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产品质量分级是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视角探讨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首先利用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几何福利图,理论推演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以及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福利差异;然后借助选择实验调查数据,实证测度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并验证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可以增进消费者福利,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增进程度超过低收入群体,基于品质要素进行质量分级的消费者福利超过感官要素,按照感官要素划分农产品等级的现行分级方式难以满足市
【机 构】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质量分级是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视角探讨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首先利用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几何福利图,理论推演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以及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福利差异;然后借助选择实验调查数据,实证测度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并验证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可以增进消费者福利,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增进程度超过低收入群体,基于品质要素进行质量分级的消费者福利超过感官要素,按照感官要素划分农产品等级的现行分级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坚持市场优先原则,将消费者偏好的品质要素作为等级划分的实践依据,是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稳步推进质量兴农战略的正确路径.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经验事实表明,人们在很多场合可以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本文以乡村广泛存在的“治丧理事会”为例,提出“非市场交易”的概念,试图把人类社会的交易类型区分为市场交易和非市场交易.市场交易是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以及个体或群体社会协同的动力机制,非市场交易则是小型群体集体行动的微观动力机制的核心.并通过非市场交易这一概念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中难以被西方社会理解的“关系”和“面子”等文化因素与集体行动相互耦合、相互强化的复杂关系,从而为乡村社会中生衍不息的集体行动探索经济动力,并以此作为钥匙打开乡村社会公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2.61亿吨.近几年,受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玉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导致2020年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至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玉米供需及贸易发展趋势、相关调控政策转变及其对玉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
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自上而下分析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而解析并构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包含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层面的价值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企业层面的发展推动以及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拉动四个方面,形成了从宏观制度→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和消费者需求有机统一的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链构成要素和数字化农业经济循环系统与价值链主体的协同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由农业生产数字化和消
中国是世界蚕桑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蚕业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曾长期居于重要地位.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蚕业生产和蚕丝贸易最大的国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积攒了详实丰富的蚕桑史料,也沉淀了底蕴丰厚的蚕桑文化.虽然现存对中国蚕业的记录、论述和专著颇多,但大多零散隐匿于史书、传记、诗歌、文集和杂记之中,甚至是竹简和古陶器上,内容庞杂且难于分辨整理.如何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有效甄别出有用的蚕桑资料并合理利用,为蚕业科研服务,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为系统总结我国蚕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阶段特点,为蚕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参考,编
发挥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对绿色发展的引领功能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焦点.然而,对于适度规模经营能否抑制农业面源污染这一核心问题,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据此,本文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适度规模经营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未达到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预期.进一步地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效应评估和机制检验发现,静态面板模型中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加剧作用,并不是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带来的,而是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城镇化等外部条件
技术采纳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影响有所差异.为研究技术采纳在农户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基于2172份粮农生产经营数据,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误和异质性,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初始禀赋粮农技术采纳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与未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粮农相比,采纳的粮农收入增长效应明显;(2)技术采纳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收入效应具有不一致性,低初始禀赋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收入效应显著低于高初始禀赋粮农;(3)技术认知对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有显著正向影响.故政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体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然而不同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扶贫效果较好,而加工业扶贫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后续动态调整扶贫政策,根据地区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观察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趋势和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情特征,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变迁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能够对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和异质性进行估计,优于传统生产函数方法,能够得到省际差异的时变要素产出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显著性和经济学意义;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发现,1978-201
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对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却有所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偏好的角度给予农地转入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解释,并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修正了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农地转入显著促进了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强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强化作用在农地转入规模方面显著,但在农地转入年限方面不显著.此外,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但随着非农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难免会造成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探讨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负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非农就业显著地降低了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概率,但离土型非农就业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2)非农就业通过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减少政治参与两条逻辑阻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在后续乡村发展过程中须平衡好农户非农就业与农户主动性发挥的问题,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就地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