我情感的满足。在生活上,他们处处给孩子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和艰难,对孩子所应给予长辈起码的感恩和爱心毫无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许多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教育,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就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行为方面的缺点,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甚至怀疑老师对孩子有成见。这些家庭育人理念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冷漠的一代”。
2、社会大环境的侵袭。当今,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孩子,一些孩子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片面地理解所谓的“自由”,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他们漠视了身边宝贵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精神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真空”。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舆论也不断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另外,某些电视、卡通、新闻、电影等公共媒介,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还有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无知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日益淡化,甚至性情变得冷酷无情。
3、学校教育的偏差。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唯一,德育课成了绿叶,这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同时,老师们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这也在一定程度误导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在幼儿园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教师是个有很多故事、很多知识、很有本事的大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对待幼儿要关切、平和、耐心,面对孩子脸上要常带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教师的这种虔诚的感恩态度,必然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养成。
2、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感恩。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别人帮助的事情时时发生,我们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和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首先,老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以及歌曲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活动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 ”、“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 ”、“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 ”这样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
教师可以让幼儿每天都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好,并给他一个拥抱;向他们的爸爸妈妈问好,并送上微笑!教师还可以给小朋友布置任务,让他们每天为小朋友或班集体做一件事,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整理活动室等。通过为他人做事,孩子们体验着感恩的快乐。
其次,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家园“同乐庆三八”等活动,让孩子们表演节目,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并学习用行动回报对她们的爱。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体验。
4、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点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不要忘了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精诚合作才能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三方的合作可使家长能准确的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策略,这样看来,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社会成分现状的今天,幼儿感恩教育尤为急迫,这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终生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尚慧馨.幼儿园感恩教育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1年06期
[2]马洪波.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4期
[3]鹏娜.浅谈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幼儿感恩教育
美国学家安东尼·罗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是啊,只有让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及人心存感恩,他才会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然而如上所述,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感恩”的心呢?
一、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育人理念的缺陷。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小孩是家中的全部希望,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长辈们把养育孩子当成了自我情感的满足。在生活上,他们处处给孩子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和艰难,对孩子所应给予长辈起码的感恩和爱心毫无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许多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教育,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就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行为方面的缺点,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甚至怀疑老师对孩子有成见。这些家庭育人理念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冷漠的一代”。
2、社会大环境的侵袭。当今,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孩子,一些孩子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片面地理解所谓的“自由”,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他们漠视了身边宝贵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精神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真空”。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舆论也不断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另外,某些电视、卡通、新闻、电影等公共媒介,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还有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无知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日益淡化,甚至性情变得冷酷无情。
3、学校教育的偏差。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唯一,德育课成了绿叶,这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同时,老师们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这也在一定程度误导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在幼儿园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教师是个有很多故事、很多知识、很有本事的大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对待幼儿要关切、平和、耐心,面对孩子脸上要常带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教师的这种虔诚的感恩态度,必然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养成。
2、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感恩。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别人帮助的事情时时发生,我们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和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首先,老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以及歌曲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活动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 ”、“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 ”、“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 ”这样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
教师可以让幼儿每天都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好,并给他一个拥抱;向他们的爸爸妈妈问好,并送上微笑!教师还可以给小朋友布置任务,让他们每天为小朋友或班集体做一件事,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整理活动室等。通过为他人做事,孩子们体验着感恩的快乐。
其次,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家园“同乐庆三八”等活动,让孩子们表演节目,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并学习用行动回报对她们的爱。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体验。
4、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点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不要忘了假期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精诚合作才能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三方的合作可使家长能准确的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策略,这样看来,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国社会成分现状的今天,幼儿感恩教育尤为急迫,这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终生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尚慧馨.幼儿园感恩教育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1年06期
[2]马洪波.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4期
[3]鹏娜.浅谈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