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将以昆明新机场场外供油工程为例,对机场场外供油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场;场外供油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昆明新机场场外供油工程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空港经济区大板桥镇复兴居委会和省第一劳教所大板桥园艺场地界处,本项目由铁路专用线、卸油站、场外输油管线、道路建设和拆迁专项改建等组成。本工程总占地为14.51hm2,其中铁路专用线区、卸油站场区、道路建设区及绿化防护区等占地为永久占地,其面积12.99hm2,占地类型有林地、草地、坡耕地和其它用地;输油管线区按临时征地使用,其面积为1.52hm2,管线敷设后恢复原地貌。项目区属中山丘陵地貌,经现场勘查,拟建铁路专用线及卸油站场区海拔总体在1982~2035m之间,地形起伏不平,残丘与沟槽相间分布,植被稀少,地带性生长松树、灌木、杂草,基岩裸露。项目区气候类型属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项目区水土流失以轻度流失为主,土壤侵蚀模数1423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所在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水利部公告[2006]2号《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昆明市官渡区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云南省云政发[2007]16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昆明市官渡区属省级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級标准。
2、本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中挖损破坏以及占压地,导致拟建场地区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发生巨大变化,使土壤抗蚀能力减弱,同时,导致大量地面裸露后,势必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潜在危险性。本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以下特点:①施工期对地表扰动大,植被和土壤破坏严重。拟建工程的场地平整作业、铁路专用线路基路基开挖与填筑、卸油站场区基础开挖与回填、场外输油管线的开挖扰动以及土石方的调配等将严重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貌,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易诱发水土流失。②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由开挖扰动以及表土、堆料临时堆存和转运等形成众多人工边坡及较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填土面土壤和堆土结构较松散,在雨季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③水土流失包括线状和面状流失。本工程既包括面状建设(卸油站场区建构筑物)也包括线状建设(铁路专用线、道路区及场外输油管线),水土流失即包括面状流失也包括线状流失。④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本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侵蚀形式以溅蚀、面蚀、片蚀、沟蚀等为主;其次有重力侵蚀,包括散落、崩塌、滑坡等侵蚀形式。
3、该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认为该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应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根据施工的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临时堆土场等“点”状位置,以拦挡、排水措施为先导,土地整治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使临时堆土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道路、输油管线等“线”状位置,应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使沿线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施工作业“面”上,应以土地整治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施工营地区生态环境。第二,做到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相结合,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恢复植被面积,统筹布局各类水保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防治措施具体配置中,充分发挥工程措施速效性和控制性,同时也要发挥植物措施的后续性和生态效应。第三,卸油站场区。①储油区。储油区经场地平整后地势较平坦,汇水面积很小,主体工程已在其周边设计了永久排水沟槽,因此,本方案考虑在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措施。设计排水沟与场内消防道路临时边沟相连通,将施工区积水排出场外。②建(构)筑物区。建(构)筑物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基础开挖工作面,因此在开挖基坑边缘修建临时排水沟,以防地面积水对基坑的冲刷,排水沟与场内道路临时边沟相连通,便于将施工区积水排出场外。另外,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利用回填,减少堆存时间等,对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及基坑进行土工布覆盖。③站场绿化区。该区主体工程已经设计了较为完善的绿化措施,包括植草、栽植灌木等,本方案只考虑该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根据主体工程施工时序安排,绿化措施一般在工程末期开始绿化,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在该区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布置在开挖边坡坡脚和填筑边坡坡顶出。临时排水沟出口处布设沉沙池,经沉沙处理后流入涵洞和场外箐沟中。第四,铁路专用线区。①铁路专用线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铁路路基开挖与填筑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路堑、路堤边坡,很容易诱发水土流失。主体工程在铁路专用线线路设计了侧沟、线间沟槽和中心排水沟槽,在边坡顶段区域设计了天沟,同时,在开挖及填筑坡面采取了喷播植草、土工栅格护坡工程,考虑该区表土剥离及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铁路专用线路基边坡应及时进行护坡防护,减少地表裸露时间。若遇下雨天气,对路堑及路堤边坡裸露面进行土工布临时覆盖。②水土保持管理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在路基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护坡处理,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可能地避免在大风和下雨天条件下施工,减少施工工程中的水土流失;在形成高边坡路段应在边坡下边设置拦挡设施;在施工期期间,工程建设单位应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人员监督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具体落实。第五,道路建设区。①沿道路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与绿化防护区排水沟相连通,排水沟采用素土夯实,梯形断面。②植物措施。中航油进场道路、中石油进场道路和乡村改移道路沿线开挖建设,会形成一定的裸露边坡,对道路开挖裸露边坡采取草灌结合护坡。根据当地立地条件草籽选择狗牙根,灌木选择火棘。第六,场外输油管线区。①临时措施。管线开挖和挖方沿线临时堆置,堆土周围采用草袋挡墙挡护,挡墙为梯形断面,,分层错位堆砌,按“品”字形紧密排列土袋填土料利用挖方,堆土最后用于管线回填方。临时堆土场形成大范围裸露面,若遇下雨天气,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期间,对该区裸露面进行土工布临时覆盖。②植物措施。该区管线填埋过程中将回填土层层压实,以减少回填后土体沉降,将覆土均匀回填至最上层,撒播草种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择狗牙根。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了介绍,随后针对该项目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作者认为水土保持关键在后期养护管理,也只有后期养护管理跟得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保持问题。
【参考文献】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阙明华等,黄河水利出版社
[3]《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马广大等,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机场;场外供油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昆明新机场场外供油工程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空港经济区大板桥镇复兴居委会和省第一劳教所大板桥园艺场地界处,本项目由铁路专用线、卸油站、场外输油管线、道路建设和拆迁专项改建等组成。本工程总占地为14.51hm2,其中铁路专用线区、卸油站场区、道路建设区及绿化防护区等占地为永久占地,其面积12.99hm2,占地类型有林地、草地、坡耕地和其它用地;输油管线区按临时征地使用,其面积为1.52hm2,管线敷设后恢复原地貌。项目区属中山丘陵地貌,经现场勘查,拟建铁路专用线及卸油站场区海拔总体在1982~2035m之间,地形起伏不平,残丘与沟槽相间分布,植被稀少,地带性生长松树、灌木、杂草,基岩裸露。项目区气候类型属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项目区水土流失以轻度流失为主,土壤侵蚀模数1423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所在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水利部公告[2006]2号《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昆明市官渡区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云南省云政发[2007]16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昆明市官渡区属省级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級标准。
2、本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中挖损破坏以及占压地,导致拟建场地区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发生巨大变化,使土壤抗蚀能力减弱,同时,导致大量地面裸露后,势必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潜在危险性。本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以下特点:①施工期对地表扰动大,植被和土壤破坏严重。拟建工程的场地平整作业、铁路专用线路基路基开挖与填筑、卸油站场区基础开挖与回填、场外输油管线的开挖扰动以及土石方的调配等将严重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貌,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易诱发水土流失。②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由开挖扰动以及表土、堆料临时堆存和转运等形成众多人工边坡及较大面积的裸露地表,填土面土壤和堆土结构较松散,在雨季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③水土流失包括线状和面状流失。本工程既包括面状建设(卸油站场区建构筑物)也包括线状建设(铁路专用线、道路区及场外输油管线),水土流失即包括面状流失也包括线状流失。④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本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侵蚀形式以溅蚀、面蚀、片蚀、沟蚀等为主;其次有重力侵蚀,包括散落、崩塌、滑坡等侵蚀形式。
3、该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认为该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应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根据施工的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临时堆土场等“点”状位置,以拦挡、排水措施为先导,土地整治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建立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使临时堆土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道路、输油管线等“线”状位置,应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使沿线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施工作业“面”上,应以土地整治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施工营地区生态环境。第二,做到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相结合,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恢复植被面积,统筹布局各类水保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防治措施具体配置中,充分发挥工程措施速效性和控制性,同时也要发挥植物措施的后续性和生态效应。第三,卸油站场区。①储油区。储油区经场地平整后地势较平坦,汇水面积很小,主体工程已在其周边设计了永久排水沟槽,因此,本方案考虑在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措施。设计排水沟与场内消防道路临时边沟相连通,将施工区积水排出场外。②建(构)筑物区。建(构)筑物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基础开挖工作面,因此在开挖基坑边缘修建临时排水沟,以防地面积水对基坑的冲刷,排水沟与场内道路临时边沟相连通,便于将施工区积水排出场外。另外,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利用回填,减少堆存时间等,对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及基坑进行土工布覆盖。③站场绿化区。该区主体工程已经设计了较为完善的绿化措施,包括植草、栽植灌木等,本方案只考虑该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措施。根据主体工程施工时序安排,绿化措施一般在工程末期开始绿化,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在该区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布置在开挖边坡坡脚和填筑边坡坡顶出。临时排水沟出口处布设沉沙池,经沉沙处理后流入涵洞和场外箐沟中。第四,铁路专用线区。①铁路专用线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铁路路基开挖与填筑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路堑、路堤边坡,很容易诱发水土流失。主体工程在铁路专用线线路设计了侧沟、线间沟槽和中心排水沟槽,在边坡顶段区域设计了天沟,同时,在开挖及填筑坡面采取了喷播植草、土工栅格护坡工程,考虑该区表土剥离及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铁路专用线路基边坡应及时进行护坡防护,减少地表裸露时间。若遇下雨天气,对路堑及路堤边坡裸露面进行土工布临时覆盖。②水土保持管理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在路基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护坡处理,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可能地避免在大风和下雨天条件下施工,减少施工工程中的水土流失;在形成高边坡路段应在边坡下边设置拦挡设施;在施工期期间,工程建设单位应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人员监督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具体落实。第五,道路建设区。①沿道路布设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与绿化防护区排水沟相连通,排水沟采用素土夯实,梯形断面。②植物措施。中航油进场道路、中石油进场道路和乡村改移道路沿线开挖建设,会形成一定的裸露边坡,对道路开挖裸露边坡采取草灌结合护坡。根据当地立地条件草籽选择狗牙根,灌木选择火棘。第六,场外输油管线区。①临时措施。管线开挖和挖方沿线临时堆置,堆土周围采用草袋挡墙挡护,挡墙为梯形断面,,分层错位堆砌,按“品”字形紧密排列土袋填土料利用挖方,堆土最后用于管线回填方。临时堆土场形成大范围裸露面,若遇下雨天气,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期间,对该区裸露面进行土工布临时覆盖。②植物措施。该区管线填埋过程中将回填土层层压实,以减少回填后土体沉降,将覆土均匀回填至最上层,撒播草种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择狗牙根。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了介绍,随后针对该项目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作者认为水土保持关键在后期养护管理,也只有后期养护管理跟得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保持问题。
【参考文献】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阙明华等,黄河水利出版社
[3]《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马广大等,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