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化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顺应时代要求,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项目化管理的科学适用及完善,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94-02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衡量高校办学理念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有利于高校文化氛围的构建,还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迅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涵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应用项目化管理实现动态发展,达到科学育人的终极目标,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原则及目标
项目化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1]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具体的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人员得以合作;其具体原则是以经济为杠杆,通过具体的、广泛的项目活动达到丰富校园文化、深化教育改革、拓展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2]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管理,需要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在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类别的前提下,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在给予一定组织宣传尤其是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以各类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通过立项申报、项目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有序管理与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随着近年高校招生计划的增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生源情况变化复杂,文化需求愈加丰富多样。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各项校园文化内容,才能适应因学生差异性引发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学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校育人的实效性;项目化管理是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科学选择,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活动时限短暂,并受到主题、经费及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支持。项目化管理的实施,从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层次进行引导完善,根据文化建设需要对项目规模及进度进行科学统筹,有利于高校资源的整合优化及学校凝聚力的增强,可以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教育影响乃至社会辐射作用。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顺应高校育人目标要求
项目化管理通过增强隐性教育,调整显性教育,实现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化管理在项目要求规范化及组织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在不脱离教育指导的前提下,利于他们积极向上态度的树立及自信自立精神的养成。项目的具体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在其团队精神和集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利于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促使其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认知与经验。
三、项目化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项目化管理不应局限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其自身如何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科学适用及完善,也应受到足够重视,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与发展。
1.群策群力,营造文化建设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项目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党、政、工、团组织的共同参与。只有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对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领导、合理统筹,在组织上明确核心团队与扩展团队的划分,根据活动项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及教育意义,对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分层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适量支持,充分激发项目成员的协商合作精神,遵循参与式管理方式,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校园制度、行为规范、管理活动各环节,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真正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科学分工、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远发展。
2.开拓创新,提升管理工作能力。
基于项目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的先进代表,始终面临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强化科学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执行能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拓展到其他管理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全面管理中,不仅重视教师与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在管理技能、领导艺术和文化素养方面也坚持提升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才有利于项目化管理的合理、快速发展,进而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乃至总体进步,实现高校育人职能。
3.科学规划,强化项目化建设。
项目化管理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但不局限于此。只有把项目化管理提升到建设的高度,在项目化管理的总体设计方面,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贯彻市场化运作,淡化行政组织行为,强化目标管理和竞争机制,合理安排项目管理步骤,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分级管理、建立招投标制度、明确项目负责制度、完善培训激励监督制度;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情况实际,构建完备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充实项目化建设力量,拓展项目化建设空间,努力实现“服务职能化、职能项目化、项目社会化”,才能使其获得长远发展,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合理监督,健全保障考核机制。
项目化管理本身体现出严格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如果脱离适度监督,缺乏健全的保障、考核机制,很容易出现偏离预期发展的情况。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必须建立现代校园制度,健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明确落实主管部门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责任,保证必要的校园文化建设预算投入与管理。在项目运行期间,开展适度的监督检查,鼓励中期情况自查,并辅以科学指导培训,在项目末期进行严格的审核评比,督促后期项目总结的圆满完成,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高效实效运作,促成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目标优化,实现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预期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 科、佘万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
2 刘思善、李毓彤.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 姚荣斌.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4 蒋 旭.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94-02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衡量高校办学理念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有利于高校文化氛围的构建,还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迅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涵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如何通过应用项目化管理实现动态发展,达到科学育人的终极目标,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原则及目标
项目化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1]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具体的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人员得以合作;其具体原则是以经济为杠杆,通过具体的、广泛的项目活动达到丰富校园文化、深化教育改革、拓展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2]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管理,需要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在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类别的前提下,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在给予一定组织宣传尤其是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以各类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通过立项申报、项目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有序管理与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随着近年高校招生计划的增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生源情况变化复杂,文化需求愈加丰富多样。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各项校园文化内容,才能适应因学生差异性引发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学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校育人的实效性;项目化管理是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科学选择,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局限于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活动时限短暂,并受到主题、经费及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支持。项目化管理的实施,从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层次进行引导完善,根据文化建设需要对项目规模及进度进行科学统筹,有利于高校资源的整合优化及学校凝聚力的增强,可以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教育影响乃至社会辐射作用。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顺应高校育人目标要求
项目化管理通过增强隐性教育,调整显性教育,实现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化管理在项目要求规范化及组织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在不脱离教育指导的前提下,利于他们积极向上态度的树立及自信自立精神的养成。项目的具体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在其团队精神和集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利于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促使其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认知与经验。
三、项目化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项目化管理不应局限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其自身如何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科学适用及完善,也应受到足够重视,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与发展。
1.群策群力,营造文化建设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项目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党、政、工、团组织的共同参与。只有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对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领导、合理统筹,在组织上明确核心团队与扩展团队的划分,根据活动项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及教育意义,对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分层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适量支持,充分激发项目成员的协商合作精神,遵循参与式管理方式,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校园制度、行为规范、管理活动各环节,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真正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科学分工、整体推进,才能切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远发展。
2.开拓创新,提升管理工作能力。
基于项目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的先进代表,始终面临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强化科学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执行能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拓展到其他管理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全面管理中,不仅重视教师与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在管理技能、领导艺术和文化素养方面也坚持提升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才有利于项目化管理的合理、快速发展,进而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乃至总体进步,实现高校育人职能。
3.科学规划,强化项目化建设。
项目化管理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但不局限于此。只有把项目化管理提升到建设的高度,在项目化管理的总体设计方面,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贯彻市场化运作,淡化行政组织行为,强化目标管理和竞争机制,合理安排项目管理步骤,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分级管理、建立招投标制度、明确项目负责制度、完善培训激励监督制度;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情况实际,构建完备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充实项目化建设力量,拓展项目化建设空间,努力实现“服务职能化、职能项目化、项目社会化”,才能使其获得长远发展,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合理监督,健全保障考核机制。
项目化管理本身体现出严格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如果脱离适度监督,缺乏健全的保障、考核机制,很容易出现偏离预期发展的情况。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必须建立现代校园制度,健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明确落实主管部门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责任,保证必要的校园文化建设预算投入与管理。在项目运行期间,开展适度的监督检查,鼓励中期情况自查,并辅以科学指导培训,在项目末期进行严格的审核评比,督促后期项目总结的圆满完成,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高效实效运作,促成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目标优化,实现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预期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 科、佘万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
2 刘思善、李毓彤.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 姚荣斌.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4 蒋 旭.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J].当代教育论坛,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