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四新经济”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新经济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质量高速度的增长模式至关重要。
  似乎一夜之间,“四新经济”就火了。
  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四新经济”。2016年末,湖北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的若干意见》,给出了“五不原则”、“奖励人才”、“取消限制”和“推进双创”四大“锦囊”,为湖北发展“新经济”保驾护航。
  什么是“四新经济”和“新经济”?它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近日,本刊特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对此作了解答。
  “新经济”不只有“新”
  《支点》:尽管“四新经济”和“新经济”很火,但在定义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应该怎样界定它们?
  姜江:实际上,“新经济”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新经济”这一说法。不过,那时的“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所产生的大量高新技术产业。现在大家提的“新经济”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在制度创新、需求升级、资源要素条件改变等多因素驱动下,聚焦于科技和產业的新一轮变革。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如今的“新经济”包含的内容更多。
  “四新经济”则是“新经济”的萌芽阶段,如果发展得好,就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叶学平:换句话来说,“四新经济”是当前探索“新经济”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其中,新技术是核心,只有通过新技术应用,才能改变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并产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新技术是指技术方面的不断革新,比如空间物理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产业则指通过运用新技术,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衍生出的新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新业态是指在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带动下,从现有领域中衍生或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新模式则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重新实现要素的高效组合。
  《支点》: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和“传统经济”要割裂开来?
  姜江:并非如此,大家在提“新经济”时,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分为“新”和“旧”。任何具备可持续发展、拥有创新能力的经济形态,都值得关注。哪怕是农业这种传统产业,只要有创新,能够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都应该被纳入“新经济”范畴。
  叶学平:从经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也不成立。经济发展要有“新经济”,也需要“传统经济”。虽说目前有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但不能说它们没有市场需求。而且,有些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它们不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如果能够在技术、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就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所以,任何产业都存在创新的可能,“新旧”之间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
  “新经济”还处在孕育期
  《支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新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叶学平: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最明显的表现是经济增长从高速变中高速,传统动能逐渐减弱。如何让经济增速“稳中求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姜江:这意味着低端过剩产能要加速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新经济”可谓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新经济”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能够真正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沈艳:简而言之,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新经济”来代替传统增长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推进,我国具备大力发展“新经济”的人力基础和技术基础。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快“新经济”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质量高速度的增长模式至关重要。
  《支点》:目前“新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姜江:“新经济”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从我们研究的数据来看,“四新经济”的增速、利润、附加值等都很高,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也不错。
  但是,目前的“四新经济”,还没有形成像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放在全球来看,也不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在最近发布的“2016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首次排在前25名之列,但和排名前十的“第一方阵”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显著。
  还有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是,我们的技术、商业模式等原创性不足,很多都是复制国外,再基于国内市场情况做一些调整。因此,“新经济”目前还处在孕育期。
  沈艳:不久前,我们与财新智库、数联铭品合作制定了“财智BBD新经济指数”(NEI)。2016年5月的NEI为30.1,即“新经济”占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30.1%。我们估算,按照名义增速,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经济已经进入或逼近衰退(即负增长),这部分经济主要是传统经济,主要为制造业的上游、房地产和出口;约三分之一的新经济(包括高端制造业和部分消费、服务业)仍然保持两位数的正增长;剩下三分之一的经济保持个位数的增长,主要为制造业中下游、部分消费和服务业。
  研究数据还显示,目前,“新经济”上行的增量还不能完全抵消传统经济向下调整的减量,也难以独自承担稳增长的重任。“新经济”里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的产业链短,对钢铁、水泥、石化等二产传统行业的溢出效应有限。因此,“新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支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利于“新经济”发展,这对政府提出了哪些挑战?   姜江:政府是“生态环境”的构筑者。“新经济”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主要有:制度缺位、制度越位和制度不到位。
  制度缺位是指政策制定滞后于“新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如云计算、干细胞等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专项法律条规缺失;制度越位是指“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颇受管制,现在比较火的“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等分享经济就是如此;制度不到位则是一些措施没有很好地执行,如光伏、风电等一些产业政策就是这样。
  总之,“新经济”发展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若发生“触底”事件就全面叫停,这会对稚弱的“四新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
  《支点》:那么,政府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姜江:举个例子,“网约车”在欧盟也有,他们也面临和我们一樣的“触底”问题,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不是“一刀切”,而是在出台制度之前,经过多方论证,判断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之后,再明确制度框架。
  欧盟在2016年发布的“分享经济指南”,一开始就明确了分享经济对促进欧盟经济振兴、带动就业、提升消费者福利等方面的利好,并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包括不对服务提供者施加从业批准、许可等准入条件。然后就分享经济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平台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包括消费者保护责任等。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沈艳:未来政策的关键点在于:第一,加快改革政策落地。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业开放和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可以逐步壮大“新经济”规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措施落地,开放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准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特别是对医疗、信息(包括征信、评级和有助于改善市场透明度方面的业务)、通信等行业的管制,降低制度成本,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将资源配置向“新经济”倾斜,而不是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加快去产能步伐,防止僵尸企业过度消耗优质资源,改善“新经济”对稀缺资源的可获得性。
  第三,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切实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创新环境,提高“新经济”效率。
  叶学平: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并不是市场主体。它应该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减少企业负担,让市场有序运行、公平竞争。至于市场往哪里调,那是市场自己的事,政府不应该管太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产业发展就不需要支持。发展新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常常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因此,支持产业发展,在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政府应该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成立政府引导基金,让专业市场人士挑选优质企业,从而支持他们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自身。
  进入“无人区”状态
  《支点》:对企业来说,应该如何主动出击?
  姜江: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经济”时代,我们格外需要“企业家精神”,希望企业家能扎扎实实地做产品,而不是以投机者的身份出现。正如之前所说,我们的很多创新并非原创,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努力。
  现在就有点像任正非所说的“无人区”状态,只能自己探索到底该怎么做。实际上,发展“四新经济”的很多企业,每年可能只有几十万元、一百万元、两百万元营收。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若提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确实有价值,就要想方设法地坚持下去。
  叶学平:现在各地都在发展“四新经济”,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技术储备,以及当地的产业条件,来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与别人形成差异化分工。如果大家都去做一样的事情,又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这样就没有太大意义。比如,湖北在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方面已经具备优势,企业就可以往这些方向去突破。简而言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无人零售能节省人力成本,但对顾客诚信的要求更高了。  仿佛一夜之间,无人零售概念就火了。  “缤果盒子”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落户上海、马云的无人超市亮相杭州……连日来,这些带着新技术光环的新零售业态刷爆了朋友圈。  在武汉,一种新的无人零售模式,早已在各大写字楼里蔓延开来。这种被称为无人货架的“迷你便利店”,既没有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高科技傍身,也无人看守、收钱,全凭顾客诚信埋
期刊
“风都无法将你圈养,我却妄想把你收藏。”一游客在武汉市的东湖绿道游玩后,写下了如此充满诗意的感慨。  尽管东湖绿道全线贯通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在网上的热度依旧不减。骑行、慢跑、徒步,成了人們对待东湖绿道的生活态度。  不得不承认,东湖绿道确实擦亮了东湖这张武汉名片。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去处,有市民说“每周来东湖绿道转转,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享受”。  它更提升了武汉这座城市的魅力。有外地游客游览一圈
期刊
核心提示:与实体旅游业相比,在线旅行社的劣势在于产品质量的管控,这倒逼他们拥抱线下门店以满足游客需求。  7月6日,携程湖北首家实体店在武汉后湖开业。短短两个月,携程旅游的线下渠道已触及五省市,签约门店超过50家,尤其北京、武汉等地的门店拓展最为迅速。  与携程联姻的“去哪儿”,由于“着陆”启动的时间更早,目前已在四川、重庆、山东、天津等19省市签约了超过200家门店。  而此前一周,另一家原本以
期刊
长寿公司从不轻易地用自己的资本去冒险,其良好的资金配置足以应付企业成长的需要。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许是深受其影响,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我开始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主观努力,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力,而非环境的约束。  事实上,在每一个危机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其实,这些行业背景全然不同又个性迥异的公司,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是
期刊
核心提示:对于那些不甘于现状、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来说,知识付费成了他们谋求转变的渠道和希望。  “高晓松没说的话,‘矮大紧’讲给你听”,这是今年6月上线的付费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的宣传语。  “矮大紧”,刚好跟高晓(小)松三个字相对应。过去,高晓松以“矮大紧”为笔名创作较为极端的音乐作品。  如今,这一笔名也用在了知识付费领域。  2016年被业界公认为知识付费元年。去年4月以来,知乎Live、分
期刊
核心提示:每一次变革,都是倾尽所有,背水一战。  “个斑马,快跑撒”,这是武汉的一句俗语,同时也是斑马快跑公司名称的由来。  斑马快跑是武汉土生土长的一家互联网网约车公司,创立于2015年。今年4月21日,斑马快跑获得6.5亿元融资。有媒体报道,斑马快跑已成为准独角兽企业。  今年6月,斑马快跑拿到湖北网约车牌照,成为继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打车、易到用车后全国第六张网约车牌照。目前,
期刊
创业者开始打造一个产品之前,一定要确保这个事情是有原创性的,而且是非常独特的。  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是硅谷著名创业家、天使投资人,也是中国他山石智库的合作伙伴。他所创立的Founders Space曾入选《公司》杂志“全球十大孵化器”榜单。在《福布斯》杂志2015年“海外创业团队来硅谷不可错过的7个领导加速器”评选中,名列第一。  如今,Founders Space已投资
期刊
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新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各部门下了“督战书”,尤其在新经济方面着墨甚多。“我们培育壮大新经济、发展新动能,不仅是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1991年到2000年,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黄金十年”,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科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商业周刊》更是将其誉为“新经济的胜利”。  如今,在动力、结构和质量
期刊
给人们一个“森林里的家”,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  这个冬天,不少城市遭遇连续的重污染天气。防霾、抗霾,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  “一觉醒来,500台藻钙车载空气净化器所剩无几。”1月4日,童军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  童軍是湖北格林森绿色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森”)创始人、董事长,他所说的“藻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态健康功能性新材料。  “新年到了,我本想准备一些产品送
期刊
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图为会议期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合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