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学校的发展与创建是教育战略转移时期的一项重大策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汕头市东厦中学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当前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供了借鉴。
一、涵义
1. 办学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写道: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范式”。由此可见,模式不是一般的具体存在形式,而是更具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存在物。除“典型性”外,模式还应是“简约的”。办学模式就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办学范式。
2. 体育特色学校
体育特色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体育教育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个性或特殊性的过程,是认真分析和研究本学校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学校体育建设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突出体现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二、体育特色学校办学模式及发展方向
1.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强化体育教学
为了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转,学校要狠抓内部管理,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教师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俱乐部等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理。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学校体育课应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通过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研究课,探索体育课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进一步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2. 发挥学校体育功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完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研究,逐步调整体育教学支撑点,优化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使课程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改革体育课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学校的体育特色教育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与运动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人格,把校园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
3. 建设特色体育教师群体
只有教师具有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才能推进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发展。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勇于实践,还要勇于创新,努力学习,不断求索,而且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扎实、宽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高超的教学智慧,还要形成体育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与品牌。体育教师不仅需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更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此学校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管理理念,在为特长体育教师冒尖发展创设好环境外,更要加大体育师资培训的力度,组织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筛选、优化组合,使体育教师掌握体育专业技能,熟悉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发展和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4.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体育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和体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体育教育科研,并在自己原来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探求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的路子,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应有自己的体育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特色学校发展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5.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体育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通过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组织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开展了班级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组织了年级的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棋类等比赛;每年召开了二次学校运动会。
体育活动的深入普及,形成了人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才能时,以普及促提高,由提高带普及,学校重视抓好普及,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对那些身体条件好并具有某项运动发展潜力和才能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同时也发挥了他们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6. 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完成体育文化传承,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学校体育文化
开发运用好潜在的优势资源,在师生、学校内在中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好校内资源,接纳、传承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的空间,打造出体育特色学校的生长点。拓展学校自身优势的体育特色项目,充分利用优势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并达到水准使特色更加显著,形成传统以精带广,以局部带整体,推动体育特色学校的全面优化。进一步拓展学校自身特色项目的优势,强化制度创特色、优化阵地创特色、深化活动创特色。
创建好特色学校的校园环境氛围,体现体育特色文化。利用校园网,建立“体育特色建设”专题栏目,扩大信息化建设阵营,唱响体育特色教育主旋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程。加强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等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学校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阵地,将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独具体育特色的魅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体育竞赛方面,学校定期举办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篮球、羽毛球、毽球等常规项目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使各种体育活动成为承载与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组织观摩体育比赛。体育文化的推广,其先决条件在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都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体育知识竞赛不单纯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观摩各种体育比赛。观摩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方式。
积极培育赛事品牌,加强运动队建设。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要继续发挥校运动队的主力军作用,有意识地培育几个赛事品牌,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在各项赛事中注意发掘一批新的运动员苗子,同时加强运动员队伍的训练,着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
因校制宜,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学校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等方面,在体育文化的内涵上下功夫,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校制宜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汕头市教育局)
一、涵义
1. 办学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写道: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范式”。由此可见,模式不是一般的具体存在形式,而是更具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存在物。除“典型性”外,模式还应是“简约的”。办学模式就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办学范式。
2. 体育特色学校
体育特色学校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体育教育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个性或特殊性的过程,是认真分析和研究本学校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学校体育建设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突出体现学校的办学个性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二、体育特色学校办学模式及发展方向
1.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强化体育教学
为了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转,学校要狠抓内部管理,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教师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俱乐部等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理。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学校体育课应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通过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研究课,探索体育课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进一步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2. 发挥学校体育功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完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研究,逐步调整体育教学支撑点,优化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使课程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改革体育课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学校的体育特色教育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与运动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人格,把校园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
3. 建设特色体育教师群体
只有教师具有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才能推进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发展。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勇于实践,还要勇于创新,努力学习,不断求索,而且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扎实、宽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高超的教学智慧,还要形成体育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与品牌。体育教师不仅需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更要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此学校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管理理念,在为特长体育教师冒尖发展创设好环境外,更要加大体育师资培训的力度,组织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筛选、优化组合,使体育教师掌握体育专业技能,熟悉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发展和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4.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体育教育科研,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和体育自身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只有加强体育教育科研,并在自己原来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探求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的路子,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办学基础,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体育特色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应有自己的体育科研课题,科研规划,并有一系列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特色学校发展思路策略的整体性。
5.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体育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通过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组织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开展了班级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组织了年级的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棋类等比赛;每年召开了二次学校运动会。
体育活动的深入普及,形成了人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才能时,以普及促提高,由提高带普及,学校重视抓好普及,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对那些身体条件好并具有某项运动发展潜力和才能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同时也发挥了他们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6. 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完成体育文化传承,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学校体育文化
开发运用好潜在的优势资源,在师生、学校内在中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好校内资源,接纳、传承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的空间,打造出体育特色学校的生长点。拓展学校自身优势的体育特色项目,充分利用优势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并达到水准使特色更加显著,形成传统以精带广,以局部带整体,推动体育特色学校的全面优化。进一步拓展学校自身特色项目的优势,强化制度创特色、优化阵地创特色、深化活动创特色。
创建好特色学校的校园环境氛围,体现体育特色文化。利用校园网,建立“体育特色建设”专题栏目,扩大信息化建设阵营,唱响体育特色教育主旋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程。加强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等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学校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阵地,将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独具体育特色的魅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体育竞赛方面,学校定期举办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篮球、羽毛球、毽球等常规项目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使各种体育活动成为承载与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组织观摩体育比赛。体育文化的推广,其先决条件在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都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体育知识竞赛不单纯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观摩各种体育比赛。观摩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方式。
积极培育赛事品牌,加强运动队建设。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要继续发挥校运动队的主力军作用,有意识地培育几个赛事品牌,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在各项赛事中注意发掘一批新的运动员苗子,同时加强运动员队伍的训练,着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
因校制宜,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学校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等方面,在体育文化的内涵上下功夫,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校制宜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汕头市教育局)