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中藜芦碱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检测蔬菜水果中藜芦碱残留量,通过对不同蔬菜水果中藜芦碱的萃取溶剂、提取方法、净化方法及色谱质谱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前处理方法及仪器方法,建立一个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检测效率高的检测方法,准确评价蔬菜水果中藜芦碱残留量的含量,对温州地区市售不同蔬菜水果进行风险监测,达到有效监管,从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健康.
其他文献
以可可豆为原料,通过乙醇回流法提取可可碱粗提物,采用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研究可可碱粗提物及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C为阳性对照,从总还原能力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对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率等方面评价可可碱粗提物及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可可碱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当可可碱质量浓度为0.2~1.0mg/mL时,其总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可可碱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
通过研究番石榴果粉在贮藏期间的色度、褐变度、多酚含量、维C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等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番石榴果粉的最佳贮藏模式.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果粉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差异最为明显,4℃贮藏的果粉次之,0℃贮藏的果粉各项检测指标较为稳定.番石榴果粉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贮藏期限为90 d的产品质量较佳.在贮藏期间,果粉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丙烯酰胺自2002年在食品中被发现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通过大量研究积累,现已明确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含量、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预防措施及丙烯酰胺的潜在毒性等,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开发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以中国传统食品为探讨对象,阐明其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常用的检测方法、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为解决中国传统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以新鲜的苹果、山楂、胡萝卜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再以复合果酱的感官评分作为基准,研究苹果、山楂、胡萝卜复合果酱的最佳原料配比、熬制时间、添加剂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苹果、山楂、胡萝 卜配比5∶2∶3,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3%,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0.65%,氯化钙添加量0.2%,浓缩时间30 min;用此参数制作的果酱味道酸甜可口、酱体晶莹剔透、风味纯正.
采用热风干燥方法对金针菇进行干燥处理,并对金针菇干品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确定金针菇即食干品的最佳产品配方.结果表明,当各配方用量分别为食盐5 g/100 g,白砂糖15g/100g,十三香3g/100g,味精1 g/100 g,干辣椒5 g/100 g,生姜15 g/100 g,花椒1.5 g/100 g时所获产品的感官评分最高.此时金针菇即食干品的色泽鲜亮、口感较好、咀嚼性好、质地紧密、无异味、麻辣鲜香.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10%,20%和30%)苦荞粉的苦荞面包与普通小麦面包之间抗氧化性、体外消化性、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及感官品质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苦荞添加量.结果表明,苦荞面包中黄酮、多酚、抗性淀粉的含量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普通小麦面包,且随着苦荞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抗氧化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强.然而,随着苦荞添加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反而降低.综合分析面包的营养价值及感官品质,得出苦荞面包制作过程中苦荞粉的最适添加量为10%.
马铃薯蛋白作为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副产物,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均衡.以马铃薯蛋白为原料,对通过酶解试验将得到的马铃薯水解物(PH)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得到的酶解产物中大分子物质含量较少,大部分为小分子肽段并结合HPLC的结果和多肽含量的测定,得出马铃薯蛋白水解物分子量5~10 kD.结果表明,通过酶解后其产物可为今后研究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以信阳4个不同产地新县、固始、商城和光山所产出的绿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儿茶素的相对含量.通过对信阳4个不同绿茶产地的茶样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区分不同产地的茶叶可能存在的差别.通过对信阳不同产地绿茶内质成分及其与气候环境间关系的探究为今后在绿茶理化性质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两年生毛竹叶为原料,在固定微波功率3.0 kW和80%乙醇条件下提取黄酮,研究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毛竹叶黄酮提取的影响,用响应面法对毛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三氯化铝对芦丁紫外吸收峰红移原理测定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4(g:mL),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21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78%,与理论预测值5.81%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51%,可见该模拟模型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