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桂枝在《伤寒论》经方组方配伍中的作用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伤寒论》中应用桂枝的方剂较多,纵观全书桂枝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可为解肌发表、调和阴阳、温通心阳、化气行水等功效。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经方;配伍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97-02
  桂枝首见于《名医别录》,为樟树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属辛温解表药,具有解表散寒,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之功[1]。历代著作对于桂枝功用的记载诸多,如《医学启源》云:“《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 《本草备要》曰:“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本草再新》中记载“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本草疏证》中记载,桂枝具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6种功效,临床运用颇为广泛。桂枝在《伤寒论》中配伍应用更为广泛,书中113个方中有43方含有桂枝,仅次于生姜,既可治疗外感表证,又可治疗内伤杂病,现就桂枝在《伤寒论》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功效作一浅要分析,具体如下。
  1解肌发表
  仲景用麻黄配桂枝,乃取其解肌发表之功,体现这一配伍特点的方剂为麻黄汤,方中麻黄辛温发散,善开腠、宣肺、透毛窍而发汗解表,乃发汗解表之要药。而桂枝辛温宣通,解肌发表,温通经脉,透营气达卫阳。故柯琴云:“桂枝之条纵横……,为分散风寒之品”。两者合用发汗解表之力尤峻,主治伤寒表实证,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第35条)柯韵伯曰:“麻黄中空,辛温气薄,为肺家专药,走太阳能开腠散寒,桂枝辛温……,通经络而汗出,两者合用发汗散寒,麻黄不得桂枝不发汗。”
  2调和阴阳
  仲景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调和作用,如桂枝汤中桂枝温卫阳,解肌发表;芍药益阴敛营,两药合用,一阴一阳,相制相成,散收兼施,共达调营卫、阴阳之功。《金匮要略论注》云:“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柯琴也云:“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也。”若误汗后致阳气耗损,阴液耗竭,则用桂枝温阳气,倍用芍药以敛营阴,共奏滋阴和阳,调营卫之功。如《伤寒论》第62条云:“发汗后,身疼痛, 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若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寒热互阻,升降失调,则选用黄连清上热,干姜温下寒,桂枝通上下阴阳之气,起到调整阴阳,顺通上下的作用。如《伤寒论》第173条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3温通心阳
  桂枝与炙甘草相伍,其意为温通心阳[2],最具有代表的方为桂枝甘草汤。方中桂枝辛甘温,入心经可温心阳;甘草甘平,补益心气。两药合用,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用于心阳不足,失于温养的心下悸。如《伤寒论》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若火逆下之,致阳浮于上,阴虚于下,则选用桂枝配合甘草以温振心阳,再加龙骨、牡蛎以益阴潜阳,如《伤寒论》第118条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另外,用桂枝配甘草以温通心阳,还可见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桂汤等诸方。
  4化气行水
  桂枝配茯苓是经方中常用的配伍,如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等。方中桂枝温阳气以助气化,茯苓健脾渗湿利水,两药合用以温阳化气行水,《金匮要略心典》[3]曰:“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可用于水蓄下焦之蓄水证、水停中焦证、脾阳虚之水饮内停证。如《伤寒论》第72条云:“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云:“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总之,观仲景用桂枝利水,均取其温阳气以化气行水之功,尤以水为寒结不化为宜。
  5平冲降逆
  桂枝重用具有平冲降逆之功。若误用烧针发汗,致心阳亏虚无以下温肾水,下焦阴寒之气上逆发为奔豚气,此时当重用桂枝配合甘草姜枣辛甘化阳,温通心肾之阳,以制上逆阴寒之气,达到平冲降逆之功。如《伤寒论》第117条云:“烧 针令其汗,针处被寒, 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经方中取平冲降逆之功的方还包括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术甘汤等。
  6温经散寒
  经方中用桂枝还有取其温经散寒之功,如《伤寒论》第351条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营血亏虚,寒凝血脉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故方中用当归养血活血;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两药相须合用以达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若内有久寒,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以加强温里散寒之功,如《伤寒论》第352条曰:“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7通经活血
  桂枝与桃仁、大黄合用,有通经活血之功,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第106条曰:“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大黄下瘀泄热,桂枝温通,可加强活血之功。如《医方考》曰: “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仁、硝黄,则人血而助下行之性矣, 斯其制方之意乎!”
  8温经止痛
  经方中取其温经散寒止痛之功的代表方为桂枝附子汤,如《伤寒论》第174条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方中桂枝温经散寒止痛,附子辛温大热,温经散寒,逐经络之寒湿,两药合用温经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另外,甘草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也是取桂枝辛散,温通散寒止痛之功。   9温中补虚
  桂枝汤与大剂量芍药相配伍,加饴糖,共奏温中补虚之功,代表方为小建中汤,方中饴糖味甘性温,补益脾胃,温补中焦,中气得复则气血生化有源,桂枝甘温,温阳气与饴糖相合,取辛甘化阳之功。芍药酸甘养营阴与甘草合用,而成酸甘化阴之义, 并配合生姜大枣共达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伤寒论》第100条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伤寒论》第102条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另外,《伤寒论》曰:“太阳病,外未除,数下之,遂协热而利,桂枝人参汤主之。”该条文中桂枝人参汤用桂枝除取其辛散解肌之功,也有取其温阳气以助人参、甘草、干姜温中阳。
  10温阳化饮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证。方中桂枝辛温,解表散寒,温阳化气,一方面助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另一方面助麻黄、细辛解表散寒。如《伤寒论》第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另外,用治少阳枢机不利兼痰饮内停阳郁之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用桂枝配干姜以温阳化饮。除此,苓桂术甘汤也有取桂枝温阳化饮之功。总之,痰饮为阴邪,当之温化除之,如《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仲景用桂枝辛散温通之性达到祛除痰饮之功。
  11小结
  总之,《伤寒论》113方配伍精巧灵活,立法严谨,法度森严,一方面重视了桂枝本身功效的发挥,还运用剂量、用法与配伍的不同,达到了一药多能的效果,体现了《伤寒论》辨证施治这一指导思想,实为后世医家学习的楷模。仲景制方,药不在多与杂,而求其精小而专一,其论证言变多于言常,论治则灵活多样,从桂枝的配方应用中即可窥见一斑。另外,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桂枝禁用的情况也屡屡告诫,如《伤寒论》第17条曰:“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伤寒论》第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也值得在临床中学习和注意。
  参考文献:
  [1]王锦鸿,华海清.《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95.
  [2]王惠君.《伤寒论》桂枝的配伍应用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3):218.
  [3]尤怡.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01.
  (收稿日期:2014-07-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丹参饮中檀香和砂仁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蒸馏液,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饮中的檀香和砂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檀香和砂仁的蒸馏液的最大吸收峰在274 nm,按处方比例需收集蒸馏液200 mL。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关键词:丹参饮;水蒸汽蒸馏法;TLC法;檀香;砂仁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不栽培条件对云木香药材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寻找云木香栽培中新的关注点及新思路。方法通过对云木香的不同产地、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肥料的施用和不同采收时间综合研究,分析、比较不同栽培环境对云木香的质量影响。结果迪庆、大理、丽江三个产地的云木香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总含量均明显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尤以大理为佳;湖南张家界龙山、陕西安康平利县两地的木香质量较低,不如迪庆、大理、丽江三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分别采集“平腕立指手法”补法与泻法的相关信息,观察“平腕立指手法”的量化指标作用于“大椎穴”对热证家兔模型肛温及血液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提插捻转补泻与针刺效应的关系。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补法组、泻法组,每组8只。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制造热证家兔模型。在“大椎穴”施以“平腕立指手法”补法或泻法,行针10 min,间隔5 min后,重复1次。各组模型动物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法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生活干预,对照组根据情况给予降压、调脂处理。治疗组在生活干预的同时加服中药。观察干预前后FPg,2hPg,FINS、2hINS、HbA1c及IR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FPg,2hPg,INS、2hINS、HbA1C及IRI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电针艾箱灸联合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防治紫杉醇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方法收集本院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化疗期间,治疗组加予电针和艾箱灸治疗,对照组加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21天为1周期,2组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最后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KPS评分提高率、周围神经毒性、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获临床效率评估,治
期刊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1-0059-03  急性期脑出血是神级系统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多应用于恢复期,而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较之单纯西医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和特色,但是目前临床上中医药参与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并未得到广泛开展,而且缺少规范的临床应用指征,故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89-01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易反复发作,给女性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护
期刊
关键词:益气活血方;心肌梗死;血管新生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83-03  1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由《诸病源候论·心病诸侯》中“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一句,可以推断出,在中医领域,冠心病心肌梗死隶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对应的中病名为“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血液样本库的建库条件、样本的采集、保存、质量控制、生物安全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问题。方法以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为依托,针对纯中医药治疗1年以上、CD4升高、病毒载量降低或者持续稳定的患者作为样本拟捐赠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捐赠者血液标本,严格依照生物安全要求分离、分装,于液氮中低温冷冻保存,所有标本将采用信息管理软件规范管理,以备后续研究使用。结果已收集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七里香醇提物的药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和小鼠肠推进实验,测定小鼠血清中MDA、SOD含量,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七里香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能促进小鼠肠推进,能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0.02g/kg.bw(相当于生药188.87g/kg.bw)。结论提示七里香醇提物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