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31
摘要:文学史课作为大学文科本科的基础专业课,其课程涉及的内容是一个民族三千多年文学发展历史的经历和成就,三千年与二十个月,很显然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可谓情势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已经步入困境,这并非危言耸听。但是,还要看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手段依然有补救,甚至是创新开拓的可能性。
关键词:本科文学史课程学时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5-0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简称文学史)在我国大学本科的学科历史之悠久和重要已经是众所周知。国家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文员会把它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七门“核心课程”之一,似乎也证明了该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础学科地位。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不容乐观,可谓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已经步入困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导致这种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一个“学”与“用”的认知问题。关于“学”与“用”的关系如何认识?这并不是现代或后现代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以致用”是一种最具有趋同感的认知理念,也成为最具普遍意义的知识价值认定。换言之,如果知识的学习不具备实用的可运用性,那么,知识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使用意义,变成了一种少数人的文化奢侈品,或是只能束之高阁,用来收藏的古玩了。而文学史这一学科专业所面临的尴尬,也与“学”与“用”相关联。一方面由于其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使其依然是文科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而另一方面却因不具备具体的操作功能而渐趋边缘,可谓形同“鸡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状稍加分析,可见困境的存在:
第一,教学建设方面。所谓建设包含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管理等。就师资队伍看是形势喜人,一批批经过系统学习,具有一定研究专长和研究能力的硕士和博士进入到教学岗位,成为了学科专业教学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就教材建设而言,在依托于部颁教材的基础上,辅以权威著述,几乎算得上是游刃有余。而教学方法的更新,主要体现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形象生动,简明扼要,重点难点明确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企及的。但是,就教学管理而言却难题多多,大有积重难返之势。课时量严重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从一个简单的线性比较中,很容易得到具体的感受。以笔者从教的实际情况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从二年级开始讲授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至四年级结束。学时为周7,以每学期18周计,一个学年36周的总课时量约为252学时,三学年总学时数约为702学时。现而今,由于种种原因,学时大量压缩,作为专业基础学科的文学史课程设置由三学年缩减为两学年,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周学时4。这样一来,全部学时数约为288学时。702小时的学习时间与288小时的学习时间的对比,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计算。但是,如果考虑到其课程涉及的内容是一个民族三千多年文学发展历史的经历和成就,如果再考虑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时,三千年与二十个月,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了。很显然,在这样局促的时间长度中把三千余年的文学发展历程压缩进去,拾一漏万是必须的,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就只能用“走马观花”来形容,用“领略”二字来概括。
第二,教学对象方面。由于目前应试教育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过程,而文科学生大多属于高中分科时,因为理科成绩不好,不得已而选读文科的。这种无奈和勉强的心态使得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考上大学。一旦进入大学,便失去了后续的目标及动力。这一点有一份笔者9年做的课堂随堂调查的粗陋数据资料或许可以说明:
调查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调查内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调查时间:起于1998~2008学年。(其中2006~2007赴韩国工作。)
(1)阅读过《三国演义》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4%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20%递减到不到1%;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60%。
(2)阅读过《水浒传》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3%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50%递减到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80%。
(3)阅读过《西游记》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25%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100%递减到不足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100%。
(4)阅读过《红楼梦》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15%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主板社出版)的学生从68%递减到不足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80%。
(5)阅读过《聊斋志异》的学生从30%递减到2%;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约为56%。
(6)阅读过其他作品,如《金瓶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三言二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镜花缘》、《孽海花》等,可说是寥寥无几。
一斑窥全豹,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大幅下滑,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说明了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实际存在。更为严重的还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欠缺和文学常识的缺乏,而是作为文科本科高年级学生,在相应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知识的掌握,其系统性和关联性都显得十分不足。专业知识的断裂、断层也都较为明显。严重影响了本科专业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甚至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能力提升。所谓先天不足,后天难补。这从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得到证明。关于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因不在本文论题范围之内,故不赘言。
从上述两点不难看到,一方面是课时量一再缩减,教学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难。另一方面是教学对象的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假以时日进行坚实基础工作。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从一个局部也可以说明文学史课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有必要指出的是,文学史的困境还并不仅限于此,这样的困境也不仅只是文学史课程所面临。与文学史相关联的学科,诸如古代汉语、中国汉语史、版本目录学、字源学,古代文论、中国哲学等等也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与文学史同样的困境。而这样的现状似乎也不是能举一人一校,甚至一省之力能加以改变的。怎样在目前的夹缝里求得生存呢?这是不得不去做认真思考的问题。
尽管文学史课程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局面,但是其学科显在地位仍然不可动摇。2005年,我校这门课程入选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这不仅是对在这一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奋坚持的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的肯定,同时也说明这一学科在高校文科专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是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更能激发起我们的道义感和责任心。所谓薪火传承,任重道远。面对现状,该怎样应对呢?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的环节总结出了“三课型”、“四环节”的经验[1],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并不能完全实施,但仍能够明确教学的基础运作和可以采用的方法。而在文学史学习的全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首要的还是要对学科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内在的动力。
首先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文学史课程不是技能型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充满了理性思辨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从哲学思想的发端、阐释到伦理道德体系的形成;从初民的四季歌咏到各式文学形态的成型与发展;从社会体制的原始萌发、变迁到最终专制政体的成熟与超稳固;从农耕文明的初创和发展到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先进;从东方神秘古国的光环笼罩到羸弱不堪的东亚病夫……,一部文学史实在是一部民族文明史,情感史,伦理史、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等的综合体。对于教学者而言,开启视野,广博学科面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的个性化特征,都为此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通过对传统平面教学模式的改变,利用图文并茂的视觉优势和画龙点睛的犀利讲解,是学生产生较好的学习兴趣,并由此而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3]。对于学习者而言,有必要在学习之初对学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理解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该学科完成于本科高年级,因此有必要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方向,建立相对有系统性的逻辑思辨能力,构建自身较为良好的知识结构面。在心态上要学会放下功利心,明白这一学科更注重于通过知识的内化起到人格塑造和加深个人的修养。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科内涵,就必须扩大阅读量,开阔思维面,学会主动学习。
其次是明确的目标。当下的办学方针是“宽专业,厚基础”,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看问题的话,势必需要追问专业何为之宽?基础何为之厚?文理兼修皆并精通可谓之宽了。可是如今的学科分类已经十分严格和具体化,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诺贝尔式的人才已不可能产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古今学,可谓之厚了。可是时光匆匆,利益急急。唯求速成而不可得,哪有厚积而薄发的那份耐心?更何况以文学史之博大精深,取其一支也需皓首穷经方见小成,实难界定何为宽?何为厚?而司马光认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2]可见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能作为可以实现的目标。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设立目标了?答案是否定的。就文学史而言,能在内容上阐明“史”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影响的线条,在形式上去渐进地落实“三课型”、“四环节”,这对于教学就是一个可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对于学习者则是能基本掌握文学史里关于“史”的基本线索,弄懂常识性的知识问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再进一步,才能论及到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在学习上要明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问题,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知识结构与个体发展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勉为其难。
还有是内在的动力。从教学方面来讲,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科的热忱之心,真正热爱中国文学,并愿意把这份热爱变为去做一点薪火传承的动力;二是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在目前这样困难的局面下,更需要有巨大的付出勇气。因为需要战胜的不仅只是物质的给予衡量,更受到挤压得的是精神上的被边缘感。如果缺少了对自身的职业尊重,必然导致从客观边缘化到主观边缘化。故而,教学从业者的勇气除了要能克服具体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现实困难,更要能够战胜自身的失望情绪和从俗惰性。从学习方面来说,内在动力的产生与否则主要依赖于学习目的的明确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是以继承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并且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全面继承。因此,继承什么?怎样继承?是明确度的内容之一。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层面和学习兴趣的形成,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有论述,但有必要明确指出,中国文学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深入的继承就绝不可能有任何的创新。明确度的内容之二就是能不能对该学科的“有用”与“无用”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关于这个问题,培根有言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虽然如今已经不再时尚所谓的格言人生,但是,培根的话依然能够精辟地说明学科的价值所在。文学史既有历史,也有诗文、哲学和伦理、逻辑。愿意把自身培养成为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善辩的人,这应该是产生内在动力的最现实的因素了。当拥有了这些学科和学术的素养,并拥有了较为良好的人格、人品素质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实现提倡的的创新精神的具备也才会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文学史课作为大学文科本科的基础专业课,目前虽然困难重重,特别是要以20个月的学习时间来应对三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历史,固然存在力不从心的艰涩之感。但是,还要看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手段依然有补救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措施落实,增强信心,循循善诱,培养学习的兴趣,将来这门学科仍会有大的发展前景,并能为社会和民族培养更多的谦谦君子——会做人也会做学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转化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行为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中国古代文学使课教学中的“三课型”、“四环节”——来自精品课的实验报告 古典文学论集[J],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一)[Z]
[3]曾庆雨.高校古代文学课与新教学技术讨论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3)
摘要:文学史课作为大学文科本科的基础专业课,其课程涉及的内容是一个民族三千多年文学发展历史的经历和成就,三千年与二十个月,很显然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可谓情势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已经步入困境,这并非危言耸听。但是,还要看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手段依然有补救,甚至是创新开拓的可能性。
关键词:本科文学史课程学时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5-0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简称文学史)在我国大学本科的学科历史之悠久和重要已经是众所周知。国家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文员会把它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七门“核心课程”之一,似乎也证明了该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础学科地位。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不容乐观,可谓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已经步入困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导致这种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一个“学”与“用”的认知问题。关于“学”与“用”的关系如何认识?这并不是现代或后现代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以致用”是一种最具有趋同感的认知理念,也成为最具普遍意义的知识价值认定。换言之,如果知识的学习不具备实用的可运用性,那么,知识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使用意义,变成了一种少数人的文化奢侈品,或是只能束之高阁,用来收藏的古玩了。而文学史这一学科专业所面临的尴尬,也与“学”与“用”相关联。一方面由于其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使其依然是文科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而另一方面却因不具备具体的操作功能而渐趋边缘,可谓形同“鸡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状稍加分析,可见困境的存在:
第一,教学建设方面。所谓建设包含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管理等。就师资队伍看是形势喜人,一批批经过系统学习,具有一定研究专长和研究能力的硕士和博士进入到教学岗位,成为了学科专业教学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就教材建设而言,在依托于部颁教材的基础上,辅以权威著述,几乎算得上是游刃有余。而教学方法的更新,主要体现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形象生动,简明扼要,重点难点明确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企及的。但是,就教学管理而言却难题多多,大有积重难返之势。课时量严重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从一个简单的线性比较中,很容易得到具体的感受。以笔者从教的实际情况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从二年级开始讲授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至四年级结束。学时为周7,以每学期18周计,一个学年36周的总课时量约为252学时,三学年总学时数约为702学时。现而今,由于种种原因,学时大量压缩,作为专业基础学科的文学史课程设置由三学年缩减为两学年,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周学时4。这样一来,全部学时数约为288学时。702小时的学习时间与288小时的学习时间的对比,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计算。但是,如果考虑到其课程涉及的内容是一个民族三千多年文学发展历史的经历和成就,如果再考虑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时,三千年与二十个月,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了。很显然,在这样局促的时间长度中把三千余年的文学发展历程压缩进去,拾一漏万是必须的,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就只能用“走马观花”来形容,用“领略”二字来概括。
第二,教学对象方面。由于目前应试教育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的全过程,而文科学生大多属于高中分科时,因为理科成绩不好,不得已而选读文科的。这种无奈和勉强的心态使得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考上大学。一旦进入大学,便失去了后续的目标及动力。这一点有一份笔者9年做的课堂随堂调查的粗陋数据资料或许可以说明:
调查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调查内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调查时间:起于1998~2008学年。(其中2006~2007赴韩国工作。)
(1)阅读过《三国演义》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4%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20%递减到不到1%;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60%。
(2)阅读过《水浒传》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3%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50%递减到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80%。
(3)阅读过《西游记》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25%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学生从100%递减到不足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100%。
(4)阅读过《红楼梦》繁体字竖排版的学生从15%递减到0%;阅读过简体普通版(任何一家正规主板社出版)的学生从68%递减到不足20%;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不足80%。
(5)阅读过《聊斋志异》的学生从30%递减到2%;看过影视作品的学生约为56%。
(6)阅读过其他作品,如《金瓶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三言二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镜花缘》、《孽海花》等,可说是寥寥无几。
一斑窥全豹,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大幅下滑,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说明了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实际存在。更为严重的还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欠缺和文学常识的缺乏,而是作为文科本科高年级学生,在相应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知识的掌握,其系统性和关联性都显得十分不足。专业知识的断裂、断层也都较为明显。严重影响了本科专业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甚至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能力提升。所谓先天不足,后天难补。这从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得到证明。关于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因不在本文论题范围之内,故不赘言。
从上述两点不难看到,一方面是课时量一再缩减,教学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难。另一方面是教学对象的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假以时日进行坚实基础工作。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从一个局部也可以说明文学史课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有必要指出的是,文学史的困境还并不仅限于此,这样的困境也不仅只是文学史课程所面临。与文学史相关联的学科,诸如古代汉语、中国汉语史、版本目录学、字源学,古代文论、中国哲学等等也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与文学史同样的困境。而这样的现状似乎也不是能举一人一校,甚至一省之力能加以改变的。怎样在目前的夹缝里求得生存呢?这是不得不去做认真思考的问题。
尽管文学史课程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局面,但是其学科显在地位仍然不可动摇。2005年,我校这门课程入选云南省高校精品课程。这不仅是对在这一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奋坚持的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的肯定,同时也说明这一学科在高校文科专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是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更能激发起我们的道义感和责任心。所谓薪火传承,任重道远。面对现状,该怎样应对呢?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的环节总结出了“三课型”、“四环节”的经验[1],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并不能完全实施,但仍能够明确教学的基础运作和可以采用的方法。而在文学史学习的全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首要的还是要对学科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内在的动力。
首先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文学史课程不是技能型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充满了理性思辨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从哲学思想的发端、阐释到伦理道德体系的形成;从初民的四季歌咏到各式文学形态的成型与发展;从社会体制的原始萌发、变迁到最终专制政体的成熟与超稳固;从农耕文明的初创和发展到四大发明的成熟和先进;从东方神秘古国的光环笼罩到羸弱不堪的东亚病夫……,一部文学史实在是一部民族文明史,情感史,伦理史、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等的综合体。对于教学者而言,开启视野,广博学科面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的个性化特征,都为此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通过对传统平面教学模式的改变,利用图文并茂的视觉优势和画龙点睛的犀利讲解,是学生产生较好的学习兴趣,并由此而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3]。对于学习者而言,有必要在学习之初对学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理解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该学科完成于本科高年级,因此有必要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方向,建立相对有系统性的逻辑思辨能力,构建自身较为良好的知识结构面。在心态上要学会放下功利心,明白这一学科更注重于通过知识的内化起到人格塑造和加深个人的修养。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科内涵,就必须扩大阅读量,开阔思维面,学会主动学习。
其次是明确的目标。当下的办学方针是“宽专业,厚基础”,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看问题的话,势必需要追问专业何为之宽?基础何为之厚?文理兼修皆并精通可谓之宽了。可是如今的学科分类已经十分严格和具体化,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诺贝尔式的人才已不可能产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古今学,可谓之厚了。可是时光匆匆,利益急急。唯求速成而不可得,哪有厚积而薄发的那份耐心?更何况以文学史之博大精深,取其一支也需皓首穷经方见小成,实难界定何为宽?何为厚?而司马光认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2]可见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能作为可以实现的目标。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设立目标了?答案是否定的。就文学史而言,能在内容上阐明“史”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影响的线条,在形式上去渐进地落实“三课型”、“四环节”,这对于教学就是一个可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对于学习者则是能基本掌握文学史里关于“史”的基本线索,弄懂常识性的知识问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再进一步,才能论及到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在学习上要明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问题,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知识结构与个体发展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勉为其难。
还有是内在的动力。从教学方面来讲,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科的热忱之心,真正热爱中国文学,并愿意把这份热爱变为去做一点薪火传承的动力;二是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在目前这样困难的局面下,更需要有巨大的付出勇气。因为需要战胜的不仅只是物质的给予衡量,更受到挤压得的是精神上的被边缘感。如果缺少了对自身的职业尊重,必然导致从客观边缘化到主观边缘化。故而,教学从业者的勇气除了要能克服具体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现实困难,更要能够战胜自身的失望情绪和从俗惰性。从学习方面来说,内在动力的产生与否则主要依赖于学习目的的明确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是以继承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并且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全面继承。因此,继承什么?怎样继承?是明确度的内容之一。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层面和学习兴趣的形成,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有论述,但有必要明确指出,中国文学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深入的继承就绝不可能有任何的创新。明确度的内容之二就是能不能对该学科的“有用”与“无用”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关于这个问题,培根有言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虽然如今已经不再时尚所谓的格言人生,但是,培根的话依然能够精辟地说明学科的价值所在。文学史既有历史,也有诗文、哲学和伦理、逻辑。愿意把自身培养成为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善辩的人,这应该是产生内在动力的最现实的因素了。当拥有了这些学科和学术的素养,并拥有了较为良好的人格、人品素质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实现提倡的的创新精神的具备也才会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文学史课作为大学文科本科的基础专业课,目前虽然困难重重,特别是要以20个月的学习时间来应对三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历史,固然存在力不从心的艰涩之感。但是,还要看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手段依然有补救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措施落实,增强信心,循循善诱,培养学习的兴趣,将来这门学科仍会有大的发展前景,并能为社会和民族培养更多的谦谦君子——会做人也会做学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转化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行为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中国古代文学使课教学中的“三课型”、“四环节”——来自精品课的实验报告 古典文学论集[J],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一)[Z]
[3]曾庆雨.高校古代文学课与新教学技术讨论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