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高语第三册)对《泪珠与珍珠》的思想意义有如下分析:“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尽管琦君的写作题材相当广泛,但她始终没有离开思乡怀人之作,而这一点又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在她的作品里,她常常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家乡的情,但凡春朝月夕,风雨晨昏,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要寄情于中,抒发一番。《泪珠与珍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
我不敢因此轻言琦君就是一位乡愁作家,但也不能否认这篇文章中确有作者背井离乡、怀乡思人、骨肉分离、久别重逢的深情。因为文章第五、六段就抒发了作者思乡念亲的至情。虽然文字只占全文很少一部分,但其内容与前后文相比,我不能不承认它是作者对眼泪意义深切体验的凭据之一。
前文用杜甫“眼枯即见骨”的诗句是为了强调开篇奥尔珂德语中“饱经忧患”对理解人生的意义,并引用老师的话说杜诗比白诗“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原因就在白诗咏叹忧愁不能用外力排遣,而杜诗则说因天地无情而劝征人收泪,流泪不仅无济于事,反倒使眼枯见骨,这是有苦无处诉的无奈,是心忧他人与天下的“先天下之忧”,这感受正与艰难备尝后的作者心灵共振。紧接着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具体阐释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人生哲理。而作者真正体验和理解“饱经忧患”的意义和“眼枯见骨”的哀痛是在忧患备尝之后,作者备尝的忧患最突出的就是返乡探亲时,“还乡须断肠”,“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的感受。长久的背井离乡,猛然间能返乡探亲,这一饱尝忧患的切身经历,让作者真正参透了奥尔珂德至理名言的真切与深刻,因此返乡探亲的内容是全文中作者经历的事实中最核心、最具“流多泪水”、“饱经忧患”分量的大腕级事实,更是主题的一个关键支撑点。前面少女时代喜欢咏泪的诗句、冰心散文中泪的妙喻、白居易与杜甫写泪和愁的诗句,都是作者未经忧患,“不知愁”时,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层递感受,是用备尝忧患的切身经历诠释奥尔珂德话的铺垫。后文写母亲、天使、观音、基督徒的眼泪,是将自己对“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的切身感受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也提升了全文的思想境界。
尽管如此,但也不能因此就断定本文是一篇“怀乡之作”。
细读原文,开篇奥尔珂德的话正是全文的总纲,更是文章的主旨与中心。作者的少女情怀,只喜欢文学句子本身的美,爱冰心譬喻的清新鲜活,爱白居易诗句设喻的巧妙,从生理上揭示杜诗“收汝泪纵横”,都表明作者并未真正体验过什么是“饱经忧患”,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泪”的意蕴不断深刻的感受过程。直到用“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引出自己返乡探亲“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的事实,才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不断深入地一次次印证开头点明的主旨,一层层逼近主旨的内涵。
若说文章第一至第四段写少女情怀、书生意气,是感受主题,第五、六段写切身经历是参透主题,那么第七至结尾段则是升华主题。因为最后部分作者先写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懂得自己幼年的淘气捣蛋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真正明白“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涵义,泪中饱含沉甸甸的亲情、母爱,要悉心感念母亲深厚的爱,从而解释了“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天使的眼泪,表现“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的感慨,再一次说明饱经忧患、艰苦奋斗的眼泪是最纯正、最珍贵的,这样的泪珠是珍珠。这也提醒我们理解作者命题的苦心,“泪珠”与“珍珠”二者具有比喻关系:饱含人生忧患与艰辛又充满爱意的泪珠才是人生晶莹剔透的珍珠,当人生中的苦愁悲、真善美融入泪珠中时,这样的泪珠与珍珠又有何区别呢?这样的泪珠是人生忧患的结晶,是人生中珍宝般的财富。
虽然作者心目中母亲之泪深沉温厚,天使之泪崇高昂贵,但这都是一己之悲,一己之爱。观音的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基督徒感激为人间背负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而涕泪交流,这样的泪水中溶解着人间大爱,充满感恩之情,是最最纯洁真挚的。这样的人生已不再是前面那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小我”的忧患,而是“为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我”的忧患,这一提升水到渠成地让作者彻悟“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样的结尾与其说首尾呼应,以奥尔珂德的话串起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眼泪之珠,不如说作者在不同类型的眼泪的层递式解读与感悟中领会了眼泪的博大与珍贵,真可谓一滴眼泪中见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以泪为载体,以奥尔珂德的话为中心,串连了十几个有关泪的故事,以自己的心路历程与亲身经历阐释这句名言,并最终明白了眼泪并非为一己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理与感恩而流,眼泪就犹如珍珠般宝贵,这是作者感悟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从中可见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才是文章的思想意义或主题所在。处理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更要忠实于原作本意。随意拔高或因某种需要有意歪曲教材思想的事实过去有过,对此我们曾经痛心疾首,哭笑不得。在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当今时代,忠于原作原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不敢因此轻言琦君就是一位乡愁作家,但也不能否认这篇文章中确有作者背井离乡、怀乡思人、骨肉分离、久别重逢的深情。因为文章第五、六段就抒发了作者思乡念亲的至情。虽然文字只占全文很少一部分,但其内容与前后文相比,我不能不承认它是作者对眼泪意义深切体验的凭据之一。
前文用杜甫“眼枯即见骨”的诗句是为了强调开篇奥尔珂德语中“饱经忧患”对理解人生的意义,并引用老师的话说杜诗比白诗“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原因就在白诗咏叹忧愁不能用外力排遣,而杜诗则说因天地无情而劝征人收泪,流泪不仅无济于事,反倒使眼枯见骨,这是有苦无处诉的无奈,是心忧他人与天下的“先天下之忧”,这感受正与艰难备尝后的作者心灵共振。紧接着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具体阐释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人生哲理。而作者真正体验和理解“饱经忧患”的意义和“眼枯见骨”的哀痛是在忧患备尝之后,作者备尝的忧患最突出的就是返乡探亲时,“还乡须断肠”,“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的感受。长久的背井离乡,猛然间能返乡探亲,这一饱尝忧患的切身经历,让作者真正参透了奥尔珂德至理名言的真切与深刻,因此返乡探亲的内容是全文中作者经历的事实中最核心、最具“流多泪水”、“饱经忧患”分量的大腕级事实,更是主题的一个关键支撑点。前面少女时代喜欢咏泪的诗句、冰心散文中泪的妙喻、白居易与杜甫写泪和愁的诗句,都是作者未经忧患,“不知愁”时,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层递感受,是用备尝忧患的切身经历诠释奥尔珂德话的铺垫。后文写母亲、天使、观音、基督徒的眼泪,是将自己对“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的切身感受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也提升了全文的思想境界。
尽管如此,但也不能因此就断定本文是一篇“怀乡之作”。
细读原文,开篇奥尔珂德的话正是全文的总纲,更是文章的主旨与中心。作者的少女情怀,只喜欢文学句子本身的美,爱冰心譬喻的清新鲜活,爱白居易诗句设喻的巧妙,从生理上揭示杜诗“收汝泪纵横”,都表明作者并未真正体验过什么是“饱经忧患”,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泪”的意蕴不断深刻的感受过程。直到用“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引出自己返乡探亲“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的事实,才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不断深入地一次次印证开头点明的主旨,一层层逼近主旨的内涵。
若说文章第一至第四段写少女情怀、书生意气,是感受主题,第五、六段写切身经历是参透主题,那么第七至结尾段则是升华主题。因为最后部分作者先写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懂得自己幼年的淘气捣蛋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真正明白“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涵义,泪中饱含沉甸甸的亲情、母爱,要悉心感念母亲深厚的爱,从而解释了“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天使的眼泪,表现“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的感慨,再一次说明饱经忧患、艰苦奋斗的眼泪是最纯正、最珍贵的,这样的泪珠是珍珠。这也提醒我们理解作者命题的苦心,“泪珠”与“珍珠”二者具有比喻关系:饱含人生忧患与艰辛又充满爱意的泪珠才是人生晶莹剔透的珍珠,当人生中的苦愁悲、真善美融入泪珠中时,这样的泪珠与珍珠又有何区别呢?这样的泪珠是人生忧患的结晶,是人生中珍宝般的财富。
虽然作者心目中母亲之泪深沉温厚,天使之泪崇高昂贵,但这都是一己之悲,一己之爱。观音的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基督徒感激为人间背负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而涕泪交流,这样的泪水中溶解着人间大爱,充满感恩之情,是最最纯洁真挚的。这样的人生已不再是前面那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小我”的忧患,而是“为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我”的忧患,这一提升水到渠成地让作者彻悟“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样的结尾与其说首尾呼应,以奥尔珂德的话串起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眼泪之珠,不如说作者在不同类型的眼泪的层递式解读与感悟中领会了眼泪的博大与珍贵,真可谓一滴眼泪中见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以泪为载体,以奥尔珂德的话为中心,串连了十几个有关泪的故事,以自己的心路历程与亲身经历阐释这句名言,并最终明白了眼泪并非为一己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理与感恩而流,眼泪就犹如珍珠般宝贵,这是作者感悟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从中可见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才是文章的思想意义或主题所在。处理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更要忠实于原作本意。随意拔高或因某种需要有意歪曲教材思想的事实过去有过,对此我们曾经痛心疾首,哭笑不得。在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当今时代,忠于原作原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