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优质教学的关键。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思维、开发智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讲,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因此,各科教师有必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4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恰当把握“九性”,可以切实增强初中社会学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目的性
课堂提问首先必须切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做到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这是有效课堂提问的前提。相反,那些随意性提问,随心所欲地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结果是教师不知所问,学生不知所云,影响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首先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特别是要紧扣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例如,在教学七(上)年级《与山为邻》一课时,笔者先让大家谈一谈:居住在与山为邻的“家”会有何感受?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的阶段,笔者让学生分析“垂直的牧场”和“如画的梯田”两幅不同的山地景观,说说它们主要的不同在哪里?这与哪些因素有关?旨在逐步引导、点拨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问题,既复习了旧知又理解了新知。
二、针对性
课堂提问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设计恰如其分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地达到“最近发展区”。这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保障。体现针对性,笔者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
1. 面向全体,人人成功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在课堂提问上,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人人有效学习的目的。
2. 灵活调整,动态设计
课堂中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是交互式推进的。许多情况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料的,甚至是瞬息万变的,因而预设的课堂提问不是“万能锁”,不是亘古不变的锦囊妙计。正因如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做出调整、动态地设计课堂提问,这才是高质量的课堂。
3. 尊重心理需要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有的学生普通话特别好,朗读能力强,教师就要创设机会让他展示才华;有的学生见识多,知识面广,很想向大家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教师不妨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如此等等。
三、启发性
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应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力求体现启发性。所谓启发性,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山川秀美》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以模拟旅游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三级阶梯名称,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共同归纳并板书“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这个基本特点。然后,笔者设计启发性提问: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们纷纷从江河走向、东西交通、内地与沿海的联系、水能资源、水电站建设、气流形成、降水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与回答,充分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课程综合性强、知识体系庞杂,教师若是照本宣科,或者只是对那些条条框框“读一读,划一划”,那么课堂将是索然无味。反之,假如我们能精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内容的兴趣点,那么就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上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笔者根据七年级新生来自镇内几所不同的完小,“相互了解和彼此结交”成为大家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兴趣所在。笔者有意调整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在上新课之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请每位同学给新同学画一张图,使新同学能按照他画的图,从中学出发顺利地找到他的毕业母校。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每个同学却都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课堂上,笔者有目的地挑选几组同学的画,用投影打到屏幕上。第一组画:画幅大小不一,用尺量得的图上距离也不一样。于是笔者提问:同样的起点与目的地,为何一张画“近”,另一张画“远”呢?——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从而引出了平面图的要素之一——比例尺。同样,我让学生逐一比较第二组、第三组图,分别引出了平面图的另外两个要素“方向”、“图例与注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跃跃欲试,兴致勃勃,教学效果较好。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但是,那些以问代罚、以问刁难、惩罚学生的提问,就只能挫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禁锢学生思维,打击其兴趣爱好。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呆板、死气的课堂气氛。
五、综合性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天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它是作为一门取代历史、地理课的基础性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但不是历史与地理课的简单拼凑。它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作为课程的基本构架;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通过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多视角、多维度地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促进初中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其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反映在课程内容上就是广、博、杂,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首要就是问题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课堂提问要全盘考虑“我们生活的世界”、“社会是怎样的”(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以及“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要全面考虑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要用素质教育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谋划、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六、生成性
“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预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执教者都必须精心“预设”课堂教学问题。但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生成”是个性化的,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执教者所“预设”的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甑选出有创意有价值的答案,予以引导深化;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我们针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思维答问的动态变化情况,灵活作出调整。
七、开放性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方式从追求惟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因此,《历史与社会》是开放性的课程,课堂提问自然也是开放性的。所谓开放性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课堂提问设计的开放性,是影响学生思考与表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八、拓展性
所谓拓展性,是指问题的设计不局限于所学教材本身,而是能结合所学有所拓展,超越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提出一些教材内容之外但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所学知识为基础,根据自己所收集和储存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社会经验作回答,而不是仅仅依靠所学教材的现成知识,找到现成的答案。大体而言,主要有三种情况:即课内联系课外,本学科联系其他学科,已学内容联系后续内容。前面两种情况较为明确,这里谈谈第三种情况。
由于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也相对不强,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小结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说全面,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进行回顾、整理。总结延伸的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注意联系后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探究心理。
九、深入性
所谓深入性,就是教师的提问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激发学生思维,引发智慧碰撞,激活生命体验,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
批判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要求学生通过反思、批判的方式进行自我意义的生成与建构。而学生的反思、批判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频繁地提一些知识性问题,而更多地提一些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进行分析综合、重组加工的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判断问题的答案是否合理,有无独创性,并择优进行引导深化。
有时,学生经过初步思考并得出粗浅结论,但是思维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又应该及时进行追问,在肯定学生初步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只有将历史与社会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教学之中,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以推广应用的;只有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与社会》讲活、讲懂、讲深。
总之,提高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位社会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九性”,并非全面也有交叉;但的确是笔者多年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抛砖引玉,请求赐教。社会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德勋.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J].教育探索,2007(2).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中 311800)
关键词:初中社会;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4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恰当把握“九性”,可以切实增强初中社会学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目的性
课堂提问首先必须切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做到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这是有效课堂提问的前提。相反,那些随意性提问,随心所欲地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结果是教师不知所问,学生不知所云,影响了教材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首先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特别是要紧扣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例如,在教学七(上)年级《与山为邻》一课时,笔者先让大家谈一谈:居住在与山为邻的“家”会有何感受?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的阶段,笔者让学生分析“垂直的牧场”和“如画的梯田”两幅不同的山地景观,说说它们主要的不同在哪里?这与哪些因素有关?旨在逐步引导、点拨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问题,既复习了旧知又理解了新知。
二、针对性
课堂提问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设计恰如其分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地达到“最近发展区”。这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保障。体现针对性,笔者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
1. 面向全体,人人成功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在课堂提问上,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人人有效学习的目的。
2. 灵活调整,动态设计
课堂中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是交互式推进的。许多情况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料的,甚至是瞬息万变的,因而预设的课堂提问不是“万能锁”,不是亘古不变的锦囊妙计。正因如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做出调整、动态地设计课堂提问,这才是高质量的课堂。
3. 尊重心理需要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有的学生普通话特别好,朗读能力强,教师就要创设机会让他展示才华;有的学生见识多,知识面广,很想向大家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教师不妨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如此等等。
三、启发性
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在启发式教学模式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应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力求体现启发性。所谓启发性,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山川秀美》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以模拟旅游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三级阶梯名称,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共同归纳并板书“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这个基本特点。然后,笔者设计启发性提问: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们纷纷从江河走向、东西交通、内地与沿海的联系、水能资源、水电站建设、气流形成、降水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与回答,充分体现了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课程综合性强、知识体系庞杂,教师若是照本宣科,或者只是对那些条条框框“读一读,划一划”,那么课堂将是索然无味。反之,假如我们能精心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内容的兴趣点,那么就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上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笔者根据七年级新生来自镇内几所不同的完小,“相互了解和彼此结交”成为大家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兴趣所在。笔者有意调整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在上新课之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请每位同学给新同学画一张图,使新同学能按照他画的图,从中学出发顺利地找到他的毕业母校。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每个同学却都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课堂上,笔者有目的地挑选几组同学的画,用投影打到屏幕上。第一组画:画幅大小不一,用尺量得的图上距离也不一样。于是笔者提问:同样的起点与目的地,为何一张画“近”,另一张画“远”呢?——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从而引出了平面图的要素之一——比例尺。同样,我让学生逐一比较第二组、第三组图,分别引出了平面图的另外两个要素“方向”、“图例与注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跃跃欲试,兴致勃勃,教学效果较好。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但是,那些以问代罚、以问刁难、惩罚学生的提问,就只能挫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禁锢学生思维,打击其兴趣爱好。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呆板、死气的课堂气氛。
五、综合性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天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它是作为一门取代历史、地理课的基础性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但不是历史与地理课的简单拼凑。它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作为课程的基本构架;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通过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多视角、多维度地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促进初中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其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反映在课程内容上就是广、博、杂,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首要就是问题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课堂提问要全盘考虑“我们生活的世界”、“社会是怎样的”(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以及“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要全面考虑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要用素质教育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谋划、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六、生成性
“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预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执教者都必须精心“预设”课堂教学问题。但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生成”是个性化的,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执教者所“预设”的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甑选出有创意有价值的答案,予以引导深化;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我们针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思维答问的动态变化情况,灵活作出调整。
七、开放性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方式从追求惟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因此,《历史与社会》是开放性的课程,课堂提问自然也是开放性的。所谓开放性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课堂提问设计的开放性,是影响学生思考与表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八、拓展性
所谓拓展性,是指问题的设计不局限于所学教材本身,而是能结合所学有所拓展,超越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提出一些教材内容之外但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所学知识为基础,根据自己所收集和储存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社会经验作回答,而不是仅仅依靠所学教材的现成知识,找到现成的答案。大体而言,主要有三种情况:即课内联系课外,本学科联系其他学科,已学内容联系后续内容。前面两种情况较为明确,这里谈谈第三种情况。
由于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回顾和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也相对不强,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小结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说全面,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进行回顾、整理。总结延伸的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注意联系后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探究心理。
九、深入性
所谓深入性,就是教师的提问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激发学生思维,引发智慧碰撞,激活生命体验,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
批判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要求学生通过反思、批判的方式进行自我意义的生成与建构。而学生的反思、批判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频繁地提一些知识性问题,而更多地提一些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进行分析综合、重组加工的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判断问题的答案是否合理,有无独创性,并择优进行引导深化。
有时,学生经过初步思考并得出粗浅结论,但是思维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又应该及时进行追问,在肯定学生初步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只有将历史与社会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教学之中,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以推广应用的;只有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与社会》讲活、讲懂、讲深。
总之,提高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位社会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九性”,并非全面也有交叉;但的确是笔者多年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抛砖引玉,请求赐教。社会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德勋.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J].教育探索,2007(2).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中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