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势及器械抗菌表面构建研究

来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材料以其独特优势在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中深受青睐,其不仅可完善医疗体系,解决医学问题,还可进一步提高医学技术性,提升医疗水平等层面。但是由于医疗器械进入人体会造成细菌感染,因此为了避免影响病人生命安全,还需对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进行抗菌表面构建,对此在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医疗器械抗菌表面构建策略,即抗菌、杀菌、抗菌-杀菌、抗菌-杀菌转化构建策略。
其他文献
分析天津炼厂原油的基本物性得出该原油属于轻质低粘度低硫环烷-混合基原油。对炼化厂提供破乳后的含油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胺类的聚合物去油效果受其粘度影响较大,这类聚合物与其他阳离子聚合物相比,其特点是水溶性好、正电荷密度高、分子结构容易控制、不与水中氯化物反应,可广泛应用于原油水处理方面。
高分子灌浆材料属于新工程技术,可以把浆液注入工程需修补的位置,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形成聚合物,实现防渗加固效用,使得整个工程高度融合,防止出现渗水漏水现象。灌浆材料具备明显优势特性,具备良好堵漏效果,可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应用范围广泛,诸如地铁隧道开凿、混凝土缺陷修复等工程领域。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高分子灌浆材料防渗加固机理,并对灌浆材料在混凝土堵漏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近年来,超疏水材料特殊的润湿性使其在油水分离、防结冰、抗腐蚀、自清洁、微流体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耐久性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超疏水材料耐久性的评价和测试方法尚无统一标准。该文主要综述了超疏水材料耐久性的评价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不同评价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对耐久性超疏水材料及其评价方法作出了展望。
以丙烯酰胺、疏水单体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和极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原料,采用胶束聚合法合成了一种适用于聚合物驱的新型三元共聚物。研究了链引发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三元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评价了三元共聚物的抗盐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与水驱相比提高采收率的能力。结果表明,链引发温度为9℃,引发剂浓度为150mg/L时,三元共聚物的性能最好。在此条件下,得到了分子量为22×106的三元共聚物。浓度为1500 mg/L的三元共聚物溶液的粘度为18.7mPa·s,在85℃和地层水盐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