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启明星”大学生科技立项创新项目下的市级项目研究所得,以北京市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以及政府相关支持政策方面的现状,对北京市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及支持政策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支持;建议;北京中关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也明确指出,加快中小微企业成长、构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北京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经济潜力的群体,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今,科技型小微企业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中越来越受瞩目,但其现实生存和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其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于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理论分析
目前有关创业环境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观点,但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概念。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围绕企业创业和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称,是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和获取创业帮助及支持的可能性的整体。具体来说,是指影响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融资、政策法规、技术、人才、市场条件、商务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等要素;也是指创业获取这些环境要素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对企业的创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是了解企业创业活动的基础。
二、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实证研究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上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群体,越来越受重视。据统计,中关村科技园区现有1.2万多家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2011年在中关村新增企业数量达到4200家,2012年达到460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园区内每年约有3000多家企业倒闭。截止至2012年年底,园区内在境内外上市的小微企业共有136家,累计IPO金额达1060亿元,同时,有超过250家企业在新三版挂牌(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网”)。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有83.87%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科技型人才为主,只有16.13%的企业不是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其中,开业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占29.03%,开业年限在5—10年内的占41.94%,有29.03%的企业开业年限在5年以内。
(一)创业环境
关于企业入驻产业园区的动机的调查结果如图1:分别有58.06%的企业为了“方便与同类型企业交流合作”和“优惠政策”入驻,38.71%的企业为了园区的“科技人才素质和雇用成本”,22.58%的企业为了“便于研究开发”。可见,入驻产业园区较在园区外创业具有更多优势。
但在“企业在科技园区内对企业发展是否更有利”的调查中,77.42%的企业选择“是”,其余22.58%的企业选择“否”。可见中关村产业园区为多数企业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企业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如图2:如果将一般作为分界线,可以将总体评价概括的分为好评和差评,其中好评占70.97%,差评占29.03%,因此,企业创业环境整体较好但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二)创业政策扶持
关于创业政策扶持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6.45%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容易”,22.58%的企业认为“比较容易”,16.13%的企业认为“一般”,19.35%的企业认为“较困难”,29.03%的企业认为“很困难”。可见,获取政府政策难度较高,应该适当降低获取难度,尽可能使更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的扶持。
对企业希望获得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将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后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希望享有的优惠政策从高到低分别为税收减免,政策性资金资助,金融支持,公共技术平台扶持,租金补贴、知识产权服务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内,较多的企业对GEM理论模型中的政府政策要素及政府项目要素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在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希望获得金融支持。
调查中,67.74%的企业表示获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32.26%的企业表示未获得过。企业获得的扶持政策,调查具体如图5:76.19%的企业获得过“贴息支持”,分别有61.9%的企业获得“税收减免”和“公共服务支持”,58.14%的企业获得“技术改革或创新”,分别只有19.05%的企业获得“减免行政性费用”、“财政资金直接扶持”和“市场开拓政策”,获得“提供金融担保”的企业只有4.76%。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在行政性费用、市场开拓、直接财政性资金支持,特别是金融担保方面的扶持。
企业未能获取政策扶持的原因,调查结果如图6:70%的企业因为不在“政策扶持范围内”,60%的企业因为“政策吸引力弱”,50%的企业因为“不清楚如何申请”,分别有40%的企业因为“手续繁琐和周围企业申报成功率低”和“不了解如何申请”。可见,扶持政策的普及度有待提高,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吸引力和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加企业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及时获得政策扶持。
对于还需要的政策扶持,调查结果如图7:67.74%的企业需要“规划引导”,54.84%的企业需要“减免税费”,38.71%的企业需要“培训支持”,32.26%的企业需要“融资支持”。可见,企业在规划指导方面有很大需求,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获得税收减免,但仍有过半企业需要减轻税收负担,另外,对培训、融资支持的政策需求也较大。 (三)创业融资
关于企业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如图8: 83.87%的企业表示其创业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58.06%的企业来源包括政府投资、其他企业投资的部分,48.39%的企业来源包括银行存款,有9.68%的企业创业资金还来源于其他。由此可见,除了自有资金融资外,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包括政府投资、社会募捐、银行投资和其他企业投资。
(四)进入市场的压力
企业进入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外部挑战,调查结果如图9:分别有64.52%、45.16%的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分别有45.16%、41.94%的企业面临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市场竞争激烈”,有41.94%企业表示“社会缺乏创业精神”。可见,企业当前面临的创业环境并不十分乐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进入市场面临较大难度。成本上涨致使价格提高,在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大了企业利润降低的可能。虽然社会一直鼓励自主创业并推出了支持创业的措施,但当前社会仍然缺乏创业精神,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创业的进行。
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内部障碍,调查结果如图10:54.84%的企业表示企业“缺乏所需人才”,48.39%的企业 “缺乏研发和技术支撑”,43.39%的企业 “信息不灵通”,41.94%的企业“缺乏资金”,35.48%的企业“缺乏指导服务”。由此可见,缺乏所需人才、缺乏研发技术支撑和消息不灵通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内部障碍,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技术研发遭遇瓶颈,缺乏独特技术支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有利消息,阻碍了企业的创业。
(五)创业需要的服务
关于企业创业希望获得的服务,调查结果如图11:64.52%的企业希望获得“创业辅导”,41.49%的企业希望获得“市场营销”、“投资引进”,38.71%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担保”、“技术支持”,35.48%的企业希望获得“人员培训”、“产权交易”服务,分别有32.26%、25.82%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创业所能的服务也并不完善。
對创业融资服务的调查结果如图12:分别有61.2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贷款贴息”来加强企业创业的金融服务,59.06%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有48.39%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分别有29.03%和25.81%的企业认为应“增加国家中小银行及担保机构数量”和“为金融机构以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还有9.58%的企业表示需要加强其他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有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对现有的创业金融服务并不满意,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信用体系来加强创业的融资服务。
(六)技术指导与技术创新
关于企业希望获得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如图13:54.84%的企业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分别有51.61%和35.48%的企业政府应“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设立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创业,45.16%的企业需要“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可见,企业在创业技术指导方面仍然以后有很大的需求。
企业对于未来技术创新的计划调查结果如图14:80.65%的企业计划“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分别有61.29%、48.39%的企业计划“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或“委托科研单位或大学进行开发”,45.16%的企业计划“模仿其他企业的技术再创新”,分别有64.52%、 51.61%、32.26%的企业计划“购买国外或国内的技术专利”、“收购拥有目标技术的企业”、“和技术拥有单位建立合资企业”,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技术创新。可见,多数企业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但由于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缺乏,企业只好通过委托其他机构开发专利,或者通过购买来获得专利。
三、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政府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为其创业来许多好处,但是一些政策没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表现在: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企业需求不配套,政府政策的适用度不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在其优惠范围内,无法享受到扶持。政策执行缺乏力度,落实不到位。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及时,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另外,有些政策的申请程序太过繁杂,可操作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
(二)融资困难,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强化融资是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重点。但是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为了方便企业的融资,需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
(三)技术创新困难,缺少研发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技术获取、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同外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直接购买来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还缺乏政策、服务等技术支持,限制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发展。
(四)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急需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仍是企业创业成功的一大重点,因为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和成熟的科技人才更倾向于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这让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招聘到符合自身创新 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人才。
(五)缺乏相关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相应服务,但是却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创业需要专业的创业辅导提供创业经验和技能,也需要金融方面的服务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关于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和咨询服务,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四、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政府政策体系
完善的政府政策体系能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对企业起着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
首先,针对政策的制定,政府应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充分调查并吸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市场影响和政府需求等因素,制定出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企业的政策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制定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成立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健全信用融资体系。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有极大的需求,需要相关政策来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为企业创业提供方向指引和前景规划支持。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企业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优惠政策无法对企业起到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保证企业能获取到政策信息。同时,各政策执行部门应简化申请程序,提高企业申请政策扶持的成功率。
(二)搭建完善服务平台
完善的公共服务能为企业创业活动的进行带来许多便利,多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创业规划指导和相关培训等多项服务,应完善政策信息咨询平台,方便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开展人才培训课程,提高人才能力,加强企业人才素质;搭建科技型小微企业行业協会平台,对行业的相关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公布,促进行业沟通交流,增加企业对行业信息的了解,对企业自身也能有更好的定位。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地社会文化氛围能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提供动力,推动企业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在意识引导方面,应肯定创业行为,鼓励创业,支持开展创业活动,关于创业的相关报道和说法,应该要能给人们以积极的引导,传递正面信息。其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支持大胆的冒险精神,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要“胜不骄败不馁”,“越挫越勇”。然后,在对待创业者的态度上,对待成功者,应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对待创业未能成功的,也应该宽容以待。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创新能力相关课程,让在校学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竞赛等,对参赛者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适当鼓励,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综合以上四点,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柏轩,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研究——以武汉为例[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9-12,52—132
[2]李高阳,孙鹏,朱永跃,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4,(16),73—78
[3]贺尊,肖强,余子鹏,小微企业的运行环境极其发展对策研究——以武汉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51—54
[4]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24—31
[5]逯宇铎,张艳艳,毛建,于娇,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66—69
指导老师:
陶秋燕,女,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峰,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本项目受北京市“启明星”大学生科技立项创新项目基金资助。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支持;建议;北京中关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也明确指出,加快中小微企业成长、构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北京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经济潜力的群体,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今,科技型小微企业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中越来越受瞩目,但其现实生存和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其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于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理论分析
目前有关创业环境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观点,但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概念。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围绕企业创业和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称,是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和获取创业帮助及支持的可能性的整体。具体来说,是指影响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融资、政策法规、技术、人才、市场条件、商务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等要素;也是指创业获取这些环境要素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对企业的创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是了解企业创业活动的基础。
二、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实证研究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上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群体,越来越受重视。据统计,中关村科技园区现有1.2万多家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2011年在中关村新增企业数量达到4200家,2012年达到460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园区内每年约有3000多家企业倒闭。截止至2012年年底,园区内在境内外上市的小微企业共有136家,累计IPO金额达1060亿元,同时,有超过250家企业在新三版挂牌(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网”)。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有83.87%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科技型人才为主,只有16.13%的企业不是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其中,开业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占29.03%,开业年限在5—10年内的占41.94%,有29.03%的企业开业年限在5年以内。
(一)创业环境
关于企业入驻产业园区的动机的调查结果如图1:分别有58.06%的企业为了“方便与同类型企业交流合作”和“优惠政策”入驻,38.71%的企业为了园区的“科技人才素质和雇用成本”,22.58%的企业为了“便于研究开发”。可见,入驻产业园区较在园区外创业具有更多优势。
但在“企业在科技园区内对企业发展是否更有利”的调查中,77.42%的企业选择“是”,其余22.58%的企业选择“否”。可见中关村产业园区为多数企业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企业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如图2:如果将一般作为分界线,可以将总体评价概括的分为好评和差评,其中好评占70.97%,差评占29.03%,因此,企业创业环境整体较好但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二)创业政策扶持
关于创业政策扶持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6.45%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容易”,22.58%的企业认为“比较容易”,16.13%的企业认为“一般”,19.35%的企业认为“较困难”,29.03%的企业认为“很困难”。可见,获取政府政策难度较高,应该适当降低获取难度,尽可能使更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的扶持。
对企业希望获得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将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后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希望享有的优惠政策从高到低分别为税收减免,政策性资金资助,金融支持,公共技术平台扶持,租金补贴、知识产权服务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内,较多的企业对GEM理论模型中的政府政策要素及政府项目要素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在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希望获得金融支持。
调查中,67.74%的企业表示获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32.26%的企业表示未获得过。企业获得的扶持政策,调查具体如图5:76.19%的企业获得过“贴息支持”,分别有61.9%的企业获得“税收减免”和“公共服务支持”,58.14%的企业获得“技术改革或创新”,分别只有19.05%的企业获得“减免行政性费用”、“财政资金直接扶持”和“市场开拓政策”,获得“提供金融担保”的企业只有4.76%。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在行政性费用、市场开拓、直接财政性资金支持,特别是金融担保方面的扶持。
企业未能获取政策扶持的原因,调查结果如图6:70%的企业因为不在“政策扶持范围内”,60%的企业因为“政策吸引力弱”,50%的企业因为“不清楚如何申请”,分别有40%的企业因为“手续繁琐和周围企业申报成功率低”和“不了解如何申请”。可见,扶持政策的普及度有待提高,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吸引力和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加企业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及时获得政策扶持。
对于还需要的政策扶持,调查结果如图7:67.74%的企业需要“规划引导”,54.84%的企业需要“减免税费”,38.71%的企业需要“培训支持”,32.26%的企业需要“融资支持”。可见,企业在规划指导方面有很大需求,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获得税收减免,但仍有过半企业需要减轻税收负担,另外,对培训、融资支持的政策需求也较大。 (三)创业融资
关于企业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如图8: 83.87%的企业表示其创业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58.06%的企业来源包括政府投资、其他企业投资的部分,48.39%的企业来源包括银行存款,有9.68%的企业创业资金还来源于其他。由此可见,除了自有资金融资外,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包括政府投资、社会募捐、银行投资和其他企业投资。
(四)进入市场的压力
企业进入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外部挑战,调查结果如图9:分别有64.52%、45.16%的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分别有45.16%、41.94%的企业面临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市场竞争激烈”,有41.94%企业表示“社会缺乏创业精神”。可见,企业当前面临的创业环境并不十分乐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进入市场面临较大难度。成本上涨致使价格提高,在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大了企业利润降低的可能。虽然社会一直鼓励自主创业并推出了支持创业的措施,但当前社会仍然缺乏创业精神,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创业的进行。
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内部障碍,调查结果如图10:54.84%的企业表示企业“缺乏所需人才”,48.39%的企业 “缺乏研发和技术支撑”,43.39%的企业 “信息不灵通”,41.94%的企业“缺乏资金”,35.48%的企业“缺乏指导服务”。由此可见,缺乏所需人才、缺乏研发技术支撑和消息不灵通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内部障碍,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技术研发遭遇瓶颈,缺乏独特技术支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有利消息,阻碍了企业的创业。
(五)创业需要的服务
关于企业创业希望获得的服务,调查结果如图11:64.52%的企业希望获得“创业辅导”,41.49%的企业希望获得“市场营销”、“投资引进”,38.71%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担保”、“技术支持”,35.48%的企业希望获得“人员培训”、“产权交易”服务,分别有32.26%、25.82%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创业所能的服务也并不完善。
對创业融资服务的调查结果如图12:分别有61.2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贷款贴息”来加强企业创业的金融服务,59.06%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有48.39%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分别有29.03%和25.81%的企业认为应“增加国家中小银行及担保机构数量”和“为金融机构以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还有9.58%的企业表示需要加强其他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有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对现有的创业金融服务并不满意,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信用体系来加强创业的融资服务。
(六)技术指导与技术创新
关于企业希望获得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如图13:54.84%的企业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分别有51.61%和35.48%的企业政府应“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设立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创业,45.16%的企业需要“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可见,企业在创业技术指导方面仍然以后有很大的需求。
企业对于未来技术创新的计划调查结果如图14:80.65%的企业计划“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分别有61.29%、48.39%的企业计划“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或“委托科研单位或大学进行开发”,45.16%的企业计划“模仿其他企业的技术再创新”,分别有64.52%、 51.61%、32.26%的企业计划“购买国外或国内的技术专利”、“收购拥有目标技术的企业”、“和技术拥有单位建立合资企业”,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技术创新。可见,多数企业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但由于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缺乏,企业只好通过委托其他机构开发专利,或者通过购买来获得专利。
三、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政府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为其创业来许多好处,但是一些政策没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表现在: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企业需求不配套,政府政策的适用度不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在其优惠范围内,无法享受到扶持。政策执行缺乏力度,落实不到位。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及时,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另外,有些政策的申请程序太过繁杂,可操作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
(二)融资困难,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强化融资是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重点。但是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为了方便企业的融资,需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
(三)技术创新困难,缺少研发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技术获取、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同外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直接购买来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还缺乏政策、服务等技术支持,限制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发展。
(四)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急需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仍是企业创业成功的一大重点,因为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和成熟的科技人才更倾向于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这让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招聘到符合自身创新 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人才。
(五)缺乏相关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相应服务,但是却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创业需要专业的创业辅导提供创业经验和技能,也需要金融方面的服务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关于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和咨询服务,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四、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政府政策体系
完善的政府政策体系能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对企业起着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
首先,针对政策的制定,政府应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充分调查并吸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市场影响和政府需求等因素,制定出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企业的政策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制定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成立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健全信用融资体系。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有极大的需求,需要相关政策来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为企业创业提供方向指引和前景规划支持。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企业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优惠政策无法对企业起到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保证企业能获取到政策信息。同时,各政策执行部门应简化申请程序,提高企业申请政策扶持的成功率。
(二)搭建完善服务平台
完善的公共服务能为企业创业活动的进行带来许多便利,多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创业规划指导和相关培训等多项服务,应完善政策信息咨询平台,方便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开展人才培训课程,提高人才能力,加强企业人才素质;搭建科技型小微企业行业協会平台,对行业的相关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公布,促进行业沟通交流,增加企业对行业信息的了解,对企业自身也能有更好的定位。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地社会文化氛围能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提供动力,推动企业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在意识引导方面,应肯定创业行为,鼓励创业,支持开展创业活动,关于创业的相关报道和说法,应该要能给人们以积极的引导,传递正面信息。其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支持大胆的冒险精神,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要“胜不骄败不馁”,“越挫越勇”。然后,在对待创业者的态度上,对待成功者,应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对待创业未能成功的,也应该宽容以待。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创新能力相关课程,让在校学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竞赛等,对参赛者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适当鼓励,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综合以上四点,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柏轩,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研究——以武汉为例[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9-12,52—132
[2]李高阳,孙鹏,朱永跃,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4,(16),73—78
[3]贺尊,肖强,余子鹏,小微企业的运行环境极其发展对策研究——以武汉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51—54
[4]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24—31
[5]逯宇铎,张艳艳,毛建,于娇,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66—69
指导老师:
陶秋燕,女,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峰,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本项目受北京市“启明星”大学生科技立项创新项目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