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连续入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住院的伴NSSI的抑郁症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评估自编一般资料问卷、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再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将其分为伴/不伴自杀意念组,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①177例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为120例(67.80%).②单因素分析显
【机 构】
:
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 4012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连续入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住院的伴NSSI的抑郁症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评估自编一般资料问卷、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再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将其分为伴/不伴自杀意念组,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①177例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为120例(67.80%).②单因素分析显示,童年创伤史、自杀未遂史、总病程、NSSI 病程、抑郁、焦虑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13.135,13.765,t=4.003,31.06,-2.532,-3.684;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创伤史(r=5.73,P<0.05)、自杀未遂史(r=10.588,P<0.05)、焦虑(r=8.25,P<0.05)是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病率较高,有童年创伤史、自杀未遂史和焦虑情绪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诊情况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5例,其中复诊规律组88例,停药组(症状消除)5例,复诊不规律组22例,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SQLS)评估3组患者远期预后并比较.结果:复诊规律组患者占76.52%,复诊不规律组患者占19.13%,停药组(症状消除)占4.3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8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40名大学生中出现焦虑情绪79人(9.4%),出现抑郁情绪233人(27.7%),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61人(7.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锻炼(t=2.750,3.875;P<0.01)、有无亲朋感染(t=-2.448,-3.240;P<0.05)、毕业生(t=-2
目的: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模型,探索大学生智谋能力与风险知觉在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1日,对湖北省、安徽省、山西省3所高校的15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此次疫情中,12.1%的大学生出现了替代性心理创伤,女生替代性心理创伤的评分(中位数:20.00)高于男生的评分(中位数:18.00)(P<0.05);疫情信息感知压力与替代性心理创伤呈正相关(r=0.23,P<0.001);逐步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