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不但能促进小城镇建设,同时也能更好的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改善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城镇;豫南地区;体育活动;现状
前言
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人口急剧增加,同时也使得这部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體育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大量查阅查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发放问卷共2000份,回收1972份,其中有效问卷1931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8.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
2.1.1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人群从年龄上来看,主要集中在56岁以上,占41.1%,其次是41~55岁,占31.1%,18岁以下和19~40岁这两个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小,合计为27.8%。主要是因为18岁以下人群正处于上学阶段,平时学习任务较重,闲暇时间较少;18~40岁的人群因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较少。
从性别上来看,在调查的女性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占到55.0%,而男性参加的占到42.1%,女性参加的比例要明显大于男性。
从学历上来看,居民的参与度与其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学历越高,参加的比例则越高。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参加的比例为17.4%,初中学历的为20.3%,高中学历的为38.1%,而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为45.1%。
2.1.2居民对体育活动态度和参加目的
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有66.8%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工作和生活的作用很大,认为一般的占23.9%,而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9.3%。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占89.2%,其次是“娱乐消遣”和“丰富生活”,分别占81.5%和80.3%。
2.1.3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
居民的活动项目主要以“广场舞”为主,占88.3%,其次是“长走与慢跑”,占65.2%,最后是太极拳,占63.3%,究其原因为这三个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低,且技术难度不高,易于组织开展。而对于其他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因为场地器材和技术等原因,开展比例较低。
2.1.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
目前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其参加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一起锻炼”,占47.9%,其次是“个人自由锻炼”,占22.0%,最后是“与家人一起锻炼”,占17.9%,而社区街道组织和其他形式的合计共占12.2%。
2.1.5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
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依次是公路或者街道边(占38.0%)、公园或广场(占34.9%)、附近的学校(占24.7%),而收费场所仅占2.4%。说明目前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较差,且体育场地设施太少,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2.1.6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虽然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但仍51.7%的居民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排在排三位的是 “没有人组织”、“缺少场地”、“没有人指导”,分别占到91.4%、89.8%和87.6%。因此,在今后应当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同时引进和培养体育人才,切实解决问题。
3对策
3.1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外出打工,人口流动性较大,这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偏低、城镇化水平不高有关。发展小城镇和兴办城镇企业则可以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因此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利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2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居民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与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水平越高,参与度越大。因此,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等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小城镇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3.3丰富活动内容,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目前,居民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广场舞、慢跑、太极拳等为主,无法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锻炼需要。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提高居民锻炼的积极性,掀起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3.4抓住契机,切实解决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没有场地设施,一切无从谈起。“缺少场地”成为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首先政府部门要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政府部门议事日程,做好规划,统筹安排;其次要发动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机关场地设施,以此缓解场地短缺的问题。
3.5培养和利用好体育骨干,积极组织体育锻炼与活动
“没有人组织”和“没有人指导”成为许多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4 结论
4.1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以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上的占到72.2%;女性参加的比例要明显大于男性;居民体育参与度与其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学历越高,参与度越高。
4.2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66.8%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工作和生活的作用很重要;参加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 占89.2%,其次是“娱乐消遣” 和“丰富生活”,分别占81.5%和80.3%
4.3参加的项目主要以“广场舞”为主,占88.3%,其次是“长走与慢跑”,占65.2%,最后是太极拳,占63.3%。
4.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以“与朋友一起锻炼”(占47.9%)、“个人自由锻炼”(占22.0%)、“与家人一起锻炼”(占17.9%)为主。
4.4活动的场所依次是公路或者街道边(占38.0%)、公园或广场(占34.9%)、附近的学校(占24.7%)、收费场所(占2.4%)。
4.5居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排在排三位的是 “没有人组织”、“缺少场地”、“没有人指导”,分别占到91.4%、89.8%和87.6%。。
4.6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丰富活动内容,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抓住契机,切实解决体育场地设施问题;培养和利用好体育骨干,积极组织体育锻炼与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月红.方玲梅.农村小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以环巢湖周边小城镇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4):48-53.
[2]谢玉萍.邵阳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5):45-47.
关键词:小城镇;豫南地区;体育活动;现状
前言
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人口急剧增加,同时也使得这部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體育活动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居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大量查阅查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发放问卷共2000份,回收1972份,其中有效问卷1931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8.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
2.1.1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人群从年龄上来看,主要集中在56岁以上,占41.1%,其次是41~55岁,占31.1%,18岁以下和19~40岁这两个年龄段所占比例较小,合计为27.8%。主要是因为18岁以下人群正处于上学阶段,平时学习任务较重,闲暇时间较少;18~40岁的人群因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较少。
从性别上来看,在调查的女性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占到55.0%,而男性参加的占到42.1%,女性参加的比例要明显大于男性。
从学历上来看,居民的参与度与其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学历越高,参加的比例则越高。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参加的比例为17.4%,初中学历的为20.3%,高中学历的为38.1%,而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为45.1%。
2.1.2居民对体育活动态度和参加目的
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有66.8%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工作和生活的作用很大,认为一般的占23.9%,而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9.3%。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占89.2%,其次是“娱乐消遣”和“丰富生活”,分别占81.5%和80.3%。
2.1.3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
居民的活动项目主要以“广场舞”为主,占88.3%,其次是“长走与慢跑”,占65.2%,最后是太极拳,占63.3%,究其原因为这三个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低,且技术难度不高,易于组织开展。而对于其他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因为场地器材和技术等原因,开展比例较低。
2.1.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
目前豫南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其参加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一起锻炼”,占47.9%,其次是“个人自由锻炼”,占22.0%,最后是“与家人一起锻炼”,占17.9%,而社区街道组织和其他形式的合计共占12.2%。
2.1.5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
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依次是公路或者街道边(占38.0%)、公园或广场(占34.9%)、附近的学校(占24.7%),而收费场所仅占2.4%。说明目前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较差,且体育场地设施太少,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2.1.6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虽然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但仍51.7%的居民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排在排三位的是 “没有人组织”、“缺少场地”、“没有人指导”,分别占到91.4%、89.8%和87.6%。因此,在今后应当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同时引进和培养体育人才,切实解决问题。
3对策
3.1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外出打工,人口流动性较大,这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偏低、城镇化水平不高有关。发展小城镇和兴办城镇企业则可以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因此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利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2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居民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与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水平越高,参与度越大。因此,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等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小城镇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3.3丰富活动内容,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目前,居民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广场舞、慢跑、太极拳等为主,无法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锻炼需要。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提高居民锻炼的积极性,掀起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3.4抓住契机,切实解决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没有场地设施,一切无从谈起。“缺少场地”成为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首先政府部门要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政府部门议事日程,做好规划,统筹安排;其次要发动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机关场地设施,以此缓解场地短缺的问题。
3.5培养和利用好体育骨干,积极组织体育锻炼与活动
“没有人组织”和“没有人指导”成为许多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4 结论
4.1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以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上的占到72.2%;女性参加的比例要明显大于男性;居民体育参与度与其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学历越高,参与度越高。
4.2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66.8%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对工作和生活的作用很重要;参加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 占89.2%,其次是“娱乐消遣” 和“丰富生活”,分别占81.5%和80.3%
4.3参加的项目主要以“广场舞”为主,占88.3%,其次是“长走与慢跑”,占65.2%,最后是太极拳,占63.3%。
4.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以“与朋友一起锻炼”(占47.9%)、“个人自由锻炼”(占22.0%)、“与家人一起锻炼”(占17.9%)为主。
4.4活动的场所依次是公路或者街道边(占38.0%)、公园或广场(占34.9%)、附近的学校(占24.7%)、收费场所(占2.4%)。
4.5居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排在排三位的是 “没有人组织”、“缺少场地”、“没有人指导”,分别占到91.4%、89.8%和87.6%。。
4.6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快小城镇工业化进程,减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丰富活动内容,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抓住契机,切实解决体育场地设施问题;培养和利用好体育骨干,积极组织体育锻炼与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月红.方玲梅.农村小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以环巢湖周边小城镇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4):48-53.
[2]谢玉萍.邵阳市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